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山見識少,但人不傻,現在他萬分慶幸小妹不是嫁而是娶。
山下,挖野菜的人烏泱泱一片……
趙家挖野菜也有人眼紅,這不,村里一些沒事兒干的婦人也跑到山腳下來挖野菜,還專門跟趙家人搶地盤。
“伯娘,咱不挖野菜了,你們都回家,我趕著驢車上趟鎮上!”
“小月娘,你這么火急火燎的要干什么?怎么連野菜都不讓挖了?你伯娘嫂嫂們可不聽你的!”
婦人們一聽趙家不挖野菜了,全都把耳朵豎起來了。
“我馬上就要大婚了,我伯娘嫂嫂們得回家給我準備婚禮!”
趙家人不挖野菜了,村里其他人家肯定也就不再來山腳下。
“不是,你大婚你伯娘她們準備什么婚禮?不應該男方準備嗎?”
“因為我男人入贅!”
趙星月高傲,她不嫁男人,男人只能嫁給她!
“什么?你這胖妞做夢呢吧?嫁都嫁不出去還想著招贅婿?”
趙家這胖丫頭大約是得了失心瘋,這不是胡說八道嗎?好男人誰入贅?壞男人也不入贅啊!
婦人們全都捂著嘴嘲諷。
趙家的女人滿臉怒火,眼看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戰就要開啟。
“你們別光忙著跟風挖野菜,要是真想跟趙家的風,就多囤點糧食。”
確實有跟風屯糧的,但不多。
趙星月并沒有什么大局意識,她只是不想村里人挨餓。
“兩位伯娘,嫂嫂們,不要跟她們一般見識,我招不招贅婿跟她們又沒關系,你們先回家,我要去趟鎮上!”
她爹還不知道太爺爺已經給她安排了男人,她得趕緊回去送個信兒。
“哼,我趙家的人輪不著你們嚼舌根,再讓我們聽到你們胡說八道,小心我撕了你們的嘴!”
趙家人還是很抱團的,趙家幾個跟著一起挖野菜的婦人毫不示弱的罵了回去。
看著挖野菜的大軍呼嚕嚕全都撤退了,趙星月滿臉堆笑。
“月娘不能自己去鎮上,讓你哥哥們跟你一起,趕著驢車來回也方便!”
趙家驢車上堆滿了野菜,卸完車大伯娘把韁繩塞進了趙星月手里。
*
鎮上,趙家肉鋪圍了不少人。
“老趙,你家就不能多煮點鹵肉嗎?每天弄這么點兒都不夠我們吃!”
趙家鹵肉鋪剛開的時候門庭冷落,甚至有不少人說趙家人瘋了,豬下水都拿出來賣錢。
但當他們真正嘗過趙家的鹵肉后一個個都愛上了那種味道,每天趙家還沒開門呢,門口就圍了不少人。
因為量少,所以來的晚的根本就買不到。
只能伸著鼻子聞聞味兒……
“諸位鄉親,你們也知道我家現在收上來的豬越來越少,豬下水什么的,一天也就這么一點兒……”
趙寶貴紅光滿面,現在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要不是寶貝女兒的婚事,他做夢都能笑醒了。
“那你就不會想想別的辦法?弄點兒別的煮一煮?比如什么鴨頭雞爪子之類的?”
好歹多出點種類讓他們解解饞也行啊!
他們不是沒試著自己煮,但都失敗了。
尤其是那些眼紅趙家生意的人,弄了不少亂七八糟的東西煮,但就是煮不出趙家鹵肉的滋味兒。
“回頭研究,回頭研究!”
趙大牛忽然被點醒,他怎么沒想到呢?
不過那些人說的鴨頭雞爪子之類的也不好收集。
“爹,肉都賣完了?”
坊市很久沒出現的大嗓門忽然出現,讓圍著趙家鋪子的人紛紛回頭。
“吆,這不是老六嗎?好幾天沒回來了?怎么去了鄉下也瘦不下來?”
蘇婆婆蹙眉,這丫頭這輩子想瘦下來怕是不容易,管不住嘴!
你看那手里,拎著一堆全是吃的。
“我家妞兒回來了?來好幾次鎮上也不知道回來看老爹!”
趙寶貴呲著大牙笑的見牙不見眼,他閨女是越看越順眼,看著都覺得踏實,底氣足。
“嘿嘿,那不是忙嗎?爹我要成親了……”
“什么?”
趙星月話音未落,此起彼伏的聲音直接打斷了她。
“閨女,你快說說,跟誰成親,誰保的媒?”
蘇婆婆比趙寶貴的媳婦還著急。
“親事是我太爺爺定下來的,男方入贅到我家!”
趙星月滿臉驕傲,那些等著看她笑話的人就去等吧,她不嫁人了,招贅!
“什么?入贅?”
“誰家男子入贅啊?是瘸子還是瞎子?”
“我看十有**又瞎又瘸!”
人群一下子炸鍋了,傻子都不入贅!
“你們胡說八道什么呢?什么瞎子瘸子?虧你們說的出口,吃人家飯還埋汰人,滾滾滾!”
蘇婆婆的唾沫星子噴出去了足足二里地,把看熱鬧不懷好意的人都噴走了。
“老趙大哥這事兒我覺得你還得回家里確認一下!”
“對畢竟太爺爺歲數大了,弄岔劈了也有可能!”
聽著七嘴八舌出主意的聲音,趙家人腦袋瓜子嗡嗡的。
太爺爺?
趙星月的太爺爺都死了多少年了?
趙寶貴都不記得了!
但趙家集姓趙的多,確實也有那么兩個太爺爺,只是老的牙都沒了還會保媒?還能勸動讓人家入贅?
實在是難以想象。
不過好歹閨女的大事兒算是解決了。
“多謝諸位鄉親惦記,我老趙感激不盡,待來日我家小女大婚,定請各位喝杯喜酒!”
趙寶貴心里的大石頭搬下去了一半兒,至于另一半得等他見了新姑爺才能放下去。
“那是當然,你要是不請我們喝喜酒,我們還不干呢!”
“老六……胖丫頭……小月亮……”
蘇婆婆想了半天,就是想不起趙星月的大名。
“趙星月!”
趙星月一點兒都不煩蘇婆婆。
“對,趙星月,你記住婆婆的話,少吃飯,多干活,好歹讓自己瘦下去,男人都不喜歡胖女人,我得回家給你準備點兒嫁妝!”
蘇婆婆火急火燎的走了。
趙星月扶額,她是招贅,不是出嫁,估計這小老太太又忘了……
“月娘……”
“走,有事兒咱們回家說!”
坊市人多嘴雜,可不是說話的地方,趙寶貴讓兒子關了攤子,一家人急匆匆往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