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李茂森來到廠長辦公室里填寫參加電影的材料,包括電影名稱,主創人員名字,電影主要內容,電影類型等。
在填寫材料時汪廠長告訴他一個消息,今年內地有三部電影報名參加第四十五屆威尼斯電影節。
除了《一個都不能少》,還有滕文驥導演的《棋王》,這部電影出來的早,拷貝已經送到威尼斯,還有謝飛導演的《本命年》,這部電影也剛拍完沒多久,這次和《一個都不能少》一起送過去。
“小子,聽到這個消息,你還有信心讓你的電影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
汪廠長瞇著眼睛笑道。
“有哇,每年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的電影上千部,多兩部或者少兩部,好像沒多大關系吧?”
李茂森放下筆笑了笑。
“哎,你還太年輕,遭遇的打擊太少,才會把事情想那么好,等你受到的打擊多了也就會明白成功沒你想的那么容易。我之所以說這件事,是想告訴你,威尼斯電影節競爭激烈,入圍難度極大,就算沒有入圍也不用太沮喪,你還年輕,未來的路還很長……”
“我明白。不管將來我變成多大牌的導演,也會記得廠長您的支持和教導,謝謝廠長。”
李茂森后退一步,鞠了一躬。
汪廠長愣了下,突然眼角狠狠抽幾下,“你這人什么毛病,我好好給你講道理,你突然給我搞這么煽情,尷尬不尷尬,滾滾滾!我一秒也不想見到你了。”
助理小微在旁邊吃吃直笑。
“哼!滾就滾!”
李茂森拍拍屁股走了。
他繼續到字幕錄制工作室盯梢,電影雖然過審了,意大利語字幕卻沒有錄制完成。
又在工作室里坐鎮了四天,《一個都不能少》意大利語字幕才做好。
他和電影局工作人員檢查一遍,沒發現什么問題。
隨后這份電影拷貝被四名武警同志小心地送上車。
在電影拷貝送出去后,李茂森沒了事做,日子忽然變得清閑起來,人也開始焦慮,擔心《一個都不能少》沒拿到提名怎么辦?
沒拿到提名,就不算厲害導演,《萬家訴訟》作者不一定答應把小說交給他來改編,廠子里不一定投資他的新電影,實力派演員也不會積極跟他合作。
要是《一個都不能少》沒能在外國電影節上獲獎,這部電影海外版權就不會獲得外國片商的青睞。
海外版權賣不出去,他就沒辦法賺到錢,也沒辦法還清債務。
他又想到《一個都不能少》提前十年上映,老外們很有可能欣賞不來,或者威尼斯電影節舉辦方認為電影在美化內地,政治性太強,不允許他的電影參展怎么辦?
這種事并非沒有發生過,國內的電影把國內環境拍的惡劣一些,外國電影節舉辦方會很樂意展出,要是拍的太好,電影節方面就會限制電影的放映場次,甚至提前結束放映。
要是曝光度太低,獲得關注太少,也沒辦法入圍。
唉!
真鬧心。
李茂森在屋里走來走去。
為了不讓自己那么鬧心,他決定跑到武術院里給學生們補課,每天帶他們在什剎海公園跑十公里,練習兩小時八極拳。
連續一周下來,把一群半大小子累到哇哇大叫。
他的焦慮少了許多。
除了給學生們上課,他還在寫武俠小說。
原本他不打算寫的,可《今古傳奇》雜志主編洛維揚多次打電話給他,請他再寫幾篇武俠小說,報價千字200塊。
原因是上個月《今古傳奇》刊登了他的武俠小說《英雄》。
事后反響不錯。
許多書迷寫信給雜志社,稱贊《英雄》故事很精彩,打斗場面寫得詳細、真實而又浪漫,畫面感極強,看書像是看電影似的,可以腦補到許多畫面。
書迷們希望能看到更多類似的小說。
上個月《今古傳奇》銷量比前同期多賣出六萬多冊,總銷量達到85萬冊,雖然比不上八十年代初的幾百萬冊,但也是今年上半年銷量最高的一期。
本月初《今古傳奇》在首頁刊登他的第二篇武俠小說《十面埋伏》。
上架十天銷量突破50萬冊,很多書迷沖著他的武俠小說來的。
雜志社從湖邶那邊給他郵來一麻袋書迷的信。
書迷們說喜歡看他筆下的朝廷和江湖,喜歡他寫的刀光劍影,明爭暗斗,說他筆下的文字畫面感極強,常常用幾小段文字就能描寫出一場精彩紛呈的打斗場面。
書迷們還問他會不會武功,會不會劍法,不然為什么能寫得那么詳細,像是在現場親眼所見一樣。
書迷們唯一不滿的是小說篇幅太短,看不過癮,建議他寫金庸那樣的大長篇。
上周洛維揚主編打電話給他,說港島《明報》準備轉載他的兩篇小說,每篇價格3萬港幣,相當于1字1元。
給的太多了。
看在錢的份上,就算電影不拍了,也要寫下去,不然明年真要跟劉奶奶睡了。
第三篇小說他打算抄《劍雨江湖》。
講的是一群江湖人圍繞‘羅摩遺體’發生的故事,也講的是‘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盛。
他打算借用古龍的創作手法,通過干凈利落的語言來塑造幾個有血有肉的江湖人物,在情節中加入神秘感和懸念,再通過電影鏡頭語言把故事展示在讀者面前。
因為前身練習過劍術,對劍術有一定的了解。
他在文中用大段文字濃墨重彩地描寫了幾場劍術打斗場面,盡量把打斗戲寫的精彩一些。
第四篇小說他打算抄《捉刀人》。
這部小說篇幅較長,預計有50萬字,主要包括《捉刀人》《繡春刀》《目中無人》《賒刀人》《斷刀客》等,把這些劇情串聯起來講。
在這部長篇小說里,他把武功境界限定在低武層次,順帶講解了國內各大武學流派,包括八極門、詠春、形意門、洪門、武當、少林等。
由于他對八極門的歷史和功夫比較了解,這方面內容寫的比較詳細,練習八極拳的人除了個別叛徒,大都光明磊落,有情有義。
對于其他不懂的國術門派,他直接打電話采訪武術院的教練們,從他們那里搜集第一手資料。
在《捉刀人》世界觀里,他創造性地把國術分成三個境界‘明勁’‘暗勁’‘化勁’。
最開始抄書的時候,因為要糅合劇情,設定武功境界,他經常卡文,寫得很慢,有幾次差點撂筆不寫。
后來寫進去之后,也寫上癮了,每天天不亮起來寫,寫到廢寢忘食,寫到燈火通明,要不是鞏麗把碗塞到他手里,他可以餓著肚子寫。
至于電影的事?
他幾乎忘了自己是個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