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同志!”
“近來收到你的禮物,百感交集。”
“革命事業以來,同志多有犧牲。”
“先昀為你之師兄,犧牲于二次北閥期間。”
“中豪為你之同窗,犧牲于井岡……”
“德名,我之摯友,亦革命之領路人,犧牲于掩護突圍之時……”
“俠父、俠父!”
“一身俠膽,卻死于宵小之輩……”
“……”
“自革命以來,諸多犧牲……”
“你我所愿者,無非一念救蒼生而已……”
“牛鬼蛇神之輩,以烈士之鮮血盡滌蕩之……”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愿!”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長青、長青!”
“勉之、勉之……”
從鹽安捎回來的書信,被蘇長青妥善保管了起來。
重新看到老師的墨寶,蘇長青一時間也是百感交集。
蘇長青送給老師的禮物,正是可能僅存的一張照片。
照片之中,正是蘇長青與師兄、旅長、德名、中豪、俠父等人……
這些黃埔英杰之中,也僅僅只有旅長與蘇長青自己幸存而已。
而革命事業長路漫漫。
即便是蘇長青與旅長二人也不敢保證,能堅持到革命成功的那一天。
想起老師與自己提到,倘若革命事業成功。
未來將建一座紀念碑,以紀念人民之英雄。
為國家之新生,而獻出生命的烈士。
蘇長青長舒了一口氣。
前路漫漫。
不過邁步從頭越而已。
“林宇,林宇!!”蘇長青朝著門外連喚兩聲。
“到!”
“傳令,騎兵一團!”
“騎兵二團!”
“立刻集結!!”
“是!”
……
皖南。
“政委。”
“如今青天黨軍白、何坐鎮指揮。”
“湯、顧、李、韓,青天黨數大悍將出動。”
“更有數萬,十數萬大軍于皖南一帶區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一旦包圍圈形成,我新四軍斷然沒有跳出包圍圈的可能性。”
“青天黨亡我之心不死,我軍應該盡快北上,按照鹽安之命令。”
“立刻行動!!”
作為當年的鐵軍指揮官,目前新四軍的軍長。
葉將軍痛心疾首的對政委說道。
政委聞言,低頭默然不語。
眼見政委又是沉默,本就是暴脾氣的葉將軍終于忍不住爆發了。
“政委!!”
“這是決定新四軍前途的關鍵抉擇。”
“再不走!”
“就走不了了!”
面對葉將軍的再次建議,政委“噌”的一聲站了起來。
“葉將軍!”
“你只是新四軍的軍長,不是黨員!”
“不是黨員!!”
“走不走,不是你決定的。”
在新四軍中,有一個極為奇怪的現象。
那就是政委對曾經脫離過部隊、脫離過黨的葉軍長,極度不信任。
平日里!
新四軍的高層會坐在一起開個會。
然后!
黨員又在政委的組織下,再開個黨內小會。
要知道!
這個會,葉將軍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這也導致,新四軍的實際掌控人是政委。
而非軍長。
葉軍長與政委之間的矛盾也因為這些事情,而變得日益尖銳。
如果在一些非緊急的事情上,兩位大佬之間的意見不一致。
還能緩和。
但在眼下這種情況下,兩位大佬再次爆發矛盾。
就不一樣了。
眼見兩位大佬再次爭吵起來,周圍的將領一個個臉色尷尬。
“軍座!”
“政委!!”
“眼下不是吵架的時候,局勢目前來看對我軍不利。”
“我軍必須迅速擺脫目前的不利局勢,避免落入青天黨軍的包圍圈中。”
“以青天黨軍的行事作風,以山城的行事作風。”
“一旦確定能夠吃下我軍的話,他們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周副參謀長看向葉軍長、政委二人說道。
就在軍長與政委二人的對立情緒穩定下來之后。
一份電報。
傳達到了新四軍的指揮部中。
“軍長!”
“政委!!”
“從鹽安傳來的電報,總部那邊說!”
“五臺山根據地的蘇長青蘇司令!”
“已經決定率軍南下,以解皖南困局。”
聽到這個消息,新四軍指揮部中的眾人神色一振。
似乎是打了一針強心針般,立刻來了精氣神。
畢竟蘇長青的名聲。
可以說是目前整個大夏國所有抗戰將領中,最為響亮的存在。
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根定海神針。
無論是哪一場戰役,蘇長青的表現都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
往往不可能的事情。
會在蘇長青的手里,變成可能。
如今,九千新四軍即將被數萬、十數萬青天黨軍包圍。
陷入絕境!
如果非要說,有誰能夠將新四軍從目前的絕境之中解救出來的話。
那這個人。
非蘇長青莫屬。
“有蘇將軍在,青天黨軍必定不敢輕舉妄動。”
“蘇將軍的實力,青天黨軍比我更清楚。”
“東洋小鬼子都不敢輕視特一縱,若是蘇將軍率軍南下的話,青天黨軍必然投鼠忌器。”
但在一眾人歡欣鼓舞之際,葉軍長的眉頭依然是緊緊皺起。
相比于其他人。
葉軍長對于目前的境況,可能是更加了解的。
僅僅憑借蘇長青一人,又如何力挽狂瀾?
如何解決目前的問題?
蘇長青是人,又不是神!
“蘇將軍率軍南下,帶了多少部隊過來?”
“目前,草原戰事正酣,特一縱的主力部隊必然是被布置在草原一帶,與東洋帝國各部增援草原一帶的軍隊對抗。”
“特一縱怕是不可能抽調太多兵力南下。”
“巧婦!”
“難為無米之炊!”
“另外,蘇將軍南下的立足點在何處?”
“總部又是怎么說的?”
葉將軍提出了幾個關鍵問題。
“根據總部的說法,蘇長青將率領兩個騎兵團南下豫皖蘇邊區,以策應新四軍北上。”
兩個團!
騎兵團?
眾人方才的興奮與喜悅,剎那之間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兩個騎兵團,就算是再加上豫皖蘇邊區的新四軍部隊。
又能有多少兵力呢?
而青天黨呢?
保守估計得有八萬大軍,甚至十幾萬大軍。
面對兵力如此龐大的敵軍,僅僅兩個騎兵團能夠改變多少局面?
蘇將軍能打仗是不錯。
但兩個騎兵團的兵力,再加上豫皖蘇邊區的新四軍。
與敵人的差距,還是太大了。
那么一瞬間!
眾人的心,沉入了谷底。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新四軍的處境已經是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