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神起的這個名字……還挺別致。】
【哈哈哈,神特么靈機一動就起名叫“靈機一動號”!】
【確定了,路神不是完美的,因為他起名字的能力不行!】
【一說這個我就想起他給國產太空互聯網星座起名叫做“周天星斗大陣”的事。】
【呃,其實路云給太空穿梭機起名叫“靈機一動”還算靠譜,因為老美的那個馬一龍起名更不靠譜。】
【哦,怎么說?】
【哈哈哈哈,這事比較關注航天的人都清楚,只能說奇葩名字還是很有歷史淵源的。】
【確實,雖然馬一龍的火箭回收船名字歪的厲害,但那也是出自《文明》系列科幻文學,突出了馬一龍的喜好……】
【三艘獵鷹九號一級火箭回收船的名字叫“當然我依然愛你”、“先讀說明書”和“有失莊嚴”。】
【啊這……】
【懂了,這就跟村里孩子叫“狗剩”一樣,歪名好養活……】
在路云的太空穿梭機出現之前,很多網友都承認馬一龍是比路云強的存在。
哪怕路云一年多就弄出來60%獵鷹九號火箭規模的萬戶火箭,但要說可回收火箭“鼻祖”,那還得看買一龍。
往后不管有多少可回收火箭,都得說“借鑒了獵鷹九號火箭”。
所以就連馬一龍給三艘獵鷹九號火箭回收船起的名字也被各種解讀。
其中最粗淺的解讀是知道它們來源于著名的《文明》系列科幻,表現了馬一龍對科幻作品的喜愛,并且用實際行動制造科幻。
比如他著名的火星殖民計劃。
然后又說只有他這樣的人才能帶領人類走向星辰大海,是“人類之光”巴拉巴拉……
突出的還是一個自由、隨意。
不像某國、某云、某公司,就把萬戶火箭的回收船叫做“萬戶回收”系列,分為一號船、二號船之類的。
一點也不自由、不隨意,充滿了沉悶氣息!
這種人就當不了人類之光。
就連光頭貝索斯執掌的藍色起源航天公司擁有的火箭回收艙也有個不錯的名字——杰奎琳號。
這個名字就不是什么科幻文學著作了,而是貝索斯母親的名字。
雖然藍色起源的7米直徑可回收重型火箭“新格倫”還完全沒影,但是不妨礙公司先造一艘萬噸級火箭回收船。
畢竟貝索斯已經連續當了好幾年世界首富了,他有的是錢。
也因為有錢,所以貝索斯并不太在意“新格倫”火箭的研發速度,一切只要平穩安全的往前走就可以了。
他可不是馬一龍那種“炸炸炸”的性格。
藍色起源成立于二十年前,最初的目標是在二零年發射“新格倫”火箭,也就是今年。
但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他們將其推遲至明年底。
不過路云倒是知道上一世的時候藍色起源“新格倫”火箭二五年才首飛。
跟老中的幾款商業可回收火箭的首飛時間差不多。
更別說這一世有路云的參與,國內的幾個商業航天公司突飛猛進,除藍星航天之外的可回收火箭“紅雀二號”都在今年首飛了。
當然,“紅雀二號”首飛并沒有回收,而是打算第二次發射的時候才進行回收嘗試。
畢竟不是每個商業火箭總設計師都叫“路云”。
有了外國同行們的襯托,知道路云給太空穿梭機起的名字還算“嚴肅”之后,那些習慣“嚴肅敘事”的網友們就不再說什么了。
現在他們已經在期待“靈機一動”號太空穿梭機的正式商業運行和人類首次全商業太空旅游了。
不過一進十二月,就有兩個不太好的消息。
一是《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二零年度報告》發布了。
該報告聚焦“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和“南極冰蓋變化”3個專題開展遙感監測與分析。
其中“南極冰蓋變化”是今年首次拓展的專題方向。
而從本世紀初到現在一共二十年的時間,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占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
報告指出,融化多分布于南極冰蓋邊緣及南極半島地區,且呈增加趨勢。
南極半島融化最為劇烈,且冬季焚風事件的增加和異常環流現象造成了融化趨勢增強。
預測未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將會繼續增加,尤其在西南極和南極半島地區,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變得顯著。
現在就有好幾個小島國深受危害,甚至圖瓦盧可能在三十年后的五零年被海水淹沒。
老中的國土面積非常遼闊,就是整個南極的冰蓋都融化了也無法全部淹沒,甚至還有高聳的西部高原。
曾經著名的末日電影《2012》里的“末日方舟”就是在西部高原里建造的,大洪水最后才沖到西部高原,讓足夠多的人進入了末日方舟,保留了人類文明的火種。
當然,那個電影劇情很扯就是了。
不過大場面確實好看。
而且路云記得一二年之前末日網文還很火的,但發現一二年過去后并沒有發生末日,那些末日網文也就衰落了。
但要是南極的冰蓋都融化的話,老中擁有的漫長海岸線會隨著海平面上漲產生危機。
畢竟老中的沿海地區可是經濟非常發達的地區。
也因此,全球變暖問題再次提升日程。
也因為這個,所以人類一直在尋找外星生命和類地球星球。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老美就開始依托山體結構建造巨型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整座望遠鏡由底層直徑305米的接收盤面,以及懸掛于此之上重達900噸的接收平臺組成。
三個鋼筋混凝土高塔拉撐的18根電纜,幫助接收平臺懸吊在盤面之上。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建成之后,它被稱為“地球之眼”。
它曾幫助搜尋危險的近地小行星,尋找外星生命的跡象,并發現了太陽系以外的第一顆行星。
到了七四年它經過全新的改裝,并在改裝完成之后向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球面星團M13發送了一串由1679個二進制數字組成的信號,嘗試與外星文明聯系。
也就是著名“阿雷西博信息”。
其中包括二進制1~10的信息、人類DNA的化學元素序號和結構、人類外形,以及太陽系的信息等。
(著名的“阿雷西博信息”)
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老舊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維護費用逐年增加。
管理這座望遠鏡的空間研究所一直在申請經費,但聯邦撥款卻越來越少。
自一七年來,阿雷西博望遠鏡接連“受傷”。
當年,颶風“瑪莉亞”帶來的強風導致430兆赫線路饋送斷裂并掉到主鏡盤上,損壞了接收盤面上38000塊鋁板中的約30塊。
由于阿雷西博的觀測資料主要依賴于位于圓頂中的饋送和接收器傳送,而不使用線路饋送,總體而言“瑪莉亞”造成的傷害很小。
但今年阿雷西博受到的兩次損害卻堪稱嚴重。
八月,熱帶風暴“伊薩亞斯”過境造成一根輔助電纜脫線,并在接收盤面上開了一道約30米長的口子,對望遠鏡的運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但因為經費有限,所以工程師們考慮了很長時間想用最少的錢進行修復,只不過等他們考慮好了即將展開修復時,第二根主電纜又于十一月六日掉落。
本來工程團隊預估望遠鏡的結構能夠繼續承重,但新事故表明他們預估錯誤,可能危及修復人員的生命。
果然,就是十二月一日早上8點左右,望遠鏡徹底發生了坍塌事故。
重達900噸的接收平臺完全坍塌墜落,直接砸毀了大面積的接收盤面。
(坍塌圖)
當科學家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很多長時間圍繞著它工作的人都哭了。
“我當時在不遠處的地面控制室,聽起來像隆隆聲,我知道那是什么,我直接尖叫出聲……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這是一種非常深刻、可怕的感覺。”
“我覺得胃里不舒服,很多人做了很多艱苦的工作來修復這個設施,我們沒有成功,真令人失望,今天早上真是難熬。”
“當我知道這一消息后,我崩潰了,這真讓人難以接受,就像失去了生命中一個重要的人。”
事實上聯邦境內還有弗吉尼亞州國家射電天文臺,以及西弗吉尼亞州的綠岸天文臺可以承擔阿雷西博的部分數據收集任務,但這兩個天文臺對無線電信號的敏感度遠不及阿雷西博。
因此科學家們認為放棄阿雷西博,即意味著老美的外星無線電監聽計劃的實質終止。
目前,最可行的方式還是重建。
重建后的阿雷西博將在許多領域成為重要的科學研究裝置,尤其是在引力波領域。
但科學家們也承認,必須考量經濟因素。
因此,新上臺的老登和國會將是資金的最大阻礙。
好在這么多年他們也摸到了一些門道,所以科學家對記者說道:“現在,全世界只有FAST一只‘眼睛’了。”
“你問FAST是什么,那是老中的射電望遠鏡,它現在是地球唯一了,并且它的直徑有500米那么大,比阿雷西博還大一百多米……”
阿雷西博和老中的FAST望遠鏡被譽為地球射電天文學上“地球的兩只大眼睛”。
如果要監測一個無線電頻譜較弱的來源就需要兩個大的無線電望遠鏡,一個在白天指向某物,另一個在夜間指向某物。
相對于老舊的阿雷西博,老中的“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一六年建成,然后調試運行了四年,今年年初才通過驗收正式開放運行。
(“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外語縮寫簡稱“FAST”)
現在只是老中的科學家在用,但明年會向全球天文學家征集觀測申請。
雖然老美禁止航天方面跟老中合作,但現在這個活只有老中能干,要是這些科學家直接去老中那邊工作,估計老中國還是很歡迎的。
萬一要是讓老中先探測到外星文明……
“老美,你也不想老中先探測到外星文明吧?”
“那還愣著干什么?打錢!”
雖然科學家們沒有說出這些話,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然后聯邦高層——無動于衷!
現在正是聯邦高層權力交接的關鍵時刻,金毛不想交權,還指責驢黨搞選舉舞弊,而老登方面要防著金毛搞事,可沒工夫關注航天方面的事。
“外星人?”
“聯邦尋找幾十年了都找不到,老中這么兩年就能找到?”
“我們現在正忙著黨爭呢,等我們搞定對面黨派再說吧!”
“而且也是你們之前報告說隨著星鏈和星斗那樣的萬顆衛星星座數量越來越多,對地面天文觀測的影響很大吧?”
“還說未來最好在沒有干擾的月球背面隕石坑里建造新的射電望遠鏡,那聯邦還花錢重建阿雷西博做什么?”
“不如省下錢來都投入重返月球計劃!”
科學家:“……”
不過不管怎么說,航天愛好者們還是感覺相當可惜的。
而且他們還從很多蛛絲馬跡中發現了問題。
【我發現聯邦的GDP在連年增長,但是對航天探測,尤其是深空探測方面的撥款卻越來越少,這是為什么?】
【是啊,老中在大建深空探測設備,而聯邦不僅不維護老的設備,也不搞新建設備,這是要放棄深空探測了嗎?】
【不會吧,這記得NASA未來有好幾個深空探測器的,并且這不是才發射了新的火星探測器嗎,還帶了無人探測直升機,這都是新突破啊。】
【這方面老中也在做,并且老中還多了地面的新設備建設,而聯邦這邊一直砍經費,看似未來的深空探測項目都不少,但不知道能堅持下來幾個。】
【確實,就我知道的就有至少三個項目明年要被砍經費了。】
【這么嚴重嗎,那些航天經費都花到哪里去了,不會全集中到重返月球計劃中了吧?】
【我敢肯定明年的軍費一定會進一步增長,但明年的航天經費不一定有增長。】
【唉,為什么聯邦這么喜歡發動戰爭呢,如果把那些海外基地撤了,肯定能省好多錢,這要是都用到航天上……簡直不敢想!】
【所以還是別想了,不可能的,沒了那些軍費的支撐聯邦肯定崩潰。】
【我以前還幻想過NASA獲得了軍費一樣多的經費會怎么樣,那火星殖民的事根本輪不到馬一龍來做,現在可不敢想了。】
【可惜商業航天公司都不干深空探測的“賠錢”事,現在也就是馬一龍的火星殖民夢想和路云參與的登月計劃有點可能。】
老中的網友倒是對阿雷西博的損失沒啥感覺,畢竟國內有了更大更好用的。
而且相對于聯邦內部的人,老中的人反而更能從外部發現老美衰落的速度之快。
當然,也可能是老中發展的太快了,所以襯托了老美的衰落之快。
實際上在其他人看來,老美依然是那個無可戰勝的世界燈塔。
畢竟十一艘核動力航母可不是鬧著玩的。
但老中的軍事愛好者卻發現隨著本國的003航母開始快速建造,老美的十一艘航母大多都在趴窩。
甚至想要進塢維護都得排隊。
這可是以前沒有的情況。
不過這事有國家操心,更多的人還是期待人類首次全商業太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