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辭與蘇云曦的歷練之路,走得比預想中更緩慢。他們沒有急著奔赴那些傳聞有魔氣異動的險地,反而繞路去了許多曾被魔修侵擾過的小鎮村落。
在距柳溪鎮百里外的望月村,他們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老人。老人年輕時曾是影魔衛的一員,當年被蝕道符控制,雙手沾染過無辜者的鮮血,玄陰老鬼死后,符印失效,他便隱姓埋名在此贖罪,靠著給村民修補農具為生。
“我知道自己罪孽深重,”老人磨著鐮刀,聲音沙啞,“可每次看到孩子們在田埂上跑,就覺得……活著贖罪,總比死了強。”
沈清辭看著他手上磨出的厚繭,想起黑袍人臨終的眼神。他沒有說什么大道理,只是將隨身攜帶的一本基礎心法遞給老人:“這心法能凈化殘留在體內的魔氣,若你愿意,往后便用它護住心神吧。”
老人接過心法時,手竟抖得厲害,渾濁的眼睛里滾下淚來:“謝謝……謝謝仙長給我一條明路。”
離開望月村時,蘇云曦輕聲道:“你好像越來越像玄塵長老了。”沈清辭不解,她便笑著解釋:“他年輕時游歷四方,遇到誤入歧途的修士,從不是一味斬殺,而是先問其心。他說,道心若在,哪怕走偏了,也能拉回來。”
兩人一路行去,遇到過因恐懼魔氣而排擠修士后裔的村落,他們便耐心解釋歸墟與血脈的真相;遇到過試圖私藏魔氣修煉邪功的散修,他們便以雷霆手段破除其執念,再授以正途心法。沈清辭的雷霆劍意越來越沉穩,不再只有凌厲,多了幾分守護的厚重;蘇云曦的星守靈力也愈發溫潤,能在安撫人心的同時,悄然凈化潛藏的濁氣。
這日,他們路過一處廢棄的古觀。觀門匾額上“靜心觀”三個字已模糊不清,院內卻長著一株罕見的“忘憂草”,葉片在風中搖曳,散發著能平撫心緒的清香。蘇云曦蹲在草前,指尖輕撫葉片:“這草需以純粹的善意澆灌才能存活,看來這里曾有位心境通透的觀主。”
沈清辭推開觀內的正殿,神像早已傾頹,卻在神龕下發現了一本日記。日記的主人是百年前的觀主,里面沒有記載道法,只記著日常:“今日幫李嬸尋回走失的牛”“給后山的流浪貓搭了個窩”“看到東邊山頭的云像棉花糖,孩子們該會喜歡”……最后一頁寫著:“魔氣將至,我以殘軀護此草,望后來者見之,知世間仍有暖意。”
“原來守護不一定非要驚天動地。”蘇云曦站在他身后,讀完日記輕聲感嘆,“像這位觀主,守著一株草,守著一方小院,也是一種道。”
沈清辭合上日記,將它小心收好。他忽然明白,玄塵長老讓他們下山歷練,不是為了斬盡魔氣,而是為了讓他們看見——這世間需要守護的,從來不止宏大的裂隙與陣圖,還有每個普通人心中那點微弱卻堅韌的光。
回程的路上,他們遇到了一群從柳溪鎮來的孩子,為首的正是那個曾接過蘇云曦銀簪的小姑娘。孩子們背著小竹簍,里面裝著剛采的星草,說是要送到青云宗,“沈哥哥和蘇姐姐說星草能驅邪,我們也想幫忙守護大家。”
夕陽下,孩子們的笑臉比星輝還亮。沈清辭與蘇云曦相視一笑,并肩跟著孩子們往青云山走去。山風拂過,帶著新抽的草木清香,遠處的天際,晚霞如織,仿佛在為這條漫長卻溫暖的守護之路,鋪展著無盡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