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曼珠怎么可能和趙福金一起回去?她可是洗了香香才過來的。
在她的勸說下,趙福金回了蔡府,準確的說,是回了蔡府擴建出的公主第、駙馬府。
而趙曼珠挑了幾匹絲綢,打著省親的旗號回了安王府,并讓下人回蔡府報信,說她今夜要宿于王府。
曼珠嫂嫂兜個圈子,又回到了貞德錦。
茶室內。
趙曼珠一頭扎進高世德的懷抱,兩條玉臂緊緊抱住高世德的虎軀。
她抱得很用力,像是想把自己融入高世德身體里似的。
她閉上眼睛,狠狠吸一口高世德身上的味道,繼而揚起腦袋瘋狂索吻。
一雙大手不自覺地劃過佳人平整的背脊。
越上山丘。
宮廷禮儀強調女子‘立如芍藥,坐若牡丹’,要求站立時腰背挺直、臀部微收。
這種長期訓練能有效激活臀大肌、臀中肌,從而維持臀部緊致上翹的外觀。
高世德表示手感也是極佳。
二人緊密相擁,吻得天昏地暗。
良久唇分,趙曼珠眼中好似盛著一潭春水,波光盈盈。
她學著趙福金的語氣道:“不如改日吧!”
高世德寵溺地捏了捏她的臉蛋,“呵呵,好!”
趙曼珠聲音嫵媚,“妹胥~,要!”
天雷勾地火,二人身上的衣物不斷飄落,很快便坦誠相對了。
趙曼珠肌膚白皙柔軟,身體豐腴溫潤。
此時她身上那一絲貴氣與騷氣完美融合,讓人不禁生出將其狠狠蹂躪的念頭。
高世德雙手扶住她的腰肢,手上用力,便將她舉了起來。
趙曼珠眼疾手快,一條玉臂勾住高世德的脖子,另一只纖纖玉手向下探去。
盡管二人有過數次,但每次初時都不禁讓她倒抽一口冷氣。
趙曼珠黛眉微蹙,貝齒輕抿紅唇,兩條雪白如玉柱般的長腿也盤了起來。
二人彼此交融,奏起了愛的樂章。
高將軍卸甲歸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專心致力于深耕沃壤。
千絲弄影舞長空,黃鸝輕吟上九重。
興許是曼珠同學兩月不曾開葷,僅三五分鐘,她便顫聲道:“哥哥,壞了……壞了……”
高世德知道她的潛臺詞是什么,將佳人放在茶臺上,雙手那么一抄,絲毫不給她喘息之機。
……
蔡績在醉杏樓瀟灑一番后,回了家。
由于是高世德請客,他并沒有花錢,心情十分愉悅,走路都哼著歌。
得知趙曼珠今夜不回來后,雞哥拍手稱快,當即挑了個女婢侍寢,好不快活。
……
王道平被高世德當眾打臉的事,已被傳得沸沸揚揚,滿城皆知,成了百姓茶余飯后的笑談。
甚至有歌謠傳唱:天蒼蒼,地惶惶,汴京有個耳光王;高家爺,真威風,打得王八縮殼中……
王道平那是越想越氣,他堂堂王少,何時受過這等奇恥大辱。
上次他被高世德打后,曾找王黼告過狀,王黼是軟刀子割肉,在趙佶心中埋下一根刺。
而王道平以為王黼沒把高世德怎樣,所以,這次他決定自己洗刷恥辱。
不成想,王黼卻讓人把他喊了過去。
王道平拱手行禮,“侄兒拜見叔父。”
王黼沉聲道:“聽說你最近成了京城的名人啊。”
王道平不敢抬頭,張口結舌,“呃……”
王黼目光如刀,“哼!耳光王,你這綽號倒是響亮!”
王道平委屈道:“叔父明鑒,那高世德分明是故意挑釁,侄兒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說啊!”
“侄兒只是顧及兩家的顏面,不想把事情鬧大……”
王黼聞言,怒不可遏,拍桌斥道:“放你娘的狗屁!”
“你是丟盡了我的臉面!現在滿朝文武都在看我王黼的笑話!”
王道平“撲通”一聲跪了,“侄兒知錯了,求叔父為我做主。”
王黼最近諸事不順,心中有氣,對著王道平便是一頓臭罵。
但他也瞧高世德不順眼,便允許王道平給他一點顏色瞧瞧,畢竟這屬于小輩之間的小打小鬧嘛。
……
話說,宋江被發配到了江州牢城營,雖然有兩個牢子負責押送,但這一路也是艱難險阻,危險重重,三人幾次險些喪命。
由此可見,出遠門是真的不安全。
不過宋江在江湖上的綽號足夠響亮,有驚無險之下,倒也讓他結識不少好漢。
有“病大蟲”薛永、“混江龍”李俊、“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船火兒”張橫、“浪里白條”張順、“沒遮攔”穆弘、“小遮攔”穆春、“催命判官”李立。
他在江州牢城營期間,又結識了“神行太保”戴宗 、“黑旋風”李逵、“通臂猿”侯健。
宋江雖然在牢城改造,但他用銀錢開路,但凡是個營中管事,都得了他的好處。
就連李逵這樣的小牢子,宋江也時常請他們吃喝。
整個江州牢城營,上到節級、管營,下到差撥、牢子,無一不喜宋江。
宋江不僅不用做工,連人身自由都沒有被限制,甚至還經常外出飲酒。
他在潯陽樓題詩,被江州通判認定為反詩,上報知府后,宋江入獄。
由于知府是蔡京的第九子,吳用便獻計:偽造蔡京的書信,讓蔡九派人將宋江押送京城,以便他們在半路劫囚。
吳用嘛,懂得都懂。
假文書被識破,宋江被判斬刑,梁山好漢傾巢而出,南下江州劫法場,白龍廟前小聚義。
黃門山“摩云金翅”歐鵬、“神算子”蔣敬、“鐵笛仙”馬麟、“九尾魚”陶宗旺四籌好漢聽聞宋江的大名,主動來投。
至此,宋江入伙梁山,梁山首領達到42人。
其中林沖等元老派4人,晁蓋及其嫡系頭領8人,另有偽造蔡京書信的金大堅、薛讓,以及青州桃花山來投的李忠和周通。
余者25人皆為宋江嫡系。
出來這一趟,晁蓋看到了宋江在江湖中的威望,也看清了宋江在山上的勢力。
他心中雖不情愿,但不得不謙讓梁山寨主之位。
而宋江剛被晁蓋所救,若這時應下來,就顯得有些不要臉了,難免落人口實,畢竟他孝義黑三郎最看重名聲。
其實晁蓋并不是真的想讓位。
類似清風山、對影山、黃門山這些勢力見到宋江時,都是二話不說、納頭便拜。
對晁蓋來說,之前宋江傳信,確實屬于救命之恩,拜一拜倒也合乎情理。
若他真想讓位,甚至不必拜下去,只要做出拜的姿勢,宋江擔心的那點口實,就沒有了。
一番推辭,晁蓋坐頭把交椅,宋江坐第二把交椅,吳用第三,公孫勝第四,之后就沒有排座次了。
因為宋江定了規矩:“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
獨龍崗上的祝家莊有多霸道?
李家莊莊主修書,讓祝家莊放了時遷,祝彪絲毫不給面子,不但把信件撕了,還隔空對李應一頓臭罵。
當李應親自上門討要說法時,卻被祝彪一箭射傷。
略微強盛的李家莊尚且如此,最弱的扈家莊平時要受多少欺負,可想而知。
祝家莊的霸道、李家莊的憋屈、扈家莊的卑微構成了獨龍崗上的權利生態。
三莊“攻守同盟”的真意,即:聽命于祝家莊就是遵守攻守同盟的約定,不聽話,就是搞分化、搞獨立,那老大哥就要揍你了。
水滸中,梁山攻打祝家莊時,扈家莊參戰的最大原因就是“聽命于人”。
宋江二打祝家莊時,扈三娘不僅生擒了矮腳虎,還追得宋江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追得過于深入,這才被林沖擒下。
李逵作為宋江的忠實小迷弟,看到哥哥被攆得如此狼狽,雷霆震怒,大罵不止。
黑廝屠滅整個扈家莊,有為宋江出氣的想法。
在三莊攻守同盟的約定下,李應寧愿與梁山匪寇合作。
而扈三娘被擒后,扈家莊在私下直接投降的舉動,都說明了這份約定的脆弱與可笑。
……
梁山終究還是攻打了祝家莊。
由于高世德截胡、將三娘納入了后宮,如今扈成在清風寨當知寨,扈榮在東平府做司理參軍。
扈家莊不需要依附祝家莊了,自然不會為祝家莊沖鋒陷陣。
盡管沒了扈三娘追趕宋江的橋段,但扈家莊還是差點被滅。
扈榮與扈成不過是兩個芝麻小官,連彼時的秦明都比不上,自然不會被如今的宋江看在眼里。
得虧晁蓋戰前再三叮囑,‘扈家莊與他有舊,不得滋擾’。
也得虧林沖及時阻攔住李逵,不然,扈家莊可能又要被滅了。
畢竟黑廝若是殺順手了,根本停不下來,管你男女老幼,只要會喘氣,統統一斧子干掉。
宋江帶人打下祝家莊后,梁山的實力更加鼎盛,頭領人數達到89人,嘍啰過萬。
如今山上頭領和嘍啰們,皆對宋江敬佩有加,而晁蓋這個寨主的人氣和威望遠不能及。
就連江湖人提起梁山泊時,也首論“及時雨”宋公明,卻不知他“晁天王”才是山寨之主。
而宋江那句‘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一直在他耳邊回蕩,讓他心中危機感十足。
屆時頭領出力少了,座次就要被排在后面。那他這個寨主呢,豈不是也要讓能者居之?
天王覺得,人活一世,不蒸饅頭爭口氣。
他決定,下次有戰事了,定要領兵打一場漂亮仗。
好叫山上的嘍啰與江湖上的好漢們,也知曉他晁天王的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