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灑進來,帶著秋的涼意。
姜瑤剛起身,打著哈欠伸了個懶腰,弘晙已經起了,姜瑤坐在床上,都能聽到他在外面嘎嘎的笑聲!
冬雪端著臉盆進來,臉上帶著點欲言又止的躊躇。。
姜瑤有些不明所以,難道昨晚她睡著的時候,發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
“格格…”
冬雪放下臉盆,聲音放得極輕,眼神小心翼翼地瞟著姜瑤的臉色,“那個…昨兒夜里,主子爺…是歇在清梧院鈕鈷祿格格那兒的。”
姜瑤接過溫熱的布巾敷在臉上,聞言動作都沒停一下,含混地“哦”了一聲,腦子還在開機狀態。
人真的是由儉入奢易!
進府不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她已經習慣了丫鬟太監伺候!
對于胤禛去睡小老婆,姜瑤根本不在意。
在小三合法的時代,只要胤禛是正常男人,他就會去睡。
只是!
那次中藥對他到底有沒有影響!
上輩子時,網絡上有人分析皇帝為什么年歲老了的時候喜歡寵愛年輕的小妃子,都不去睡老妃子了!
其實就是那啥功能退化,小妃子沒經歷過,自然不會嫌棄!
換成老妃子,經歷過龍精虎猛的皇帝,他那啥一不持久,皇帝要面子,自然不承認自己老了不中用。
姜瑤覺得很有道理!
她在酒店上過班,看到過老男人找小姑娘,也見到過老女人找小鮮肉,就是男男、女女也見過不少。
不過,清梧院!
那不是她踢壞墻的那座小院,是...鈕祜祿氏和耿氏的院子。
…鈕鈷祿氏…她慢半拍地想著,哦,那位啊!
乾隆皇帝弘歷的親娘!
她努力在記憶的犄角旮旯里翻找:弘歷哪年生的來著?
胤禛死的時候他好像…二十多歲?
比弘時小幾歲?
那算算時間…差不多也就是這兩年要出生了吧?
不過,這念頭也就在她腦子里打了個轉兒,像片羽毛一樣輕飄飄地落下了。
她擰干布巾擦臉,聲音帶著剛睡醒的慵懶:“知道了。以后這種事兒不用特意告訴我。”
她是來當咸魚、養兒子的,又不是來搞宮斗的,胤禛愛睡哪兒睡哪兒,只要別來煩她就行。
鈕鈷祿氏生不生孩子,跟她有什么關系?
她只想守著自己的小院,吃飽穿暖,躺平看天。
冬雪有些詫異主子的淡然,雖然主子爺來靜心齋兩次,似乎都和格格不歡而散,格格看著也不像在乎主子爺的樣子!
她想著格格可能是面上裝作不在意,如今看來倒是真的,她雖然心里有些失望,但更多的是松了口氣,連忙應下:“是,主子。”
洗漱完畢,姜瑤神清氣爽,接過冬雪遞來的練功服,快速換上。
想著弘晙這幾天應該就要開始“上學”了,這可是件大事!
她得給他做個書包!
不應該是她比劃,冬雪他們操刀,不然就她那個縫個褲縫都能鄒成一團的針線手藝,弘晙這個書包怕是做出來,也背不出。
“冬雪,冬霜,你們待會去庫房里選那些結實好看的料子都找出來,等我鍛煉完,咱們給弘晙做個上學用的書包!
姜瑤之所以堅持這兩年要帶著弘晙打太極,是因為弘晙前段時間說,他感覺練完太極后小腹熱熱的。
姜瑤雖不知道這個是不是內力,但她以她為例子,絕對是好的。
不然只靠蠻力,姜瑤要想把一座假山夷為平地,絕對沒有那么輕松。
她和她爹姜翠山說過這事,姜翠山也練了,但不知是不是年齡的問題,姜翠山也跟著練了好些年,卻一直沒有感覺這股力。
所以弘晙能跑后,她就帶著他練,沒想到前幾天,弘晙說他感覺到了。
姜瑤想帶著他,把這體內這股氣理順,只要理順,他以后學習其他武功,應該會更加順暢,也能發揮更大的威力。
姜瑤母子打完太極,冬雪已經把布料挑好了。
庫房里堆了不少之前各府送的布料,綾羅綢緞都有。
姜瑤挑挑揀揀,拿起一塊靛藍色的厚實棉布:“這個好!耐磨!做書包正合適!”
又拿起一塊暗紅色織錦緞的邊角料:“這個做裝飾,縫在邊上,或者做個小口袋…”
款式之前已經給二姐家的孩子做過,還一度成為清遠鎮的時髦東西。
徐嬌嬌還跟她說,因為那個雙肩背包,她家有幾皮積壓已久,因為材質厚、硬,顏色深的布料都清空了。
因此請她吃了一碗冰碗感謝她。
“主子,您看這祥云紋的錦緞怎么樣?做包蓋?”
“這個好!再繡個小猴子?弘晙阿哥屬猴,又喜歡猴子,肯定喜歡。
“繡只小老虎,多威風…”
“不行不行,太花哨了,先生看了怕是不喜,還是素凈些…”
姜瑤和幾個丫鬟圍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書包的樣式、大小、用什么料子、繡什么圖案,氣氛熱烈得像在搞什么重大設計項目。
就在這時,院門口傳來蘇培盛那標志性的、帶著點恭敬又有點無奈的聲音:
“姜主子安好,爺吩咐奴才來傳話。”
姜瑤一抬頭,果然看見蘇培盛那張帶著職業微笑的臉站在門口。
她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又怎么了?這位爺的傳話太監都快成她院子的常駐NPC了!
蘇培盛躬身,聲音清晰:“主子爺讓奴才告知姜主子,弘晙阿哥明日起便在前院開蒙讀書。上學時時辰定在辰正四刻,下學時辰與昨日告知您的一致。
前院一應筆墨紙硯俱已備齊,請姜主子放心。”
辰正四刻?!
姜瑤的眼睛瞬間亮了,像兩顆小星星,成了!
胤禛竟然真的采納了!
看來胤禛還是能聽取別人意見的,不是那么**!
巨大的喜悅瞬間沖散了被打擾的不快。
姜瑤臉上綻開一個真心實意、燦爛無比的笑容,熱情道:“好的,我收到了,辛苦蘇公公跑這一趟了!”
她心情大好,看蘇培盛都覺得格外順眼。
“冬雪!” 姜瑤笑瞇瞇地招呼。
“奴婢在。”
“快,給蘇公公拿個荷包!一點心意,給公公喝茶!” 姜瑤大手一揮。
冬雪立刻跑回姜瑤房間,從柜子里拿出一個摸出一個早就準備好的、針腳細密的靛青色荷包出來,見到蘇培盛,有些躊躇,最終低著頭,雙手遞給蘇培盛。
蘇培盛臉上的職業笑容僵住了,瞳孔猛地放大,有些不可置信!
他腦子里警鈴大作!
他蘇培盛在雍親王府當差這么多年,還沒收過這么燙手的賞錢!
別的主子給的他收得心安理得,這位祖宗的他可不敢收!
“這…這…姜主子,這萬萬使不得!
奴才就是跑個腿…” 蘇培盛連連擺手,身體下意識地往后縮,仿佛那荷包是塊燒紅的烙鐵。
“拿著!”
姜瑤心情正好,語氣也帶著不容拒絕的輕松,“不多!一點心意嘛!
規矩我懂,入鄉隨俗!
以后前院跑腿的賞錢,咱們這兒都按這個標準來!” 她一副“我很懂行情”的樣子。
冬雪的頭垂得更低了,臉頰微紅。
主子啊…您這標準……怕是連小太監都嫌少啊…她只能硬著頭皮把荷包往蘇培盛手里塞。
蘇培盛看著姜瑤那副“我很大方”的表情,再看看冬雪那尷尬又堅持的動作,內心淚流滿面。
他不敢再推辭,生怕這位祖宗生氣,只能飛快地、像接贓物一樣把那輕飄飄的荷包攥進手心,連聲道:
“謝…謝姜主子賞!奴才…奴才告退!”
說完,幾乎是腳不沾地地溜出了靜心齋,背影都透著一股倉惶。
姜瑤:......
她有那么可怕嗎,她今天沒有嚇他呀!
冬雪:.......也不知道蘇總管打開荷包看見里面的銀錢,會不會記恨主子!
蘇培盛揣著那個燙手山芋般的荷包,一路小跑回前院復命。
“王爺,話已帶到姜主子那兒,姜主子應了。” 蘇培盛垂手稟報。
胤禛正批著折子,頭也沒抬,只淡淡“嗯”了一聲。
書房里安靜下來。
胤禛手中的朱筆懸在半空,一滴朱砂眼看要滴落。
他頓了頓,狀似無意地問了一句,聲音聽不出情緒:“她…今日如何?”
蘇培盛愣了一下,隨即便知道胤禛問的是誰。
有些驚詫…他小心翼翼地回道:
“回主子爺,奴才去的時候,姜主子正和丫鬟商量著給三阿哥做書包,知道時辰定了,還高興的賞了奴才一個荷包!”
胤禛握著朱筆的手猛地一緊!
高興?!
他昨夜輾轉反側,心緒難平,那股莫名的憋悶直到清晨都未散去。而她…....
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混雜著惱怒、憋屈和一絲連他自己都不愿承認的失落感的邪火,“噌”地一下竄上心頭!
胤禛的臉色瞬間黑沉如水,胸口憋著的那口氣,堵得他幾乎想砸了手中的筆!
“知道了,退下!” 胤禛的聲音冷得像冰渣子。
蘇培盛如蒙大赦,趕緊躬身退了出去,心里直犯嘀咕:
主子爺這又是怎么了?
那祖宗高興,就不會做出格的事…難道不是好事嗎?
怎么爺的臉更黑了?
昨日院里到底發生了什么?
蘇培盛退出書房,直到轉過回廊拐角,確認胤禛看不見了,才長長吁出一口氣,感覺后背都有些汗濕了。
忽然,他想起剛才得的那個荷包,他還沒看里面有多少銀子呢!
太監就沒有不愛財的。
想起那祖宗那句“入鄉隨俗了,不多,一點心意”,蘇培盛心里那點被“打賞”的虛榮感又冒了點小泡泡。
雖然這位主子行事…嗯…別致了些,但好歹是份心意嘛!
他估摸著,再“不多”,怎么也得有個五兩銀子吧?夠他喝幾壺好茶了。
他帶著點期待,左右看看無人,便走到廊柱的陰影處,小心翼翼地將那個荷包掏了出來。
入手…嗯?
怎么有點沉甸甸的?
不像五兩銀錠那么壓手,但似乎…比想象中重一點?
難道塞了碎銀子?
蘇培盛心里一喜,手指靈巧地解開荷包口的抽繩,往里一瞧——
笑容瞬間僵在了臉上!
不是銀子!不是銀票!甚至不是銀瓜子!
是黃澄澄、圓溜溜、帶著點使用痕跡的…銅板?!
蘇培盛的眼珠子差點瞪出來!
他不敢相信地把荷包口朝下,將里面的東西盡數倒在寬大的手掌心里。
“叮叮當當…” 清脆的銅錢碰撞聲在寂靜的回廊里顯得格外清晰。
一、二、三…蘇培盛耐著性子,一枚一枚地數過去。
不多不少,正好二十文!
蘇培盛:“……”
他捏著那二十枚溫熱的銅錢,看著掌心這堆在王府里幾乎等同于“不存在”的零錢,整個人如同被雷劈了一般,石化在原地!
二十文?!
打賞他這個王爺身邊第一得用的總管太監…
二十文?!
蘇培盛感覺自己幾十年練就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功夫,在這一刻碎成了渣渣!
他嘴角抽搐,額頭青筋隱隱跳動,恨不得立刻沖回靜心齋,
把這二十文錢拍在那祖宗面前,問問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這紫禁城有用銅板賞人的嗎?
“哎喲我的祖宗誒…您這‘入鄉隨俗’…可真夠‘隨’的…”
他哭笑不得地把二十枚銅錢小心翼翼地、一枚一枚地重新裝回荷包里,他蘇培盛伺候胤禛幾十年,第一次收到這么“別致”的打賞!
虧他之前還在心里想,這位祖宗是不是想和他打好關系,和后院其他主子一樣,想得到主子爺的一點信息!
但看到這二十文,蘇培盛覺得就是那祖宗高興賞的,和主子爺沒有關系!
蘇培盛莫名理解剛才主子爺的不高興了!
這祖宗根本就沒有把主子爺放在眼里!
說起這個賞錢!
這次宴席,靜心齋收獲頗豐。
姜瑤想著她和弘晙作為領導,賺錢了,那也要給下面分一分。
姜瑤也根據上輩子上班的制度給靜心齋定下了規矩。
各司其職,明確每人的工作內容,實行崗位責任制,誰的工作出錯,就找誰。
冬雪成了姜瑤的大丫鬟,下面的下面的小丫鬟都歸她管,誰工作出問題,她一樣要受到責罰。
張福寶也一樣,是靜心齋的大太監,他主要負責弘晙的事和院子外面的事,兩個小太監也是歸他管。
姜瑤想著,如果沒有意外,應該也要相處好多年,是不能讓人家寒了心,且她也不是鐵公雞,一毛不拔!
張福寶、冬雪、嚴嬤嬤各三兩!
冬霜、冬梅二兩。
至于新來的四個,一人一兩。
這是對于是靜心齋的人,姜瑤才這樣大方,至于其他打賞,姜瑤一律二十文,不偏不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