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巨象戰車已經在門外等候,準備前往昭城。
卻見一位三四十歲的男子趕來。
這男子衣著還算得體,配有玉飾,玉飾為平民可制的圖案,可見是家資有豐,是國人中的富家子弟。
“何事?”
這人急急忙忙帶著呂望趕來,攔在戰車之前。
殷旸還未動身,也就勒令仆御暫等。
來人聽見殷旸問聲,緊忙道:“謝大宗伯昨夜以巨蛇宴請,咳咳……也是得此機緣,余聽見甲兵言說巨蛇腹背弓曲,一躍襲殺,是以得了靈感……”
他拿出一張形態特殊的弓箭。
“余家中是獵戶出身,后來做了皮毛行商的活路。”
“而余自幼喜愛擺弄弓箭,只可惜行商多載,這一身的肉已經不足以上山謀生。”
“……咳咳。”
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這人才道出要事:“余昨夜聞聽巨蛇姿態,又夢見先賢,是以得指點,夜里驚醒,連夜趕制了這蛇弓,望能助大宗伯。”
說罷,這人卻將蛇弓遞給呂望。
推著他上前,讓一臉赧然的呂望來送弓。
殷旸眼中閃過玩味。
只因在他的眼中,這獻弓之人的背后,高高懸浮著一道虛影,正是那商湯七佐·南門蝡!
而那申猴之獸·朱厭,也已經遁入此人心頭!
所以,這就是南門蝡的選擇。
如此之快,還在他臨走之前,造了一把蛇弓出來。
殷旸接過呂望遞來的弓。
一摸便知,這非一般弓箭,即使是臨時趕造,也擁有不凡之處。
【變化·擬化千般】
這是朱厭的力量,對于造物也有增益!
原來如此。
殷旸明了,適時,呂望又遞上一支箭羽。
殷旸拉弓射箭……
“嗖!”
這是反曲弓?!
此世大商用的是直拉弓,弓身大而笨重,拉動困難,射程也不足,缺點諸多。
當然,也有便利之處,比如工藝簡單,能短時間打造出一批軍隊的所需,損壞也能及時補上。
但是這反曲弓……
殷旸一箭之后,就知曉了此弓在體型,力道,準頭上,皆完勝直拉弓。
但是工藝上……
他松下弓弦,只見弓身變形,其長度不亞于直拉弓,而材質與塑造工藝,令人驚嘆。
“好東西,若是吾手中有這樣一支軍隊,當為利器!”
試想一下。
兩軍對射,對面還未拉弓射箭,殷旸的軍隊就已經遠距離瞄準。
等對面反應過來時,卻發現他們手中的直拉弓射程不足,只能被殷旸的軍隊射成刺猬……
“汝有此本事,可為吾手中弓亞。”
弓亞!
大商君制有四階十二等。
這弓亞正是第二階正等!
已經擁有統帥千軍的權柄……
呂望瞪大雙目,昨夜他好友夢中驚醒,急急忙忙以軟木制弓,讓他一夜不得好眠。
而他今日好友讓他前來獻弓,說是給他一場機緣。
他笑而無語。
卻也沒有駁了好友的面子。
卻不想,此時好友先因為這弓,得了弓亞之位?!
可卻聽,殷旸語氣一轉:“可是弓亞重要,汝這一身肥肉如何上戰場統領一旅?”
呃?
那獻弓的中年人面色一慌。
呂望也啞然。
這大宗伯怎么說話只說一半,而又聽殷旸道:“那就暫時當個弓甲士吧,掌管制弓之職。”
弓甲士,一階正等。
這一個大階位的落差,中年人緊忙道:“余知曉武力不至于統兵,但余這結拜兄弟·呂望,他心有溝壑,只是吾貴人提攜,若是能得大宗伯任用,必能展現其學,讓大宗伯滿意啊!”
“余愿意在其身側當一個副手。”
“還請大宗伯將這造弓的功勞讓給呂望。”
嗯?
殷旸錯愕,目光在呂望與他之間徘徊。
這人真當如此重情重義?
呂望也是一驚,他緊忙擺手:“異人兄,這功勞是汝的,望如何能代之。”
他對殷旸一禮,緊忙道:“還請大宗伯勿要聽他胡言,且將功勞給他罷。”
“停。”
殷旸抬手,打斷二人的推讓。
“汝二人都是來考核小臣的人,若有才學,吾自然不會摒棄不用。”
【解名】
殷旸手中出現一團水汽金光,涌向呂望。
“莫要掙扎。”
他提前叮囑一聲,那呂望見狀雖緊繃身軀,卻也聽從殷旸的命令。
——
呂望
歸藏:命40、體92、統69、謀69、魅69、政69、武69、運10
——
殷旸一愣。
這資質,真是呂望?
不對,那大名鼎鼎兵祖武圣,是幾十年后前往西岐的姜子牙,而非如今還在大商蹉跎的呂望。
或者是,此時的呂望還未‘開悟’。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命為先天命數!
運為后天運勢!
只是,這命40,可見出身是有,但是在殷旸面前也算一般,與季勝差不多罷。
而運才10……
可見倒霉至極,他連自己出身的這命數都沒有混上,何談其他。
……
被殷旸盯著這么久,呂望也有些不知所措。
等水汽金光散去,落入宋異人身上,他本松了口氣,卻又擔憂看向宋異人。
——
宋異人
歸藏:命20、體82、統32、謀54、魅43、政47、武50、運30
——
嗯……
這宋異人就出身尋常了,而且資質比呂望更低些。
至于為何南門蝡選他。
或許是矮個子里選高個,這來商丘的人雖多,但能拿得出手的又能有多少?
如此看,呂望還不錯,能直接任用。
“汝二人不必緊張,此為吾的契,有識人之能,知曉汝二人的資質。”
這并非什么需要隱藏的契。
反而有‘識人之能’這個名頭,還能讓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有才之人欣喜,敢來為臣……比如此時的呂望。
在聽見殷旸有識人之能后。
他目中驚喜!
他自認有才,只是不得人知,而殷旸竟然有識人之能,這在他看來就是明主啊!
呂望雙眸一顫。
他心中希冀,他這般多年來,或許就是為遇到明主。
才不得其志,碌碌無為!
“還請君上賜職,呂望愿為幕下之臣。”
這次是呂望自請為臣。
有殷旸的識人之明在前,他不再猶豫。
幕下之臣。
這是私士,呂望欲以殷旸此人為君主,而非殷旸的大宗伯一職而為小臣。
簡單來說。
若是殷旸看重,那即使殷旸沒了大宗伯的職位。
呂望也會追隨殷旸,繼續以殷旸為首,為他謀劃布局,忠心不改。
當然,這得建立在殷旸也有本事的情況下。
而殷旸有何本事?
不說殷旸在封土祭祀中解救數千商人,以數百貴族為牲。
就是殷旸在殷都為政的名聲,也足以讓世人矚目。
……殷旸那93的魅力可不是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