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航天事業發展時間不算短,但是航天發射的成本一直降不下來。
好在早期的時候發射次數不多,成本問題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技術不行,想去太空都去不了。
但是當人類科技發展遇到阻力,開始向宇宙環境尋求科技突破的時候,成本問題就成了一座阻擋人類科技進步的大山。
為了節省成本,工程師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式。
比如把載人航天任務里由航天員操作10次才能完成的設備測試分批挪到貨運航天任務里。
簡單說就是把復雜設備拆成十個模塊,然后一次貨運任務測試一個分步驟,等十次發射之后再把總體數據合起來研究。
別看航天發射的次數多了,但成本依然降低了。
畢竟單純的貨運航天發射比載人航天發射便宜太多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原先短時間內就能做完的有人操作實驗,分成十次無人實驗之后時間線被大大拉長了。
甚至要是中間有一個步驟出了問題,比如設備出了問題或搭乘的火箭出了問題,那這個實驗就有中斷、等待、時間線再拉長,甚至直接夭折的可能。
哪怕后來自動化和智能技術發展了,十次任務可以融合成五次任務,但依然有時間長和中途風險大的問題。
但現在完全復用的太空穿梭機出現了,它的使用成本基本上就是維護和燃料,比之前的載人航天成本便宜了很多。
雖然比不上只進行貨運的部分復用的“萬戶”火箭成本,但已經足夠一些機構和公司重新考慮使用人力一次性完成復雜的太空實驗了。
其實以前直接讓航天員進行操作除了成本貴之外,麻煩事也挺多。
畢竟航天員都在空間站里,有些單位和公司的設備可沒有進入空間站的資質。
就算進入了,航天員在空間站一待就是幾個月,航天員完成了實驗測試之后相關單位和公司也只能在第一時間拿到數據,短時間內拿不回自己的實驗設備。
甚至根本拿不回實驗設備。
因為載人飛船的下行能力太少太寶貴了,幾十公斤的容量裝不了多少東西。
當然,擁有航天飛機的老美在這方面有優勢,但老美的航天飛機后來也沒了。
現在則是老中擁有了比航天飛機更先進的太空穿梭機,而老美則是只有載人飛船了。
兩邊來了一個對調!
當“木鳶”級太空穿梭機試飛成功之后就有不少單位和公司在琢磨這個事了。
現在則是有好幾個單位和公司主動聯系了藍星航天,開始仔細的探討這些任務的可行性。
如果是只需要失重環境和“少量”輻射環境的實驗,航天員可以直接在客艙內進行設備操作,并且一人可以操作好幾臺設備。
如果是需要失重環境和“大量”輻射環境的實驗,那設備可以裝在氣閘艙。
需要進行暴露實驗的時候太空穿梭機可以自動打開外艙門防護殼和外艙門,直接讓氣閘艙處于真空狀態。
如果需要航天員在這種狀態下操作實驗設備,那藍星航天需要在氣閘艙安裝一套機械臂,而航天員會在密閉的客艙內進行遙控操作。
因為太空穿梭機是毫無爭議新玩意,所以單純載人和載貨之外的功能需要各方面的參與拓展。
就比如經典的“XX只是個‘某某’游戲設計師,他懂什么‘某某’游戲。”
要想開拓“某某”游戲的多重玩法就需要大量的玩家參與,然后總有一些天賦異稟的玩家能開發出新的或奇葩的玩法。
最后讓其他人驚呼:“這游戲298賣你們真的虧了!”
而就在老中這邊在為新技術的更多應用舉行大討論的時候,老美那邊也開始向全世界宣傳自己的優越性。
九日,太空叉9米直徑“超級獵鷹”二級火箭……的高級原型機矗立在簡易發射臺上做試飛前的最后檢查,馬一龍則在遠處的指揮中心注視著各種數據。
確認數據沒有問題之后,他就把目光投向了遠處矗立的9米直徑“超級獵鷹”二級火箭……的高級原型機。
跟之前形似“不銹鋼水塔”的初級原型機相比,高級原型機已經有了真正“超級獵鷹”二級火箭的模樣。
(網圖)
高50米,直徑9米的子彈頭造型,具備了四處可動翼面。
只要跟70米高的一級火箭堆迭起來,就好像“超級獵鷹”火箭已經成功研發出來了一樣。
當然,現在還只是高級原型機,不僅內部結構不夠完善,外部再入面也沒有鋪滿一整面的黑色隔熱瓦。
并且僅安裝了三臺測試用的發動機,而不是全裝的六臺。
“快了!”
馬一龍自語道:“我的超級獵鷹火箭快要成型了。”
“只要超級獵鷹火箭成功,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到時候什么路云……依然是我的追隨者!”
馬一龍是一個非常驕傲的人,甚至近幾年開始自負。
畢竟能在他這個歲數達到他這樣成就的人是屈指可數的。
不過從今年開始,或者說從年中的“木鳶號”太空穿梭機首飛成功開始,他的心情就不太好了。
在別人看來,他旗下的特斯拉公司市值幾千億美元,就算太空叉航天公司的估值被藍星航天公司的估值超過了也無所謂。
畢竟也就幾百億美元的事。
但是在馬一龍看來,他的太空叉航天公司可比特斯拉厲害多了。
別人都以為他的“火星殖民”計劃是噱頭,其實那是他真心的目標。
馬一龍身上是有不少理想主義者閃光點的。
當然,現在是驕傲自負的理想主義者。
不是驕傲自負的理想主義者,上一世怎么會真的以為自己能在帝國內部變法成功呢?
怎么會真以為自己跟那個不靠譜的大統領關系好呢?
這一世的馬一龍自然不知道上一世的事,更不知道以后的事。
他只知道自己要是能盡快把這從來沒有過的9米直徑全回收大火箭造出來,那路云在航天方面就不可能贏自己!
畢竟路云現在一直在忙長征十號火箭和老中的載人航天計劃,根本就沒有時間搞他的10.6米直徑“星艦”火箭。
馬一龍要盡快的把“超級獵鷹”造出來,那樣就算路云過段時間把“星艦”造了出來,也會像“獵鷹九號”火箭和“萬戶”火箭的關系一樣……
路云一直是馬一龍的追隨者!
“BOSS,數據沒問題,可以進行燃料加注了。”
在馬一龍想著這些的時候,工作人員匯報道。
“嗯,那就開始吧。”
“好的,BOSS……”
這時馬一龍的助理過來提醒道:“BOSS,國家空間站委員會的發布會即將進入有關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的環節,您之前說到了這個環節提醒您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