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自圃園之外落下,落在圃園之中,整座院子中的植物都在茂密萌芽,而陳成只是坐在那里,神色沒有多少變化。
他在整理自己腦子中的記憶。
首先反應過來的便是這一次他所“降臨”的先祖,名為“淵”。
而此時則是甘露三十年,是當今皇帝陛下在位的第三十個年頭。
當年劉詢登基之后沒有多久,便讓自己的太子詹事成為了郎中令,順勢占據了尚書臺令這個位置,而后便開始了與霍氏的斗法。
這本來是和陳氏沒有關系的。
因為霍光雖然權傾朝野,但卻并沒有做出不利于大漢,不利于劉氏的舉動,所以陳氏對此的態度是觀望觀望,若是霍氏做出了什么傷及大漢、傷及劉詢的事情,便頃刻之間以雷霆萬鈞之勢動手,消除霍氏的威脅。
但這一次,霍光不僅管好了自己,也管好了自己的家里人。
霍氏族人中沒有幾個是囂張跋扈的,甚至僅有的幾個囂張跋扈的人還不能夠算是霍氏的人,他們是霍光妻子的娘家人,也算是霍光的小舅子了。
而霍光在發現這兩個人作惡的時候,便直接干脆利落的將他們給收拾了——而這也讓霍光的妻子十分不滿。
他們夫妻之間的爭吵,迄今為止還被當成是朝堂上臣子們暗中的笑話。
畢竟誰能夠想到,一向嚴謹威嚴的霍光會有這樣子的妻子嗎?
俗話說的好,妻賢興三代,而霍光的妻子真是“不賢”的象征。
在甘露元年對于先帝,也就是宣帝的守孝結束之后,朝中的諸多大臣們便開始請奏皇帝,希望皇帝能夠盡快的充盈后宮、乃至于立后。
這個“催婚”的事情,其實并沒有讓皇帝真正的惱怒。
畢竟對于一個皇帝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其實并不是“腦子”,而是“孩子”,只有這個人擁有子嗣了,他手底下的大臣們才能夠安下心來。
否則,將來你一死,誰知道上位的皇帝是誰啊,到時候我們怎么辦?
跟著你勤勤懇懇的打天下打了這么多年,結果你告訴我這都是假的?簡直是可笑至極。
我們跟著你打天下不就是為了讓子孫后代享福嗎?結果你告訴我我們的子孫后代還要繼續奮斗,不能當人上人?
那還是請您死一死吧!
沒有子嗣、或者說沒有合適的繼任者,就會導致權力的更迭與變換。
新皇同樣知道這一點,所以并沒有抗拒充盈后宮,甚至沒有抗拒立后的事情——這個時期的“選秀”其實還沒有那么的嚴格規整,就像是武帝的皇后衛子夫其實最開始只是長公主獻上的一個女子一樣。
新帝的后宮同樣如此。
在甘露三年的時候,皇帝便立下了皇后——皇后乃是前黃門侍郎許廣漢之女、現任的尚書令許舜之妹,許平君為皇后。
許平君成為皇后的事情幾乎沒有人阻攔,畢竟他們目前為止,還是覺著即便是許平君成為了皇后,也并不能夠決定大漢下一任皇位的歸屬。
難道翻車的人還少了?
大漢迄今為止,雖然已經有幾代皇帝是嫡長子繼承的了,但是他們可還沒有忘記,文帝是怎么即位的,而武帝又是怎么越過去皇長子劉榮即位的。
此時的大臣們也并不覺著,皇帝會深情到會因為皇后,而忘記了大漢劉氏歷代的祖訓。
大漢選擇皇帝其實并不算是單純的依靠著嫡長子繼承制——若是嫡長子不夠優秀,皇帝也會進行一些“手段”的,比如當年的景帝選擇了幼子劉徹為帝。
劉氏的皇帝深情?
這簡直是一個笑話。
甘露七年的時候,皇帝一直寵幸皇后許平君,但卻一直沒有子嗣問世——而這個時候,前朝的大臣們終于忍不住了。
他們開始上書彈劾許平君。
是真的在彈劾的那種,并且請求劉詢廢后。
因為在這群朝臣的眼睛中,皇后可以不那么的聰明不那么的賢惠,不那么的漂亮,但絕對不能夠沒有子嗣。
甚至有人以非常嚴重的罪名彈劾了皇后許平君。
罪名為“善妒”。
理由便是許平君占據著皇帝整整三四年的時間,這三四年的時間皇帝的后宮中竟然沒有任何一個子嗣誕生!
這簡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劉詢本以為這是一場像是前兩年一樣的“試探性”“逼迫性”的彈劾,但他卻在臨近上朝的時候突然之間察覺到了不對勁。
他發現了一個致命的問題。
這一次的彈劾,一定不是試探性的彈劾,而是一定要解決問題的彈劾。
甚至劉詢本人都有些緊張的發現了一個問題。
從甘露三年擴充后宮到現在的甘露七年,甚至再往前更早一些,從甘露元年開始到甘露七年,他....竟然連一個子嗣都沒有誕育下!
當突然之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劉詢腦子中那“劉氏政治怪物”的基因瞬間迸發了。
他明白,為什么這一次的大臣們如此瘋狂的彈劾許平君,甚至不將他徹底拔出掉就絕對不善罷甘休了。
因為.....他沒有子嗣!
一個皇帝,登基七年的時間,別說是兒子了,就算是女兒都沒有生下來一個!
這說明什么?
兩個問題。
第一,后宮之中有奸佞作祟,所以皇帝的子嗣沒有辦法誕下。
第二,皇帝本人沒有生育能力。
無論是哪一個選擇, 都是令人驚駭的。
若是第一個選擇,那么這個人選最有可能的便是“皇后”,因為十分顯而易見的,皇后想要誕育下來屬于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占據嫡長子的名義!
所以她阻止其他的妃子誕下孩子!
若是第二個可能......那么大漢的天可能真的要變一變了。
別說是劉詢再世了,就算是武帝復生,若是他沒有生育能力,大臣們、宗室們也一定是會發起瘋狂的“進攻”確認這件事情,而后開始爭奪皇位!
這會讓大漢風雨飄搖。
這個時候,劉詢的腦子清醒了一些,不再單單寵愛皇后許平君,反而是開始寵愛起來其他的妃子,并且讓手下的繡衣使者嚴密的監視著各種情況,絕對不允許有人損害皇嗣!
而在前朝,則是頂住幾乎瘋了的大臣們的進攻。
甘露七年七月十三,這是一個足以讓劉詢激動而又松了一口氣的日子——在這一天,后宮的某個妃子被查出來了身子有孕,且各種各樣的手段時間都能夠對得上。
皇帝有子嗣了!
這個消息一出,前朝的那些大臣們在確定了消息之后,也停下來了堪稱自殺式的彈劾。
畢竟在不是真的發現了問題的情況下,誰也不愿意得罪皇帝和皇后。
可問題....就出現在這個長子的身上。
甘露八年的五月,在一場傾盆大雨之中,皇帝的長子誕生了,皇帝為其其名為“欽”,這便是皇帝的長子了,而皇長子劉欽的母親也因此成為了僅次于皇后的夫人。
有些時候,總是造化弄人。
就在皇長子劉欽誕下的第三個月,也就是甘露八年的八月份,皇后許平君懷有身孕,她終于有了皇帝的子嗣。
而這個子嗣在次年,也就是甘露九年的六月份誕生,皇帝為其賜名為“奭”,是因為嫡子劉奭。
起初的時候,所有的大臣們都沒有發現不對勁,因為皇帝已經證明了自己的生育能力,他到底寵愛誰也就不干他們的事情了。
但....漸漸的,人們發現了不對勁兒。
皇帝實在是太過于寵愛皇后了,甚至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皇帝的嫡子劉奭昏庸無能,甚至到了十歲的時候還不能夠認全論語之上的字,并且沉迷于享樂、在十三歲的時候,也就是甘露二十二年的時候就已經大肆在宮中豢養男女,沉迷于歡愛之事,以至于身子早早虧空。
這樣子打眼一看就明顯知道是一個昏君胚子的人,劉詢卻因為他是許平君唯一子嗣的緣故,對他十分偏愛,甚至在甘露二十七年,劉奭方才在宮中打死了幾個內侍的情況下,強行否決了丞相霍光、丞相署內吏、當代官渡公的意見,將其立為太子。
甚至還在當代官渡公“陳況”提出意見的時候,斥責其“干涉皇嗣立儲之事,難道是忘記了陳氏昔年的盟訓嗎?”
而這種情況隨著皇帝的年紀一日日的蒼老,而太子劉奭的年紀一日日的增大而變得越來越嚴重。
太子劉奭的所作所為幾乎已經到了踐踏陳氏底線的地步,所以陳況多次在朝堂上提出反駁的意見,并且彈劾劉奭。
而陳氏的勢力也就在這個時候體現了出來。
朝堂上半數的臣子也因此而緊跟著陳況一統反對皇帝如此嬌慣太子——再這樣子的風暴中,皇帝本來是清醒了一些,想要讓陳況管束太子的,但....也正事這一年,發生了一件事情。
甘露二十九年,皇后許平君逝世。
皇帝在極度悲痛之下徹底的失了智,直接罷免了陳況的職位,甚至惱怒至極的劉詢都沒有加封已經逝世的“陳瀚”為“秦王”。
陳況骨子里也十分硬氣,直接甩袖而走。
此時是甘露三十年,皇帝在陳況離開朝堂之后,不僅沒有挽回陳氏,反而開始對朝堂上陳氏的勢力進行清洗。
因為他“覺著”,陳氏如此反對太子,那么等到太子登基之后,陳氏一定會成為太子的敵人。
他要為自己心愛之人的孩子掃平一切障礙!
在回憶出來所有的“事情”后,陳淵坐在原地,傻了眼。
劉詢的政治才能低嗎?是個昏君嗎?
不是,他的政治才能很高。
可正因為如此.....當這個人戀愛腦發作發瘋了之后,事情才變得無法挽回。
此時,陳況看著走神的陳淵有些困惑:“淵兒,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