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叮咚。”門鈴響起,周暖趕緊起身去開門,估摸著應該是她訂的生日蛋糕到了。
果真如此。她從外賣員手中接過蛋糕放到餐桌上。
而這時,劉小茹的菜也準備得差不多了。
周暖幫著劉小茹將菜全部端上桌,又招呼沈默和蘇曉,“沈默哥,曉曉,開飯嘍!”
似是想到什么,她又找了幾個一次性杯子,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飲料,將杯子全部倒滿。這才走過去敲周陽的房門,“周陽,吃飯了。”
此時的周陽正在埋頭鉆研學習機,忙得不亦樂乎,頭也沒抬,就說,“你們先吃。”
周暖嘆了口氣,將門打開,站在門口,對他說,“周陽,今天可是你的18歲生日。你這個主角不來,叫我們怎么開飯啊?”
周陽這才反應過來,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于是連忙停下手,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我,我都忘記了,姐。”
幾人在餐桌前落座。
望著滿滿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蘇曉嘖嘖稱贊,“阿姨,您的手藝真好,看的我都快流口水了!”
“是吧?曉曉,你的嘴可真甜。”劉小茹一邊將手在圍裙上擦了擦,一邊笑道,“喜歡吃啊,就多吃點。不夠的話,阿姨再做就是。”
“夠了,夠了!這么多根本吃不完。”蘇曉連忙擺手,“阿姨,你也快點坐下吧,都累了一上午了。”
蘇曉不愧是一個活躍氣氛的高手。
“來,”她舉起手中的飲料杯,“我們祝小壽星生日快樂。”眾人便也舉起手中的杯子,對著周陽齊齊道“生日快樂!”
“謝謝,謝謝!”周陽也忙不迭地舉起飲料杯。
許是很久沒有這樣過生日了。作為主角的他,反倒是顯得有些拘謹。
“周陽,你也回敬大家一杯唄。”周暖笑著提醒他。
“好。”周陽再次舉起手中的杯子,“謝謝爸爸媽媽和姐姐,謝謝沈默哥和蘇曉姐來參加我18歲的生日宴。”性格有些內向的他,難得地一口氣說了這么多話。
飯吃的差不多時,蘇曉問,“我們是不是該切生日蛋糕了?”
“對對對,你看我,差點都忘了這茬。”周暖一拍腦門,懊惱道。
她站起身,解開蛋糕的包裝盒,插上蠟燭,給周陽帶上生日帽,然后又從手機里找出一首生日歌,一邊播放一邊跟著唱,“祝你生日快樂...!”大伙便也跟著一起唱起來。
歌唱完了,大家鼓掌,一起高呼“生日快樂,周陽!”
“謝謝大家!”周陽激動得臉都有些紅了。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許愿環節了。”蘇曉也不見外,站起身,“周陽,你先許一個明愿,再許一個暗愿。”
周陽便雙手合十,大聲說道,“祝爸爸媽媽身體健康,祝姐姐、沈默哥還有蘇曉姐工作順利,愛情甜蜜。”
然后他閉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給自己許了個愿——祝自己明年高考能如愿考上云大!
許完愿,睜開眼,一口氣吹滅了蠟燭。
掌聲再次響起!
“快切蛋糕。”周暖將刀子遞給周陽。
周陽將蛋糕平分成6塊,給每人盛了一塊,周暖幫忙遞給大家。
“好,好!”周繼海和劉小茹吃著蛋糕,眼含熱淚。
家里,好久都沒這么輕松熱鬧過了!
自從周繼海出事后,這個家就仿佛籠罩著一層陰霾。而周暖和周陽也因為家庭變故,比一般孩子要早熟和懂事。
倆人從不會向他們提出額外的要求,就比如過生日。所以這也是他們近幾年來過的第一個生日。平時生日,他們最多就是多煎兩個荷包蛋而已。
一頓飯吃的熱鬧而又溫馨。
飯后,周暖提出帶蘇曉去市區轉轉。因為時安瀾要晚上才能過來接他們。
當然,她對周繼海他們說的是,曉曉難得來一次,她想留著她吃完晚飯再走。
本來周暖是想要沈默一起的。可沈默說既然自己回了澧縣,好歹得回家一趟,就不陪他們了。
其實,他是心情不好,想暫時避開他們。
周暖理解他的心情,便也沒強求。
于是她帶著蘇曉,還有周陽一起,打算去市區轉轉。
自從進了高三,周陽也好久沒像今天這么放松了。
幾人先是去步行街逛了逛,然后一起去看了場電影。
中途周暖接到時安瀾的電話,說他已經出發,大概6點會到。
周暖便說,那正好,吃完晚飯再回去。
于是幾人又去“一江兩岸”閑逛。
一江兩岸,位于澧縣老城區的中心區,是澧縣集防洪、生態、文化、商業于一體的城市更新項目,位于一江——淥江北岸,核心景觀為澧縣門,南岸則分布著陶瓷文化街區、濱河夜市等特色區域。 是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著力打造和扶持的重點項目。
百間民房作為其最大的亮點,百間樓依河而建,騎樓式長廊順河道蜿蜒伸展,石橋相連兩岸,河埠石階、木柱廊檐,映在千年的淥水中隨波蕩漾。
隨著“萬人米粉節”、“辣椒炒肉節”、“啤酒龍蝦節”等一系列大型活動的開展,澧縣“一江兩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成為澧縣對外最響亮的一張名片。幾乎所有來澧縣的外地人都會來“一江兩岸”走走看看。
不過,真正要領略"一江兩岸"的魅力,還得等到晚上。屆時,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濱江步道燈帶如兩條流動的金鏈,串起高樓的霓屏、橋身的瀑燈、古塔的輪廓光,層層疊疊,把江面映成一條五彩綢緞,瓷彩、橋影、煙火、人聲,匯聚成“一江兩岸”最靚麗的風景。
周暖不知時安瀾有沒有來過澧縣考察,但她想,既然他今天要來,不妨讓他也體驗體驗自己家鄉的特色。所以她把晚飯的地點定在了“一江兩岸”附近。
因時間還早,三人便先去了位于江中心的狀元洲文化公園。
狀元洲,其名稱源于《一統志》記載的'洲過縣門前,澧縣出狀元'之說。
雖說澧縣歷史上從未出過科舉狀元,但卻承載著當地文教昌盛的期許。
所以澧縣但凡家里有高考學子的,考前必定會到狀元洲來拜一拜,用以寄托他們的美好祝福和愿望。
三人在洲上轉了一圈,也順便去到祠堂拜了拜。
剛從祠堂出來,時安瀾的電話便來了,說,他已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