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給老美的航天工程做配套,所以小日子的航天科技沒辦法全方位發(fā)展,所以就只挑了幾個偏僻的路走。
一個是它的液氫液氧發(fā)動機技術不錯。
另一個就近地軌道、月球和火星都不搞,只搞其他大國暫時不怎么在意的小行星探測。
怎么說也能撈偏門搞一個“世界第一”當當。
所以在零三年的時候它們就發(fā)射了“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目的是對小行星25143進行采樣并送回地球。
不過因為是第一次干這事,所以這次探測并不順利。
一開始就碰到了離子引擎輸出不穩(wěn)定的情況,不得不讓其他三臺引擎擔當重任。
然后又遇到觀測史上最大太陽閃焰的沖擊,發(fā)生了太陽電池輸出減弱以及內部內存單粒子翻轉錯誤,好在不怎么影響任務進行。
兩年后好不容易近距離拍到了小行星25143的樣子,但X軸姿態(tài)控制裝置故障無法使用,只能改由化學燃料輔助推進器與剩下兩個姿勢控制裝置聯(lián)合使用。
磨磨蹭蹭好幾個月進行第一次“降落”又沒成功,還失聯(lián)了30分鐘。
后來地面指揮中心判斷沒有降落成功,但推進器反噴時應該揚起了一些小行星上的“灰塵”,敞開的樣品艙應該沾了一些。
后來又進行第二次“降落”,著陸后1秒即離開。
之所以是這么說,那是因為小行星25143太小了,根本就沒有重力,所以說是“降落”,實際就是碰了一下。
好在這次沾了更多的樣本,算是采樣成功了。
可惜,立刻就來了壞消息。
先是燃料泄露,好在關閉閥門之后終止了,然后又是通訊中斷,一斷就是倆月。
后來連上了確定情況,發(fā)現(xiàn)太陽能電池輸出過低、11個鋰蓄電池中有4個完全不能使用、燃料也幾乎流失。
好在探測器還能動,完成了樣品容器往返回艙的移交工作,然后返回地球。
到了一零年,斷斷續(xù)續(xù)進行了七年任務,晚了三年的探測器終于返回地球。
只不過此時小日子并不確定采樣容器里有沒有樣本。
好在最終的結果是有,帶回了1500顆……灰塵。
這讓小日子成了世界上首個從小行星上帶回物質的國家。
不過因為“隼鳥號”執(zhí)行任務時出過各種問題,所以小日子在一四年的時候又發(fā)射了“隼鳥2號”。
這次要對小行星小行星1999 JU3,也就是“龍宮”小行星進行探測,并攜帶樣本于二零年返回地球。
有了上次的經(jīng)驗,這次的任務就順利多了,釋放了返回艙之后還有剩余燃料去探測新的小行星。
只不過后續(xù)探測就無法采集樣本了。
第二天,當隼鳥2號探測器返回艙著陸在澳洲之后,小日子的工作組跟澳洲空軍合作找到了返回艙,然后立刻對外公布了消息。
【不得不說,小日子在深空探測方面還是有點東西的。】
【這個確實,雖然沒有大量的資源搞近地軌道研究,也沒有資金探索月球和火星,但另辟蹊徑搞小行星探測也搞出了名堂。】
【嗯,小日子沒辦法像咱們、老美、毛子和歐羅巴那樣搞全產業(yè),也沒資源搞全探測,只能這樣了。】
【可惜這樣成就太小了,拿了第一也跟拿了什么“指尖轉筆第一”一樣,沒啥含金量。】
【這有什么辦法,不是什么國家都有咱們和老美那樣的體量的。】
【確實,就連歐羅巴也是給老美做配套,然后偶爾跟毛子合作,而毛子現(xiàn)在恐怕航天靠考古都有點考不明白了。】
【真不容易,想當年都是咱們需要仰望的存在,現(xiàn)在只有老美在咱們前邊了,甚至就在面對面。】
【嘿,其他方面確實在追趕,但載人航天方面已經(jīng)超越了,我現(xiàn)在太期待全商業(yè)太空旅游首航了。】
【這個確實,咱們國家的載人航天事業(yè)起步也挺晚的,沒想到現(xiàn)在竟然跑到老美前邊了。】
【是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咱們就想搞載人航天,可惜技術不夠就放棄了,后來八十年代末重新搞,那時候還想搞航天飛機呢,可惜技術不夠選了載人飛船。】
【當時真敢想,八八年提出來了4種航天飛機方案和1種載人飛船方案,當年被譽為“五朵金花”,最后選擇了最保守“神舟”系列載人飛船。】
(網(wǎng)圖)
【當時咱們的想法就挺先進,除了三種部分回收的小航天飛機,還想過兩級航空航天飛機的完全回收方案,可惜就是技術力不行。】
【現(xiàn)在那種兩級航空航天飛機的方案應該可以了吧,太空穿梭機好是好,就是載重太小。】
【兩級航空航天飛機的方案確實好,大氣層內讓飛機托舉起飛,加速到一定速度和到達一定高度之后分離,助推飛機返航,然后航天飛機可以擺脫死重輕盈加速,那載重能大不少!】
【估計藍星航天不會走這條路了,看其他航天公司會不會走這條路吧,也是一個以“大載荷全回收”方式抗衡太空穿梭機的機會。】
【就沒人關心一下小日子的隼鳥2號帶回了多少小行星樣本嗎,怎么說也是獨一份……】
除了航天愛好者,普通網(wǎng)友確實不怎么關心。
路云倒是知道,如果沒什么意外的話應該跟上一世一樣還是5克左右。
沒辦法,隼鳥2號探測器很小,小行星也小,所以它的采集過程不像嫦娥五號那樣直接下鏟子挖和下鉆頭鉆。
而是先發(fā)射一顆彈丸撞擊小行星,然后它在空中來回轉幾圈,樣品罐能撞到多少飛散物就裝多少。
不過路云可不管小日子的事,他現(xiàn)在到了電影《獨行月球》劇組。
當然,這回不用往外地跑了,因為《獨行月球》的攝影棚也在東方影都。
為了模擬真實的月球環(huán)境,劇組在東方影都100%實景搭建了月球基地,使用了15個超大攝影棚,并鋪設了200噸沙石充當“月球地面粉塵”。
而且就在《流浪地球2》隔壁。
兩部影片都會用到月球基地的場景,主要施工方都是路云旗下的藍星天工影視道具公司。
畢竟在影視圈,沒人比藍星天工的人更懂科幻道具和科幻場景的制作。
畢竟他們老板就是最科幻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