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話的是劉茂,他雖然品級比不上石老頭,卻主管稅收和鄉里大小事務,自然是要先由他匯報工作。
重點就是圍繞剿匪來夸贊謝謙多么有勇有謀。
緊跟著就輪到了姚應熊,他是游繳,主管緝盜,“在大老爺的帶領下,富貴鄉平平安安度過了奉天二十六年,整個富貴鄉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得益于大老爺的支持和開明,給了我火燒大關山的勇氣,這才順利剿匪近千人.......”
劉茂寫的是近六百人,到了謝謙這里,自然要加一點,他報上去也好聽不是?
反正他又沒有殺良冒功。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知州才特地下來巡視,剿匪近千人,這對知州而言,怎么就不是功績了?
趙正聽了心里直呼媽賣批。
這個‘近’字用的很好,四百多人四舍五入也算是近千人,九百多人也算是近千人。
春秋筆法一揮,給足了上官想象空間!
沒錯,就這個味。
上輩子這樣的事情,趙正都看麻木了。
也見怪不怪了。
姚應熊臉不紅心不跳說完這些后,周圍人再次狂拍謝謙馬屁。
謝謙心情大好,卻裝出一副淡然的樣子,“小姚不錯,年紀輕輕英勇果敢,現在小劉高升,富貴鄉鄉正的位置空下來,就由小姚接任吧!”
成了!
姚應熊激動的渾身發顫,急忙跪在地上,“多謝大老爺賞賜!”
“起來,這都是你應得的,我希望你能夠不忘初心,繼續守護好富貴鄉。”
“是,小人絕對不會讓大老爺失望!”
姚應熊退回位置上后,石老頭才不緊不慢的起身,走到大廳中間,“大老爺,去年在大老爺的帶領下,富貴鄉教化有了非常大的成果!”
“哦?說來聽聽!”
“災患之年,各地餓殍遍地,民不聊生,為了活命,易子而食,大打出手比比皆是,可我富貴鄉百姓卻恪守道德,本本分分,這難道不是大老爺的教化之功?”
謝謙笑了,這當然是。
“其次,去歲征兵,我富貴鄉多出來幾個寡婦村,這難道不能說明我富貴鄉百姓爭相報國,忠君愛國,這難道不是大老爺的教化之功?”
眾人都是暗罵石老頭無恥,縣里的寡婦村多了去了,就你富貴鄉有?
不過這話倒是給剩下的幾個有秩提供了新思路。
對呀,這也是功勞啊!
忠君愛國,多好得由頭!
前幾個匯報完工作的有秩都不由拍起了大腿。
他們怎么沒想到這一茬呢?
“其三,便是我富貴鄉的鄉紳們在大老爺的感化之下,照顧百姓,賑濟村民,其中又以姚家,鐘家,錢家等鄉紳為主導,這難道不是大老爺的教化之功?”
聽到這話,鐘家父子臉上才稍為好看一些。
可算是聽到自家名頭了。
而就在這時,張縣尉突然開口道:“大老爺,鐘家的名聲不錯,這些年來一直有口皆碑,現在富貴鄉游繳之位懸而未定,要不然,就讓鐘家人擔任?”
他說話聲音并不小,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鐘家父子心跳加劇,仿佛游繳之位已經到手。
鐘發也面帶微笑,以為事情成了。
事實上,就連張縣尉也是這么想的,白天的時候,謝謙反水,晚上怎么著也該給自己一個面子了。
要不然,撕破臉他也別想好過。
可謝謙卻說道:“老張,別急,先聽老石把話說完!”
張縣尉眉頭一皺,也覺得自己有點急了,旋即笑著道:“那好,老石,你先說完!”
石老頭點點頭,繼續說道:“第四,就不得不提富貴鄉小山村的英雄母親了!”
周圍人都是一陣蛋疼,來了,又來了,石老頭的保留節目又開始了。
就連謝謙也是一陣蛋疼,可沒辦法啊,這個老嫂子對他來說也同樣是可以寫在本子上的政績。
等是老頭說完周家老太后,謝謙也忍不住問道:“老石,富貴鄉除了周家老太,還有新的事跡嗎?”
“有,就是下官前些日子寫進折子里的那個人!”石老頭轉身,一指坐在最外面的趙正,“小山村趙正,周家老太的干兒子,允文允武,不僅能寫,還會算,年輕時才華橫溢,因為要孝順雙親,所以硬生生在小山村內伺候雙親,耽擱了二十多年。
他的兩個兒子,在去年征兵上了戰場,盡皆為國捐軀,他也絕了后!”
“他有個好兄弟,叫麻癩子,被殺人蜂蟄死,他為了給弟兄報仇,冒著生命危險撅了蜂巢,更是將買蜂巢所得的銀子,給了孤兒寡母,更是當眾表示,要代替異姓兄弟,贍養其母,照顧其妻,撫養其子女。”
“與雙親,他孝順!”
“與國家,他忠誠!”
“與朋友,他義氣!”
“此等孝順忠義之人,不知可否為典型?”
這擲地有聲的一番話,令眾人都不由自主看向了人群最后的趙正。
都想看看,這個被石老頭列為典型的人,究竟長啥樣。
張縣尉皺眉,他忽然意識到了一些不對勁,但轉念一想,石老頭就是喜歡夸大其詞,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鐘發也是一頭霧水,富貴鄉咋又冒出來個趙正了?
鐘家父子卻是臉色大變,這個扒灰的趙老三,也配當典型?
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
“哦?聽你這么說,本官倒是來了興趣。”謝謙淡淡一笑,“趙正何在,上前來!”
趙正都不好意思了,這石老頭,拿了好處,是真賣力!
他急忙出列,裝出一副緊張又激動的樣子,走到石老頭身后,拜倒在地,“小民見過老父母!”
拜倒算個屁,不先當孫子,咋當爺爺?
“起來,讓我瞅瞅!”
趙正站起身,三分膽怯,三分緊張,三分激動,把一個小民演繹的淋漓極致。
“你很緊張?”
“見到老父母,當然緊張,我這輩子做夢都沒想到能見到老父母!”
謝謙哈哈一笑,“莫緊張,老石把你說的這么好,你就沒啥想說的?”
趙正撓撓頭,“石老捧了,我趙正雖然出身貧寒,卻也讀過幾本書,知道什么叫做孝仁禮義信。”
“大康以孝治國,我們當子女的,孝順雙親,便是最大的成就!”
“雖然我家情況也不太好,但我答應過麻癩子,只要我還活著,就絕對不會讓他的家人餓肚子!”
“至于我干娘,也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也正是因為她的事跡感動了我,所以我才響應朝廷的號召,讓雙子入伍,不求聞達于諸侯,但求他們能為君盡忠分憂,保家衛國,捍衛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