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幼宜瞥過那舉止神態挑不出錯的宮人,分明是戰戰兢兢,可她卻能體會到其中深深的惡意。
含薰從前是她身邊跋扈的大宮女,因為“衛貴妃”的一句話,便跌到九十九層地獄下,這債也該是她的,與楊修媛無關。
沈幼宜深吸了一口氣,她不知道真正的衛貴妃對此等酷烈刑罰滿意與否,可這對她來說,卻是個不錯的時機。
檀蕊見貴妃胸口起伏不定,似乎是被氣狠了,思忖著也到了火候,連忙奉了一盞清心的茶來,伸手為她撫心順氣,正要順勢呵斥那宮人將這東西拿下去,手中的分量倏然一重,連帶她也重重跌在地上。
“娘子,娘子您怎么了!”
空曠的殿內珠玉釵環叮當作響,杯傾盞倒,隱隱傳來回聲。
身上的羅衫華裙都沾了水痕,沈幼宜氣息漸弱,似是一口氣堵在心口,大顆大顆的淚珠自眼尾滑落。
檀蕊大驚失色,竭力抱持住貴妃的身軀,正要大聲喚宮人進來,袖子卻被人輕輕扯動了幾下。
面若金紙的貴妃半掀眼皮,露出狡黠的一雙妙目,削弱了身上那分病弱嬌怯的韻味。
“去求皇后娘娘請個醫女來,便說、說我病了……”
她豁開臉面,頭一歪便合緊了眼,心里反而開闊許多。
東宮里的斗爭與皇宮里的也沒什么不同,男人也都是差不多的。
元朔帝是個什么樣的人她不清楚,可不知道如何勾引父親,她還不知道怎么撩撥太子嗎!
他們父子二人的品味既然相去不遠,那她要用衛貴妃的身子復寵,難道還會是難事么?
……
夏夜雷鳴陣陣,自遠而近,一團熱風兜頭撲來,燥熱絲毫不減,卻撞得宮燈左搖右顫。
皇后側身望了望窗外陰沉天色,略有些詫異:“怎么就到這個時辰了?”
綴玉吩咐內侍去關窗,打趣道:“陛下在這里陪娘娘下棋,椒房殿的辰光自然過得也更快些。”
皇后嗔怪地瞥她一眼,而后才轉向持枚沉思的天子,目光殷切道:“眼瞧著便要落雨,陛下可要在椒房殿用晚膳?”
畢竟是侍奉二十年的舊人,元朔帝還不至于駁斥皇后的顏面,頷首道:“有勞皇后。”
自貴妃觸怒天子后,這還是元朔帝頭一次往內廷中來,綴玉也為皇后生出幾分得意,然而想到皇后的吩咐,上茶時不覺將頭更壓低了幾分,輕聲道:“多思傷神,陛下與娘娘對弈良久,奴婢讓人備了杏仁茶,先潤一潤喉罷。”
宮中的杏仁茶酪多加石蜜糖汁,厚膩香醇,元朔帝一向不大喜愛,卻未顯露不悅:“皇后近來改了口味?”
“妾原也覺著一般,是貴妃最喜歡喝這個,她說這杏仁茶滋陰去火,還能柔潤肌膚,勸我常用,后來便習慣了。”
皇后想起舊事不免語氣輕快許多:“膳房的方子都差不多,她卻最喜歡這里的,每次來請安都要討兩盞喝,真不知道她到底是來伺候妾的,還是來討茶吃的。”
然而她抬頭對上元朔帝似笑非笑的神情時,笑容漸漸淡了,立刻起身行禮:“妾失言了。”
元朔帝望著盞中那一抹浮著香氣的乳白,不置可否,淺嘗了一口。
椒房殿的膳房迎合皇后的口味,菜肴一向清淡,杏仁茶的口感柔和滑膩,馥郁的香氣蘊在齒間久久不散,清甜纏綿。
“一盞茶而已,皇后何須如此小心。”
茶盞輕磕在桌案上,發出清脆的一聲響,元朔帝起身扶起她,溫聲寬慰道:“婦人以貞靜為要,容色不過外物,皇后脾胃虛寒,還是少飲為宜。”
或許是多年騎射的緣故,元朔帝貴為天下君父,養尊處優,仍不失當年沙場意氣。
他雖威儀嚴毅,生性沉靜,不輕易與嬪妃言笑,然而對待侍奉年久的后妃、特別是育有子嗣者一向十分寬厚。
可天子手握日月,生殺予奪,雖是極尋常的夫妻閑話,聲音溫潤清朗,卻無端叫人覺出風雨欲來的威壓,皇后還要說些什么,話卻堵在喉嚨里,什么也說不出口。
“朕想起宣政殿還有些緊要的奏疏,今夜便不同皇后用膳了。”
內侍聞聲忙捧了外披為元朔帝系上,皇后怔了怔,縮回欲為元朔帝整理衣衫的手,只含著得體溫柔的笑意侍立一側,然而元朔帝卻恍若未覺,只路過她時匆匆投去一瞥,似含歉意:“改日朕再過來陪你下棋。”
前朝的政務是永遠也忙不完的,所謂改日便是改到明年也不算失約。
紫宸殿隨行的內侍屏氣凝神,魚貫而出,儀仗浩浩蕩蕩,連那絲若有若無的溫情也一并卷走,皇后等那龍涎香殘留的氣味徹底散去,才慢慢起身,平和道:“收拾歸整罷,不必封局了。”
綴玉發急:“娘娘,衛氏入宮后便占盡皇恩,陛下好不容易才駕幸一次,您怎么為了貴妃又將陛下氣走?”
她想不明白,就算皇后要借年輕又無子嗣的衛貴妃壓制育有太子的楊修媛,可說到底皇后也是為了圣心,為了二殿下的日后,今日費盡心思將陛下請來,反倒又將陛下推遠了。
皇后清淺一笑,輕聲嘆道:“天威難測,陛下的心思我如何猜得透呢?”
她瞧得出,陛下今日心緒不佳,興趣全然不在棋上,往日是棋逢對手,殺得難解難分,今天卻要她屢次暗中相讓,才堪堪持平。
想必下一次圣駕再來,也不會記得住今日的棋局如何。
貴妃失寵那晚,天子杖斃了昭陽殿許多宮人,不許外人議論個中緣由,她深夜匆匆趕去時只見貴妃委頓在地,鬢發凌亂,神情卻是寧和的,仿佛心若死灰。
美人沾塵,實在是惹人憐惜。
陛下從年少時便很容易獲得女子的愛慕,不知多少女子做過一朝飛上枝頭的美夢,連她當年也不會例外。
可這樣的男子只適合遠觀,一旦真正靠近,便會察覺到皎如日月的光華下是寒徹人骨的涼薄與傲慢。
君父俯瞰萬民,從來不會將誰真正放在心上,卻有足夠的耐心。這些嬪妃不過是政事之余的消遣,若安分乖巧,即便失去了新鮮意趣,皇帝也不會吝嗇賞賜位分,但若跋扈難馴,任憑什么桃李秾艷的美人,一朝被棄,便是十年八年地冷著也是常事。
瞧一瞧楊修媛如今的處境,便知天子喜惡如何。
綴玉想起湯泉宮里裝病的貴妃,略有幾分猶豫,皇后娘娘要是有意推貴妃一把,何不在元朔帝面前說起此事,然而皇后好端端的卻說起杏仁茶。
“說起來我侍奉陛下這么多年,還是第一回見陛下動這么大的怒,過了這許久,提都提不得一句,不知他同一個孩子計較什么呢。”
衛貴妃的年歲與兩位皇子相仿,皇后想起從前那個沒有緣分的女兒,生出來一絲憐意:“貴妃到底還年輕,她既然想回宮來,我不妨順手一推,至于圣意如何……”
皇后也有幾分拿不定圣心,她在元朔帝面前開口已是不易,躊躇幾番還是要謹慎為宜:“那便是貴妃自己的造化了。”
……
檐下飛雨成幕,朱門重重掩閉,已近下鑰的時辰。
昔日壯麗奢靡的昭陽殿,今夜卻黑寂沉沉,連燈也不見點上一盞。
陳容壽暗罵這些守宮的內監懶滑,小心提了一盞鎏金鏨花八方燈,為元朔帝引路。
暖熱的燭光照亮了屏風上生塵的花鳥,然而朦朧紗影后,只有羅帷飄蕩。
衛貴妃喜歡在內寢焚燒四和香,用薔薇水熏帳,時隔數月,帳底仍存一絲若有若無的纏/綿香氣,繚繞在人指尖,連他的心也跟著顫了顫。
那樣明艷活潑的美人,生得嬌怯柔媚,卻恨不得時時刻刻纏著陛下求愛的貴妃,為何又這樣冷如堅冰,不肯知情識趣呢?
恍惚之際,陳容壽聽得元朔帝問了一聲。
“她這些日子在做什么?”
陳容壽忙醒過神來,稟道:“娘子自從至湯泉宮反省,便一直安分守己,每月按時抄錄經書,其余時候大多閉門不出,只是偶爾會到園中賞月彈琴。”
他擦了擦額頭冷汗,雖說元朔帝這些時日并沒有問過貴妃一句,可他卻不敢不留心貴妃的一舉一動。
貴妃受罰時實在太過安分,安分得有些令人心驚,眼瞧著紫宸殿日漸肅沉,幾位天子近侍對衛貴妃的祈求也一降再降,甚至不求她別出心裁地逗今上一笑,哪怕是在行宮中發些小娘子的脾氣,痛哭懺悔,他們的日子說不定也能好過些。
然而貴妃這些日子開竅,果然發了脾氣,卻恰巧是將內侍省派去伺候的人發落回來。
好在貴妃發落人用的不過是個尋常罪名,天子更不許人在紫宸殿內提起貴妃,否則一旦圣上知曉他們這些近侍私下如此行事,他們未必承受得了天子一怒。
在外人眼里,內侍省行事便是陛下的意思,堂堂天子,竟會命人窺伺一個失寵宮妃的起居,不免貽笑大方。
元朔帝撫過那對連理瓶,見陳容壽沒了下文,道:“沒有旁事了么?”
陳容壽略有些為難,貴妃吃得下,也睡得著,能有什么出格舉動呢?
他正要斟酌如何為衛貴妃掩飾才能叫陛下少生些氣,頭頂卻傳來一聲輕嘲的笑。
那聲音輕快短促,只是在這雨夜里,不免令人打了個冷顫。
“你收了她多少好處,還要為她遮掩行藏?”
珠簾相撞,發出清脆嘈雜的響,陳容壽心下一驚,偷覷天子面色,元朔帝目光沉沉,面上卻是一片平和。
“朕難道還非她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