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覺得技術發展慢也有一些好處,就比如技術的后發優勢,對比就是咱們的嶄新天宮空間站和老舊國際空間站,以及現在的新技術火星車。】
【確實是這樣哎,不僅是航天方面,軍事方面也是,咱們的055大驅真的厲害,老美的驅逐艦都太老舊了,那個祖傳晾衣桿天線簡直不忍直視。】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感覺只有咱們干成了,其他國家的技術發展慢……那就沒有再發展的機會了。】
【其實老美也搞過后發優勢,比如它的濱海戰斗艦和朱姆沃爾特驅逐艦,但最后是自己把自己搞得一地雞毛,啥也不是。】
【對,感覺老美那邊應該是出了什么問題,它的戰略發展方向和科技發展好像有點歪。】
【這個就不關咱們的事了,路云快上場了,聽聽他說什么吧……】
【來了,來了!】
【哈哈,路神就是不一樣,一露面現場的氣氛立刻就熱鬧了。】
【好家伙,他說的大活是什么,是載人登月嗎?】
【不會吧……】
【對啊,以前都沒信息,這一下就要來了?】
【我感覺大概率是重型長十立項吧?畢竟基礎長十成功了,重型長十立項的時機到了。】
【等等吧,路云是出了名的說話算數,既然現在說了,那后邊肯定有大活,就是不知道有多大……】
【下午的時候有老大的講話,是送祝福嗎……】
說到技術的后發優勢,老中在航天方面真的相當明顯。
路云造的“風火輪”號外形類似于老美的第一代火星車,叫“旅居者”號火星巡視器,基本上是一個微波爐大小的方盒子。
不過老中的后發技術優勢不是白說的,路云制造的“風火輪”號迷你火星車只有外形跟那個類似,其實技術要先進的多。
甚至外形也有不少細微的變化,比如“旅居者”號的最高點是它背上豎起的天線,它的攝像機就裝在“方盒子”前邊,視角很低。
而“風火輪”號的攝像機有專門的抬升機械臂,可以提供高視角觀察能力,方便認路。
想要靠近拍攝火星地面情況也不要緊,它身上不僅裝了一個超清攝像頭。
這就是后發技術的優勢。
并且“風火輪”號的先進天線可以跟天問一號的軌道器直連,活動范圍很大,不像“旅居者”號因為天線信號弱,所以只能在著陸器500米范圍內活動。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屬于“天問”系列探測器,所以路云說完之后“天問”的后續系列探測計劃也公布了。
其中天問二號要執行小行星采樣返回任務,大概會在二五年前后發射。
天問三號就厲害了,對標的是老美的火星采樣返回,計劃在三零年前后進行。
天問四號走的更遠,要去探測木星系,也是三零年前后執行。
這兩個都是很久遠的任務,所以后邊的就不說了,還沒確定。
之后又進行了一些其他的活動,一上午的時間就過去了,并沒有等到路云所說的大活,大家猜測應該是下午的嫦娥任務再公布。
畢竟相對于火星,嫦娥工程的各項任務可是“近在眼前”的,并且經費占比非常大。
航天日的主題時間只有一天,不過相關的活動會舉辦很多天,比如航天文化節、航天模型展、航天知識科普、企業展覽等,它們都會在金陵市內其他地方舉行。
下午就是月球時間了,著重介紹了探月工程第四期的計劃。
航天局國家隊確定了嫦娥六號探測器的任務,就是去月球背面采樣并返回。
發射時間是明年五月份。
然后是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探測器,它們將組成月球南極科研站基本型。
當然,是無人型的月球南極科研站。
包括月球軌道器、著陸器、月球車、飛躍器及若干科學探測儀器。
嫦娥七號的任務也是在月球南極找水,不同于只帶了月球車,并且只在隕石坑外活動的“吳剛”系列探測器,嫦娥七號上的“飛躍器”將直接飛進隕石坑的陰影區進行勘察,去尋找月球可能存在的水或水冰。
嫦娥七號的發射時間還不確定,差不多要二三年以后了。
如果“吳剛”系列的某個探測器能確定某個陰影隕石坑里有水,或者說探測分析大概率有水,那么嫦娥七號就會著陸在那個“吳剛”旁邊,讓飛躍器飛進陰影區精準找水。
如果“吳剛”系列找不到水,那么嫦娥七號就會選擇新的目的地進行探測和尋找。
嫦娥八號跟嫦娥七號的任務不太一樣,七號是尋找,八號則是驗證月球資源的利用技術。
比如一個任務項目就是攜帶大型月球機器人,驗證3D打印技術造月壤磚,為以后在月球上蓋科考基地做實驗。
如果成功,那么《流浪地球2》中智能月球車3D打印月球試驗基地的場景或許就不是科幻了。
不過……這些東西可不是人們想看的大活。
而就在不少人開始不耐煩的時候,航天日現場連線了老中最大的那位,他要發表重要講話!
之前的節目單上有這個環節,但人們都以為只是錄視頻祝賀一下航天日活動,沒想到竟然是現場連線,還是重要講話!
這下,不管是現場的觀眾還是直播間的觀眾,都下意識的屏住了呼吸。
路云也嚴陣以待!
雖然他早就知道那位要說什么。
“航天日現場以及屏幕前的朋友們,你們好!”
“自古以來,那高懸于夜空的明月便是華夏兒女心中的向往!”
“從嫦娥奔月的浪漫傳說,到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吐寶金蟾的奇幻想象,從敦煌壁畫中飛天仙子對玉盤的凝望,再到無數文人墨客‘明月幾時有’的千年叩問,月亮早已印刻在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成為我們追尋未知、探索遠方的精神圖騰。”
“這份向往穿越千年時光從未褪色,于是我們在上世紀末提出了探月計劃,并在本世紀初正式開始執行,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嫦娥工程。”
“到今天,我們的無人探測器環繞了月球,著陸到了月球,也從月球上帶回了寶貴的月壤,順利完成了嫦娥工程初期的‘繞、落、回’無人探測任務。”
“不過這并不是嫦娥工程的終點,而是我國嫦娥工程‘探、登、駐’三步走的第一步!”
“今天的我們站在歷史的新起點,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鄭重宣告:我國的載人登月工程——正式開啟!”
“這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華夏兒女千年夢想的必然延續!”
“這也不是孤立的探索,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不可或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