因睡眠時間不足,在前往沙灘的路上,陳舟的頭腦始終存有一絲昏沉。
30日凌晨,烏云便開始緩慢散去。
雨后的山路上灑滿陽光,暑氣蒸騰著積水,使隨行的土著們感受到了陣陣潮意。
來福興奮地在前方帶路,搖動著它那掃帚般的大尾巴。
星期六星期日二人跟在陳舟身邊,不時回答他提出的問題。
比如失溫土著的狀況。
昨日放牧被救回的土著在木屋中又烤了一晚火,能自己行動時吃了些大米瘦肉粥,現(xiàn)在雖然還很虛弱,生命暫時應(yīng)該無恙。
不過淋了這么一場大雨,他雖僥幸撿回一條小命,卻還是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風寒感冒的癥狀。
感冒不同于失溫,是個持續(xù)時間長,有可能在后期惡化到危及性命程度的疾病。
都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土著能從嚴重失溫狀態(tài)挺過來,可沒有藥物,他未必能戰(zhàn)勝病毒,到底能不能痊愈的確是個未知數(shù)。
……
星期六和星期日你一言我一語,把放牧土著的狀況分析的明明白白。
陳舟不住點頭時,不禁有些惋惜。
好不容易培養(yǎng)出一個能獨當一面,負責畜牧的人材,就因為沒有提前跟他講清楚到底是牲口重要還是人重要,就擔上了折損一名優(yōu)質(zhì)勞動力的風險。
這一方面確實因為他這個首領(lǐng)考慮不周,叮囑的不夠詳細。
另一方面卻也因為那土著太死心眼兒——
辛辛苦苦一整天就為了填飽肚子,頂多獎勵一塊巧克力,你說你玩什么命啊!
……
“這幾天多觀察他的情況,要是高燒不退的話,就上我那里拿些煙葉,泡水給他喝。
再拿幾瓣蒜給他,讓他縮在被窩里出出汗,沒準就好了。”
自己生病都沒有藥,盡管陳舟很想用靠譜的方法治好土著,終是無可奈何,只能試試這些不知道靠不靠譜的土方子。
“這幾天讓他好好在屋里養(yǎng)病,不要出去干活,盡量不要見風。
實在閑的沒事,就在家里幫其他人做飯,學學藤編、學學詞匯都行,多看看書也行。
放牧的事,星期日你回去以后再找一個人陪你一起干,順便找找,少了幾頭羊。
要是能找到羊尸體的話,盡早扒了皮拖回窯洞,還能吃兩頓……”
……
一邊走著一邊給星期六和星期日分配任務(wù)。
輕車熟路地穿過雨后盡是積水的森林,繞過山下營地,一行人直奔沙灘而去。
因懷疑周年大禮包被提前發(fā)放,對于此次神秘獎勵,陳舟心里還真有些沒底。
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遠遠看見木石墻,才伴著體積龐大的獎勵堆映入眼簾瞬間瓦解。
……
來到島上這么久,算上此次神秘獎勵,陳舟攏共收到了七十三次神秘獎勵。
這些每隔15天送抵一次的來自現(xiàn)代的制品,或是昂貴,或是低廉,或是屁用沒有,或是實用價值拉滿,無論何種造型,都令他印象深刻——
人在異世界,對于這些“老鄉(xiāng)”,有時候就算嫌棄,也不會將其遺忘。
這所有獎勵中,獨屬第七十一次神秘獎勵,也就是那個龐大的薄金屬箱體積最大,其次是裝有兩頭牛的鐵籠,裝有大馬士革鋼坯的小號集裝箱,還有水泥。
而這幾件獎勵,都不在周年禮包的范疇之內(nèi)。
在陳舟印象中,周年大禮包總是被裝在一個精致的禮盒中,內(nèi)部盡是小巧又有用的東西。
或是一本書,或是珍貴的植物種子,或是金屬箭頭……
但這一次的周年禮包顛覆了他的認知。
而最顛覆陳舟一貫認知的,還不是獎勵的體積有多么龐大,而是此次超時空傳送的范圍,竟然與他一直以來劃定的區(qū)域不符——
1660年三月份,陳舟在搬運水泥時發(fā)現(xiàn)了挑戰(zhàn)規(guī)則的漏洞,從而產(chǎn)生了利用超時空切割為自己牟利的大膽想法。
為了更準確地切割木材石材,他通過布置樹干和繩子,測出了超時空切割的大致范圍。
一片邊長五米,寬度三米左右,高度未知的領(lǐng)域。
從那以后,一直到上個獎勵,這個切割區(qū)域從未有過變化,即使是上上次送來的集裝箱,大小也未能越界,超出切割范圍。
但這一次,陳舟切實地看到了,沙地中的獎勵占地面積之大,遠遠超出了曾經(jīng)測量的切割范圍。
……
堆放在原“切割線”邊緣的木石墻像是被一雙無形的大手從中心推開,東零西落地散落到了沙灘各處,所有木材和石塊表面都沒有被切割過的痕跡。
隔著幾十米望去,在這未知力量清空出來的區(qū)域中心內(nèi),最先塞滿陳舟雙眼的就是各類建材。
筆直厚實的H型鋼、工字鋼,表面盡皆涂著一層黑漆,按長短和型號的不同,整齊地堆成了一座小山,其中短的也有1.5m,最長的超過6m,超出原切割范圍整整1m有余。
各類方鋼、圓鋼,根據(jù)粗細長短不同,擺在工字鋼旁邊,這些建材卻是未涂油漆,露出了銀燦燦的金屬本色。
走近些,能在鋼材表面找到一行清晰的規(guī)格鋼印——
執(zhí)行標準GB/T1591-2008,型號Q345D,這是一種抗拉強度在490-675MPa之間,屈服強度≥345MPa的優(yōu)質(zhì)低合金鋼。
繞過堆積如山的鋼材,再往里走,便能看到一個個大號灰色塑料箱。
掰開卡扣,掀開箱蓋,其中裝滿了各種型號的鉚釘與螺栓。
只粗略一數(shù),就能查清,光是這些裝鉚釘和螺栓的灰色塑料箱就有近百個之多。
再往前,陳舟看到了熟悉的物品——水泥。
但此次送來的水泥,可不是他工作的水泥廠產(chǎn)出的那些普通貨色,不僅包裝格外精致,有種“國字號”特有的氣質(zhì),而且還分成了多種型號。
其中有適用于超高層建筑的型號為PI 62.5的工程水泥;
有耐海水腐蝕,壽命長,常用于建造跨海橋梁的型號為PS 52.5的工程水泥;
有不易開裂,低水化熱,適用于制造超大體積混凝土,適用于建設(shè)水利大壩或煉鋼廠的中熱42.5工程水泥;
有適用于地質(zhì)隧道,抗?jié)B抗裂,適應(yīng)能力強的PC 52.5水泥;
陳舟甚至還發(fā)現(xiàn)了兩百多袋名為快硬52.5R的硅酸鹽水泥,這種水泥凝結(jié)速度極快,只需三天凝結(jié)強度就能比擬普通水泥28天的強度,通常用于緊急道路搶修和軍事工程。
這種特殊的水泥,他們水泥廠都沒有設(shè)備制造,平常只能從廠里發(fā)放的學習資料中看到。
誰能想到,這種特種水泥竟會出現(xiàn)在這次的周年獎勵中。
而且此次送來的水泥,不僅質(zhì)量好,能滿足各個領(lǐng)域的需求,數(shù)量更是分外可觀。
使用需求最高的中熱42.5工程水泥堆得足有4m多高,目測總重超過20噸。
其余類別的水泥也不少,裹在淺灰色的厚包裝袋內(nèi),宛若一尊尊嚴肅的小巨人,就連應(yīng)急使用的快硬52.5R都有一噸多。
穿過“水泥小巨人”的隊列,再往前已是此側(cè)獎勵末端,那里堆著成噸的鋼筋。
……
“媽的,我這到底是生存挑戰(zhàn),還是土木老哥養(yǎng)成真人秀啊!”
還未瀏覽完此次獎勵,陳舟心中早已樂開了花,嘴上卻得了便宜還賣乖,小聲吐糟著。
有數(shù)量如此龐大的建材和水泥,可以說,只要他能妥善利用,優(yōu)化建筑結(jié)構(gòu),減少浪費,完全可以在近岸建起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
17世紀的常規(guī)攻城炮威力最大者,炮彈可達24磅,裝填黑火藥,破壞性主要依賴實心彈沖擊,穿透力不強。
該時代的爆炸彈裝藥別無他選,只能用黑火藥。
而黑火藥的能量密度為3MJ/kg,僅為TNT的60%,且17世紀的爆炸彈彈體密封性差,爆炸效率極低。
陳舟用黑火藥開拓窯洞的時候曾經(jīng)計算過,黑火藥爆炸彈對普通墻體的破壞半徑根本無法超過2m。
在此前提下,面對鋼筋混凝土建筑,17世紀的炮彈頂多只能打裂混凝土的淺層墻面,對鋼筋造不成結(jié)構(gòu)性損傷。
而且這還是拿17世紀的重型攻城炮計算。
船上的艦炮需要減輕重量,縮小口徑,威力遠不如同時代的攻城炮。
要是真有人想啃下鋼筋混凝土這塊硬骨頭,至少要集中幾十門24磅重型火炮,對混凝土墻體展開數(shù)十次密集炮擊,且炮擊必須集中在同一片區(qū)域內(nèi)。
但這個時代的火炮,無論是精度還是射速都不可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
陳舟甚至可以肯定——
哪怕17世紀的西班牙集中全部國力制造火炮遠渡重洋來進攻他針對火炮攻擊設(shè)計建造的堡壘,沒個一年半載都攻不下來。
數(shù)百年的科技水平差異,可以完全推翻這個時代人類的認知。
……
思考著怎樣才是使用這些建材的最優(yōu)解,不知不覺,陳舟已經(jīng)從鋼筋堆開始,繞到了另一側(cè)。
若是往常,收到一批如此寶貴的資源,他非得美出鼻涕泡來。
但此次獎勵給人的視覺效果實在太震撼了。
經(jīng)過最初的難以置信乃至狂喜后,陳舟的心態(tài)已經(jīng)有些麻木,陷入了一種類似“賢者模式”的狀態(tài)。
即使從情緒上說他應(yīng)該表現(xiàn)得欣喜,身體狀態(tài)卻也沒有過多起伏,與平常沒有什么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