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面的日子里,唐工直接帶著李雪峰從ISO1到ISO6車間,開始逐一介紹。
他將IC封裝流程從頭到尾講解了一遍,告訴李雪峰這個是什么,怎么用?
這種顏色代表什么?
這些都是李雪峰在課本,以及*8所里沒有涉及的東西。
因為*8研究所使用的小型封裝設備,是日本索尼進口的實驗室用單機。
而眼前的是整條封裝生產(chǎn)線。
蘇式的更加龐大,笨重。
封裝1號車間里的IC體積大,集成度只能稱為大中型。
蘇聯(lián)半導體在七十年代之前是世界領先,超越美國等西方國家水平。
七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之后,由于體制和IC理念上的差別,蘇聯(lián)幾乎是停滯不前。
相反,美日歐等西方國家,包括東南亞的韓國和臺灣,則開始突飛猛進。
他們瞄準的是集成電路IC制程的高集成度,大力發(fā)展大規(guī)模,超大規(guī)模,特大型集成電路。
對于這些蘇式老舊設備,李雪峰沒有表現(xiàn)出足夠熱情。
“小李啊,別小看這樣老舊的封裝設備,要知道我國現(xiàn)行的許多飛機雷達導彈,數(shù)控機床,包括船舶、坦克等,用的就是這等級IC。”
“2號車間,你見到的是美國70年代末期,IC制程的一條生產(chǎn)線,但我們目前還沒完全掌控其使用,因為國內(nèi)尚不需要這種小尺寸的IC。”
“我們在吸收、消化美國70年代封裝設備的同時,應該大力生產(chǎn)老式IC,在這些設備沒有徹底淘汰之前,我們就不能停下。”
唐工的全名叫唐建強。
他說得非常重要,實際指出了國內(nèi)IC產(chǎn)業(yè)任重而道遠,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李雪峰原先以為,新的IC封裝線有了,就應該逐步淘汰舊設備。
更新?lián)Q代嘛。
現(xiàn)在才明白,許多事情都得遵循國家運行機制來。
IC雖說是機器設備的靈魂,但它還歸入配件。
配件供應就得跟隨設備而動。
設備落后不等于完全放棄,只要還在運轉(zhuǎn),配件供應就不能停。
“我明白了唐工,請放心吧我一定認真學習,從低級到高級都了解,一點都不放過,認真領會技術參數(shù)。”
“嗯。”
唐建強欣慰地點頭稱是。
從此以后,李雪峰每天除了跟著唐建強出去車間巡檢,其余時間里他查詢資料和說明書,自己琢磨。
唐建強一般是兩個小時到車間巡檢一次,開始講解得多些,后來就不怎么講了。
他讓李雪峰獨自巡檢,回去把結(jié)果告訴他。
在車間里穿著防護服,說話很費勁,一般都用專業(yè)手語。
只有回到隔離區(qū)外的辦公休息室,才可以脫下防護服開口說話。
封裝車間都有專用就餐廳,餐食一般有食堂送餐人員騎三輪車送來,各車間崗位輪換就餐。
就餐廳也就是車間會議室,有什么事就在會議室張貼公告,還可以分批開會,現(xiàn)場工程師點評工藝或錯誤。
1號封裝車間實現(xiàn)的是兩班制,每班八小時。
李雪峰是新來的技術人員,長期白班。
上午七點開始,下午四點半交接下班,中午休息一個半小時。
可人們慢慢發(fā)覺,到了下午四點半鐘,李雪峰他還沒走,自己滯留在車間里。
他的那輛永久牌二六吋自行車,一直孤寂地鎖在車間外的一棵樹下。
有好事者暗中觀察,發(fā)現(xiàn)他這時候一般都在封裝車間專用的檔案資料室里。
他在認真閱讀所有設備的出廠資料,故障修理記錄等。
蘇聯(lián)設備里的許多俄文說明書,都已譯成中文,他閱讀起來很方便。
而從美國德州TI公司進來的設備資料,全版英文,除了一份簡易操作說明書,有簡單英譯漢之外,其余的都沒翻譯。
所以,許多厚實的原版資料都是一塵不染,沒人翻動。
李雪峰手邊放著一本《科技英語詞典》,他抽空準備把這些資料翻譯過來。
他現(xiàn)在是單身狗,下班之后還不是在寢室里看書、聽讀英語。
在車間資料室里,既能熟悉新設備的各項指標和維修要素,又能夠提高科技英語水平。
最關鍵的是,方便日后工廠技術人員掌握這套設備的運行與維修。
聽唐工說,現(xiàn)在2號車間的封裝設備,之所以沒有正常運行,原因很簡單:
就是對設備使用很不熟悉,一旦操作失誤設備出現(xiàn)故障,光診斷故障都得請國外廠商派人過來,更別說維修。
那費用昂貴得要命哦。
設備不熟悉的原因,當然是使用說明書,維修手冊等都沒人翻譯。
就這樣,李雪峰也沒跟任何人說明的情況下,自己悄悄開展了這項工作。
每天早上七點上班,差不多晚上九點才下班,回到寢室洗洗睡覺。
他每天在封裝車間里,一般要待上十三四個小時。
為了翻譯精確,他除了借助詞典之外,有時候還穿著防護服,一條線路一顆按鈕去核對其功能作用。
有時還詢問當班操作師傅。
慢慢地,李雪峰默默無言地開展這項翻譯工作,不久就在封裝車間里傳來。
后來,這事上傳到總工辦,廠長辦,書記室。
開始時有人懷疑他的行為與動機,保衛(wèi)科還悄悄盯梢、派人監(jiān)控。
后來發(fā)現(xiàn)人家是‘活雷鋒’,紛紛前去關心、關懷。
可李雪峰還嫌浪費了他的寶貴時間。
很快,李雪峰事跡傳遍整個工廠。
這是多么高尚的奉獻精神啊,當代活雷峰。
可他壓根就從沒想過什么精神,更不想當活雷鋒。
……
日歷翻到九月中旬。
劉豐拿著一疊文件資料走進岳父姜汝祥的辦公室。
“小豐,你回來了,基地有什么新的指示?”
姜汝祥一個人正在閱讀文件。
“我剛到就先過來了。”
劉豐一臉微笑,整個人像是如沐春風,他開口道:
“我這次去主要聽了王辰教授的一個報告,關于軍品轉(zhuǎn)民品的思路,我認為對我們很有啟發(fā)。”
“會后,我主動就上次要人之事,向王辰教授賠禮道歉。”
“哦,他怎么說?”
姜汝祥正在皺眉思索,頭也沒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