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船的建造并未立即提上日程。
得到價值近三個億的財寶后,陳舟心中那塊巨石被卸了下去,突然有種無事一身輕的感覺。
處死哩索本后,他放下手頭所有工作,帶著來福在島上狠狠地釣了幾天魚。
自籌備進攻小島,抓捕土著和西班牙人后,陳舟已經(jīng)許久沒有這樣放松了。
從前釣魚僅是為了緩解壓力,從內(nèi)心的最深處來說,并不是真正的輕松。
現(xiàn)在就不一樣了。
就像那些退休后的老干部,每個月領著幾千塊的退休金,兒女的工作婚姻都安排好了,自己也有房有車,老早還清了房貸,退休金根本花不完。
這樣堪稱完美的人生,即將迎來一個令人羨慕的結局,還會有什么值得擔憂,值得煩惱的呢?
往常陳舟釣魚總是有些功利,想著一定要釣一條夠大的魚或者釣幾條體型超過50cm的魚。
如今他只垂著魚竿,在小湖邊一坐就是一天。
來興致了,多灑些煮熟的大麥,也不在乎能釣上多大的魚,或是有沒有魚頻繁咬鉤。
若是釣的煩了累了,就陪來福玩一會兒。
來福年輕的時候,總喜歡俯下前身,撅起屁股搖晃著尾巴,眼睛眨也不眨地望著陳舟,邀請陳舟同它頑耍。
但陳舟剛開始挑戰(zhàn)時是最忙碌的,每天從醒來到睡覺,有干不完的活,想不盡的事,很少能騰出時間陪來福。
現(xiàn)在局勢翻轉(zhuǎn)了過來。
來福性格穩(wěn)重,失去了年輕小狗的活力,陳舟這個已經(jīng)三十多歲的主人卻不依不饒,或是丟骨頭逗弄它,或是把它按倒搓揉它的肚皮,找它嬉戲打鬧了。
受不了這個小孩子氣的主人,來福常常露出“真受不了你”似的眼神,卻又不得不順應主人,敷衍著跑兩步,叫兩聲。
……
釣完魚,陳舟最喜歡干的事便是帶著來福在海邊閑逛。
他登島的海岸線旁新增了許多新建筑,其中最顯眼的是一圈高聳的,用水泥澆筑的高墻,仿佛一道灰色壁壘。
那是神秘獎勵的降臨地,為了避免新加入島嶼的島民偷走神秘獎勵,或是有人在午夜走到獎勵降臨處被超時空切割切成碎片,星期六主持建造了這圈高墻。
高墻圈起來的范圍比建材獎勵降臨時還大上一圈,不必擔心被超時空切割摧毀。
墻體垂直于地面,表面沒有可供攀爬的突起,墻高3.5m,不借助工具,即使是擅長攀爬的土著也不可能越過高墻爬進內(nèi)部。
每次神秘獎勵降臨時,都會有負責搬運獎勵的警衛(wèi)隊成員用一輛被帆布遮住的板車拉走獎勵,將其送到工廠儲藏室內(nèi),等待陳舟查看。
……
不過隨著島上人手越來越多,時空管理局提供的獎勵產(chǎn)生的效果也變得越來越小了。
近兩年來的獎勵中雖然也有實用工具,但單件工具哪怕再精致再好用,也抵不上幾個熟練的工人,相對來說就顯得有些雞肋。
為了解決這些堆積在倉庫中無法得到應用的獎勵,陳舟特意制定了一個“工時榜”。
凡是合格完成工作的島民,積攢足夠的積分后均可找工作人員兌換獎勵。
但就像陳舟獲得的“盲盒”一樣,島民們兌換的獎勵也是不透明的,在得到獎勵之前,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會換到什么東西。
可以預料的是,未來優(yōu)質(zhì)的金屬工具極有可能成為一種奢侈品,變成老資歷們的收藏品。
不過由于獎勵的不透明化,只要工作人員不搞暗箱操作,所有人獲得好獎勵的幾率便是相對一致的,只要他們肯勤懇工作,憑著運氣開到好獎勵后,通過變賣獎勵,底層島民也能獲得一條快速晉升的階梯。
工時兌換獎勵制度于1666年五月中旬開始施行,島民們的工時在同一時間開始累積。
到五月末,一些工作努力的老工人便獲得了第一次兌換資格。
可惜的是,這批人的運氣不太好,陳舟特意準備的幾份大獎他們一件都沒抽中,只抽到了一些鋼鎬和多功能鐵鍬一類的獎品。
當然,這類獎品雖不是最好,卻依舊受到了島民們的追捧,據(jù)說斑馬就花大價錢置換了兩件獎勵。
那些在現(xiàn)代社會常常出現(xiàn)于工地或農(nóng)田的工具,到了斑馬家里卻成了擺放在置物架上的“奢侈品”。
每次邀請朋友到家里,斑馬總是會帶客人參觀把玩兩件金屬工具,說到這些工具來自首領工廠,甚至來自“天國”,他臉上永遠充斥著向往和崇敬,仿佛只要在家中擺上這些東西,木屋內(nèi)就充滿了榮光。
……
越過灰色圍墻,再往前,海岸線上盡是碼頭的延伸。
新造的小船,或是掛著皮毛縫制風帆的舢板,或是使用了改進技術的獨木舟,或是用木板拼接成的筏子,在海邊排成了長長一列。
沙灘上打了木樁,樁上鋪了木板,兩側(cè)有一些尚在建設中的房屋框架。
這里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能看到島民出沒,有些新島民甚至把家安置在了海邊,只為節(jié)省時間——
他們可以盡早上班,盡早下班,還能同有船的人一起出海捕撈,弄點肉食吃吃,若是收獲豐富,說不定可以賣些魚給那些家底殷實的人,換些稀罕的調(diào)料。
視線越過一片繁榮的碼頭,向遠處看,便可看見十幾座龐大巍峨的方形建筑。
那是島嶼的炮臺。
這些炮臺形制相同,在山的兩側(cè)均有建造。
借助炮臺,火炮的射程得以延長,可以直接打擊海上的帆船,或是攻擊登陸的敵人,它們歸警衛(wèi)隊所有。
每隔十幾天,島民便能看見警衛(wèi)隊成員在炮臺上訓練火炮射擊,那震耳欲聾的聲音恍若雷鳴,令人膽戰(zhàn)心驚。
炮臺前方,有幾塊巨大的晾鹽場,島上的粗鹽全都來自這里。
在炮臺后方,沿沙灘走上斜坡,則是一片嫩綠色的小樹林。
從前靠近海邊的樹林本就稀疏,后來為了利用超時空切割制造板材,幾乎被采伐殆盡,海岸邊也就成了光禿禿一片。
為了保護島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陳舟特意下達了植樹造林的命令。
這里的小樹林就是新指令執(zhí)行后的成果,雖然樹苗現(xiàn)在還很稚嫩,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總會成長為參天大樹,為這片空曠的土地提供庇蔭。
……
人一多,荒蕪的地方也就有了生氣,顯得活起來了。
這座新建的港口自是沒有現(xiàn)代港口那樣恢弘壯觀,也沒有同時期的其它港口那樣美麗——
它甚至沒有幾棟木石結構的建筑,更別說紅磚綠瓦,穿梭的大型船舶和林立的吊機了。
但這里終歸是島上最熱鬧的地方,亦是島民們從大海中獲得食物的重要區(qū)域。
從早到晚,這里總是忙碌的。
島民們于此來來往往。
工人邁著穩(wěn)重的步伐,有條不紊地穿梭于造船廠與居所之間;
漁夫劃著船,挑風和日麗的天氣駛向近海,撒開大網(wǎng)捕撈魚蟹;
警衛(wèi)身板筆直,站在高聳的炮臺上瞭望遠處,海波碧藍,翻卷著銀白的浪花……
……
從碼頭走過,繼續(xù)向前,巖河兩邊的高坡,曾經(jīng)的綠地全都變成了絨毯似的莊稼。
綠油油的麥苗鋪在地上,順著和風搖擺;玉米垂著穗子,炫耀似的亮著它飽滿的果實;
火紅的辣椒、被烈日曬得發(fā)蔫兒的白菜……
殷紅色的蕎麥剛開花,那密密麻麻的小白花仿佛掛著雪,將田地繪成了一片潔白的世界。
可惜島民們自出生以來一直生活在熱帶,不曾見過雪是什么樣子,他們只知道雪和冰一樣,是白色的,晶瑩的,能給人帶來一種奇異的涼意。
……
莊稼地旁,最??匆姷摹按笕宋铩笔切瞧诹?/p>
陳舟已經(jīng)放棄了自己年少時期的愛好,在現(xiàn)代了解過太多關于繪畫的專業(yè)知識,見識過太多大師的畫作,致使他認清了自己,不愿意再投入太多精力學習繪畫。
星期六卻不同。
在遇到陳舟之前,星期六根本不知道繪畫為何物,看到陳舟的畫作后,他才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要學習這項技能。
除陳舟的畫、船上帶下的油畫和國畫入門教材中的水墨畫外,他從未接觸過專業(yè)的繪畫知識。
繪畫這門偉大的藝術,只對星期六敞開了一扇小小的窗戶。
在星期六心中,繪畫本就沒有那么多技巧,也不分流派,不分什么創(chuàng)作手法。
他只是憑著熱愛,懷著一顆赤誠的心來練習,來理解,來表達他所看見的世界。
從最基礎的素描技法,再到水墨畫,即使工作繁忙,只要騰出時間星期六總會到外面寫生。
他的畫不像陳舟的畫,有種被線條桎梏的呆板感。
同樣是港口,陳舟的畫像設計圖,處處都遵循著嚴格的透視和比例關系,炮臺是筆直的,木板是平行的,人是僵硬的,就連海上的波瀾都如三流照相師拍攝的相片,了無生趣。
而星期六的畫,雖然比例不是十分嚴謹,卻能從中感受到一種“活著”的氣質(zhì)。
畫中的船帆似乎在隨風飄動,人與落日的余暉交相襯映,就連扯起的漁網(wǎng)上掛著的小魚和飛濺的水珠都顯得分外真實。
……
神秘獎勵不時送來一些與音樂或繪畫相關的器材,其中不乏成套的彩鉛、宣紙、傳統(tǒng)顏料、油畫棒、馬克筆和油畫顏料等。
陳舟把這些東西全都送給了星期六——
在這個孩子身上,他隱約看到了一種潛質(zhì),成為大師的潛質(zhì)。
有時候陳舟總覺得星期六就是另一個他,帶著他丟掉的對繪畫的熱愛義無反顧地向前。
或許正是了解的太少,未被那些“科班繪畫技巧”所“污染”,抱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星期六才能越走越遠,越飛越高。
……
沿農(nóng)田往島內(nèi)走,陳舟往來過幾千次的山路早就鋪上了石板。
這里有著整座島嶼的“交通中樞”,在分岔路口,可以徑直前往碼頭,也能走向工廠或是行刑廣場。
由于交通便利,分岔路口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一塊小型交易市場。
住在工廠附近的老資歷們和住在廣場附近的普通島民常常帶著自己的商品來這里以物易物。
如今島上的硬通貨依舊是糧食、紅糖和巧克力,有時候晾制好的葡萄干、辣椒干和大蒜也能成為市場上的主流。
陳舟老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市場,偶爾還會去市場上換取一些他覺得有意思的小物件。
比如島民自制的彩繪陶罐、小巧精致的石雕木雕、還有一些用貝殼拼接的裝飾品。
可能因為島民們的大腦沒遭受過現(xiàn)代信息的沖擊,他們制造的物件總有種獨特的美感,是那種與現(xiàn)代工藝品截然不同的,粗糙且原始的美。
陳舟不知道這些東西在時空管理局的評判標準中算不算“財物”。
他想,如果算的話,他一定要把這些東西帶回現(xiàn)代世界。
或許那樣才能告訴他,在島上經(jīng)歷的種種不是一場夢,島民們也是真實存在于另一個世界上的人。
……
當然,在“逛街”之余,陳舟也不忘提醒自己,貨幣體系該早日推行了。
與島民們學到的知識和發(fā)達的制造業(yè)建筑業(yè)相比,島嶼的經(jīng)濟系統(tǒng)顯然太過原始。
從前沒有適合做貨幣的貴金屬,現(xiàn)在有了財寶,收獲了一大批白銀,他正好可以制造幾種硬幣模子,然后將白銀鑄成銀幣,發(fā)行獨屬于這座島嶼的貨幣。
……
除推行貨幣外,五月至六月期間,島上還有一件需要陳舟親自監(jiān)管驗收的大事——
斑馬設計建造的新神廟。
……
幾個月以來,斑馬幾乎沒睡過一個囫圇覺。
首領親自交給他的這副擔子實在太過沉重,有一段時間他幾乎被任務壓到窒息。
“神廟”,這是多么莊嚴,多么緊要的工作,按理說應該由首領親自設計建造。
他雖然想往上爬,想坐到星期六星期日那個位子,可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這個資格,有這個能力完成這個級別的工程。
但首領交代的工作怎容推脫,斑馬知道向上的路只有一條,他拒絕了,就只能停留在這里。
因此即使前路困難,斑馬依舊硬著頭皮接受了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