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百花獎的候選沒有我家哥哥的電影,最佳男主角也沒有我哥哥的名字?】
【妹妹,這是“電影獎”,不是“電影撲街榜”,你家哥哥的電影都撲街了,怎么可能上候選名單?】
【不可能,我家哥哥的電影內容充實,有血有肉,笑中帶淚,看過的姐妹都說是好電影,至少9.5分推薦。】
【……我該說什么呢,繼續保持吧。】
【其他的我不知道,但這‘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路云拿定了,投票數量簡直遙遙領先!】
【確實,路云現在太火了,到處都是他的名字,加上《戰狼2》58億票房,看過的觀眾非常多,大家也都能看出路云的演技好,投他沒毛病。】
【今年的百花獎估計是《紅海行動》和《戰狼2》打擂臺了,兩部影片好幾個獎項都重合……】
雖然路云一直在忙萬戶火箭首飛的事,但百花獎出了候選名單之后劉春和驚哥都跟他說了一聲,所以他就讓顏心心編輯了一條微博號召粉絲投票。
這一屆百花獎路云有點上一世的記憶,好像是《紅海行動》獎項大豐收,而《戰狼2》只拿了一個獎。
另外上一世《戰狼2》靠投票拿到“最佳男配角”提名的人是張翰海,所以最終得獎者毫無懸念……是別人。
百花獎最終評獎的人不是什么專業評委,而是通過答題、寫文章、發表影視觀點等方式抽取的101名觀眾來充當臨時評委,下一屆就換人了,所以最終評選結果理論上是公平的。
不過之所以是理論上,就是因為這里邊的事太多了,不可能做到公平。
以至于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很多電影獎項公信力都越來越差,被不少觀眾評論為“野雞獎”。
所以路云就沒把什么百花獎放在心上,要給就給,不給他們就自己玩吧。
路云就專心的做萬戶火箭的首飛準備。
不僅藍星航天的團隊忙,東風航天城也整個忙碌了起來。
老航天和少航天都在討論。
“我原來以為第一個在咱們這首飛的民營火箭會是深藍之箭的紅雀一號固體小火箭,畢竟它發展更早,發射場也建的更早,沒想到會是后來居上的大家伙!”
“是啊,這藍星航天就跟開了掛似的,僅僅成立一年多就把火箭搞出來了,并且還是起飛質量350噸的液體可回收大火箭,要不是我親眼在技術廠房里見到了,我根本就不信!”
“還是路云厲害,我看過他的‘技術整合理論’,加上也天天接觸3.35米直徑的火箭,我都想自己開公司造火箭了。”
“沒錯沒錯,要說這天才真是不講道理哈,路云長得帥就算了,還有這么高的航天工程技術,簡直跟我國早期的那些戰略科學家一樣!”
“要我說路云當明星有點可惜了,他要是能靜下心來搞航天技術,搞不好老了真能當一位戰略級科學家。”
“咳咳,我說咱們這些打螺絲的航天技工就別說什么戰略不戰略了,至少人家路云真的帶隊搞出了一款大火箭,還是可復用的……”
不過很快他們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是啊,萬戶火箭是可復用的,如果真像大洋對岸馬一龍的獵鷹九號火箭一樣成功了,那他們這些打螺絲的航天技工是不是就失業了?
畢竟獵鷹九號成功之后那邊的很多發射訂單就給了它,隨著它發射的速度越來越快,幾年后它自己一年就能發射上百發,幾乎能吃下老美所有的發射訂單。
甚至還要吃掉其他國家的大量發射訂單。
萬戶火箭是沒有獵鷹九號那么牛逼,但全拋14噸和回收10.6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幾乎可以把國內大部分的火箭運力都包含了!
自然,肯定是比不過長征五號,但長征五號的任務次數少的很,未來每年能發射個兩三次就很不錯了。
而像長征二號系列、長征三號系列和長征四號系列,它們才是國內的發射主力。
今年的40次發射目標里就有30多發是它們。
“鬼鬼,我算了算,不說萬戶火箭全拋14噸的運載能力,就是回收狀態的10噸就把二、三、四系列火箭的運力包括了,并且二、三、四系列又都是‘毒火箭’,國家早就想淘汰了,現在正好無毒無污染且還便宜的萬戶火箭出現……”
“不對,萬戶火箭比長三乙的高軌運力還差點,作為國內最重要的‘毒發大火箭’,長三乙還是比較有牌面的。”
“其實也行,只要往萬戶火箭的整流罩里塞一個最便宜的遠征一號上面級‘太空擺渡車’,那萬戶火箭回收狀態高軌運力就能覆蓋掉長三乙火箭高軌運力,并且成本比長三乙低得多。”
“也就是說年底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甚至可以用萬戶火箭來打,還是回收模式?”
“應該不行,嫦娥四號任務可是重大任務,應該不會給新火箭打,并且萬戶火箭也還沒有匹配遠征一號上面級,咱們隨口一說的事火箭要論證和測試很長時間的。”
“嗯,比較容易辦成的大概就是萬戶火箭用回收過好幾次的舊火箭以全拋模式來低價打長征七號的任務,比如空間站任務的天舟貨運飛船。”
“嘶——也就是說除了擁有快速發射能力的固體火箭,液體火箭除了大運力的長征五號,其他現役的液體火箭型號,甚至是在研的長征八號都要給萬戶火箭干掉了?”
“這也太可怕了,國家會允許嗎?”
“不知道……”
涉及到國家戰略的事他們還真不好說,但萬戶火箭的出現對國內,甚至是世界航天體系造成重大影響是肯定的。
按照某種定義來說,萬戶火箭確實是獵鷹九號回收體系的追隨者,但同樣也是挑戰者。
路云自己的想法就不說了,畢竟他有掛。
就說藍星航天的大部分員工,他們就是以挑戰者自居的。
“怎么,回收火箭外國人能搞,難道我們就不能搞?”
想當年,國內航天事業的奠基人,“兩彈一星”元勛錢院長就說過類似的話。
今天他們也能說!
路云的“技術整合理論”結合國內的全工業產業鏈,萬戶火箭的性價比不僅碾壓一次性火箭,對比獵鷹九號火箭的價格也要便宜很多。
國內的航天市場就不說了,哪怕因為老美的航天禁令大大限制了其他國家與老中的航天合作,但是當“白菜價”火箭和“技術整合”全國產衛星出現的時候,就不信他們還能擋得住!
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萬戶火箭能成功發射。
哪怕第一次沒有成功回收,但一定要成功入軌。
路云團隊和整個東風航天城都在為此努力著。
在熱鬧的娛樂圈,《西虹市首富》興奮完了就輪到八月十七日上映的《快把我哥帶走》興奮了。
路云在《西虹市首富》里客串人類移居月球工程科學家,他現實里造火箭、造衛星其實只算沾邊。
而他在《快把我哥帶走》里邊客串大明星,他現實里真是大明星!
整個夏天有哪個大明星比他更知名嗎?
沒有!
《快把我哥帶走》之前的時候已經在《向往》第二季宣傳一波了,畢竟兩個常駐都在里邊有角色,飛行嘉賓里兩個妹妹也很可愛。
但因為路云只是客串,主要還是彭宇暢和張子楓,所以當時的預測票房是3億多。
而現在,直接飆增到5億!
至于成不成,那就要看八月二十五日的萬戶火箭首飛情況了。
是的,萬戶火箭公布的發射日期。
不過在那之前,八月十五日嫦娥四號亮相了,對外公布了著陸器和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還搞了一個為月球車全球征名的儀式。
(網圖,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模擬圖)
“?”
“等等,不是嫦娥五號都返回了嗎,怎么又嫦娥四號了?”
“哈哈,官方犯錯了?”
感謝書友“未知光與暗”的20500點、書友“御坂10095號”的10000點和書友“20210301106583560740”的100點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巳巳如意!這里是春節碼字更新的小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