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課業比較重,而且還有占據比重不小的實踐類作業。
尤其是宿舍里的幾位聽了齊躍進的話,卯足力氣想要將未來兩年半的課程,在半年內給啃下來,忙得腳步離地。
齊躍進則趁著空間里時間比較充裕,將華清月刊的計劃書給寫出來,周日就交給了郭老。
計劃書上的內容很詳細,每一項都具有可落實性,從月刊的籌辦、納新、征稿、宣傳到印刷,以及月刊內容與形式的闡述,以及其將會帶來的影響,竟是寫了厚厚一本信紙!
郭老看了都忍不住直點頭,“不錯啊,你這個計劃書寫得很踏實,換任何一個學生來,只要學校和報社那邊關系打通,都能很好地籌辦和運作起來。”
知道齊躍進他們等得急,他也沒有耽擱,讓齊躍進在家里等著,而他在外面轉悠了一圈,也就一盞茶的功夫,拿著蓋了章的申請書和各種條子回來。
“手續都給你們辦好了,自己瞎折騰去吧,只一點,你們月刊的內容一定要積極向上、不能辱沒了咱們華清的牌子。
每一期的內容出來后,得先送到你闞叔那進行審核,得到批準才能進行印刷發行。”郭老叮囑著。
之前華清周刊就因為內容不對,幾百期影響深遠的刊物就這么硬生生被叫停了。
冠以華清的刊物,代表的也是這所高校的精神方面,更是學生們學以致用、造福整個華夏青年一輩的有利手段。
齊躍進笑著點頭,“那必須的,我們籌辦這份刊物,就是想要豐富咱們當代大學生的見識、拓展思維、培養情操,也是一個發聲的通道,讓陽光能夠沖破一切黑暗!”
有了籌辦華清月刊的資格,齊躍進回到宿舍立馬召集幾個人分頭行動。
“幾位哥哥負責校內的事,包括辦公地點的選取、招聘、章程的擬定、選稿、審核和與校學生會其他部門的聯系。
我呢,則負責與京都日報的對接工作,比如部分選稿、印刷、宣傳、發行和贊助等。”
舍友們沒有任何意見,反而渾身都是干勁,比起之前只知道渾渾噩噩埋頭苦學,如今恨不能將時間掰成八瓣花的現在,讓他們覺得前程可奔、未來可期!
他們上大學前,本就是優秀的干事,甚至是干部,這些活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難。
趁著周末,齊躍進騎著摩托車帶著媳婦兒和閨女去了市里,尋到江勝景。
“稀客啊,”江勝景笑著將他們一家三口迎進門,端出來瓜子糖果,又忙活倒茶水。“最近大學生活如何?”
他拿出一鐵盒巧克力,塞到璨璨懷里,“原本你們不來,我也打算去瞧瞧呢。在京都,我可就你們一門親戚能走了。大爺、大娘和施老身體不錯吧?”
“都挺好的,家里忙著蓋二層樓,我爺天天盯著,甚至還上手當泥瓦匠可忙乎了……這不過周末,我們帶孩子出來逛逛,天馬上暖和起來,我們得換單衣了,”齊躍進笑著說。
江勝景瞥了他一眼,“我瞧著你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是不是又給我攬什么活了?”
齊躍進忍不住哈哈笑起來,“我景哥不愧是記者,這洞察力很厲害。”
他沒拐彎抹角,直接拿著文件遞過去,“我們華清的各種刊物都停辦了,所以我想將月刊籌辦起來。
只是學校沒有自己的印刷廠,以前都是委托附近的廠子,然后我們自己學生充當排字工,效率低、發行量也不高,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
江勝景明白過來,笑道:“你這是想要借我們京都日報的印刷廠?”
“對,我想著是,讓我們華清月刊跟京都日報面向全國高校綁定發行,前三期我們會免費發行,讓大家體驗下華清月刊的品質和影響。之后我們就要按月刊的成本加上兩成的利潤,接近平價的價格發行。
華清月刊不是以盈利為目的,而是想帶給大學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自由開拓的思維以及熱愛生活祖國、保持初心的信念。
而這兩成的利潤,我們也打算設置華清文學獎,鼓勵具有文學天賦的學子們,多一條努力的路子……”
江勝景微瞇著眼,仔細聽齊躍進的話。倆人認識了快三年了,他太清楚齊躍進是說到做到的,而且很多在別人看來不可能、艱難的事情,到了其跟前,好似失去了仙法,高聳入云的山峰化成了一步邁過的小土丘。
看似華清月刊占了京都日報的便宜,但是華清大學是哪里啊,那可是出過諸多優秀學子的地方,是整個華夏數一數二的高校。
這里面的學生辦出來的刊物,品質和意義能差嗎?他們缺的就是一個騰飛的平臺。
能夠跟華清關聯,也有利于京都日報的正面形象和在報社中的領導力提升,更是擁有一大批在校青年的支持!
而且,誰能想到大學期刊能搭乘報社現成的印刷廠和宣傳渠道,更是沒有先投入后收獲的勇氣和自信。
“行,我明天上班后,就跟我們主編好好商討下,有消息了我去找你,”江勝景想明白后,直接點頭應下來,笑道:“我覺得問題不大,成本費你們自個兒擔著,印刷就給工人們發一份獎金,郵寄的時候不過是捎帶著一起。”
一份報紙是郵寄,多加一本書,能有多少重量和體積,郵費是不變的。
“景哥大氣,”齊躍進笑道。
“我也是看你們是誠心要為大學生們辦實事,再說了,這本就是互利互惠的事。
你們華清月刊肯定能辦不錯,找哪個報社,都能成功。倒是我們撿了個便宜,”擁有了更加堅實的大學生基礎。
中午一起吃過飯,齊躍進帶著媳婦兒和閨女逛街買了不少東西,這才趕回家。
家里商鋪修建的進度快,這才幾天,二層已經開始封頂了!每天晚上,男人們的樂趣,就是捧著碗在院子里看著兩層樓樂呵。
得到江勝景的答復,華清月刊迅速成立起來,第一批成員到位,開始篩選稿件,籌備第一期的刊物。
而這個時候,從全國各地調來的高考試卷,已經收入了京都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