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您真要穿這身去品鑒會?"青竹捧著沈瑜選定的衣裙,面露難色。
沈瑜對著銅鏡將最后一支玉簪插入發髻:"怎么,不合適?"
"不是不合適,是太素淡了。"青竹抖開那件月白色繡銀線梅花的對襟長衫,"今日江南各大絲綢商都會到場,王家小姐肯定又打扮得花枝招展..."
沈瑜輕笑一聲,從妝匣中取出一對珍珠耳墜戴上:"品鑒會比的是絲綢品質,又不是比誰穿得艷麗。"
"可蕭公子也會去啊。"青竹小聲嘀咕。
沈瑜的手頓了一下,耳尖微微發熱:"胡說什么呢,我是去談生意的。"
自從三天前拜訪蕭瑾的別院后,沈瑜對這個神秘男子的戒心減輕了不少。他確實對"鳳穿牡丹"技法表現出濃厚興趣,但交談中處處尊重,毫無強求之意。更讓她意外的是,蕭瑾竟然主動提出幫她調查那批冒用沈家名號的走私絲綢。
"小姐,馬車備好了。"周叔在門外稟報。
沈瑜最后看了一眼鏡中的自己——素凈淡雅,卻不失大家風范。她深吸一口氣,拿起準備好的絲綢樣本走出房門。
江南絲綢品鑒會每年舉辦一次,是各大商號展示新品、洽談生意的重要場合。今年輪到在西湖邊的望湖樓舉辦,沈瑜到達時,樓前已是車馬盈門。
"沈小姐到了!"門口的小廝高聲通報。
踏入大廳,數十道目光立刻投了過來。沈瑜保持著得體的微笑,目光在人群中搜尋著父親的身影。
"瑜兒,這邊。"沈老爺在靠窗的位置向她招手。
沈瑜走過去,發現父親身旁坐著幾位年長的商人,都是江南絲綢行的老前輩。她一一見禮,舉止端莊大方,贏得幾位長輩贊許的目光。
"聽說今年沈家新出了一批冰蠶絲緞,輕薄如蟬翼,卻堅韌異常?"白發蒼蒼的李老問道。
沈瑜從樣本箱中取出一塊泛著珍珠光澤的絲綢:"正是,這是用特殊工藝繅制的冰蠶絲,比普通蠶絲細三分之一,卻更加柔韌。"
她正要將樣本遞給李老,一個尖銳的女聲插了進來:"喲,沈小姐今年又拿這些老花樣出來糊弄人啊?"
沈瑜不用回頭就知道是誰——王家的千金王瑤,沈家在絲綢行最大的競爭對手。她轉身,果然看見一身艷麗的王瑤挽著兄長王裕的手臂,滿臉譏諷。
"王小姐此言差矣。"沈瑜不慌不忙,"絲綢之道,貴在精益求精。沈家從不追求花哨噱頭,只求每一寸絲都經得起推敲。"
王瑤撇撇嘴,抖開手中一塊五彩斑斕的錦緞:"那沈小姐看看我們王家新出的'七彩云霞錦'如何?這可是請了京城名師設計的。"
沈瑜接過錦緞,指尖輕輕摩挲,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這錦緞確實織工精湛,色彩過渡自然,遠看如朝霞般絢爛。但細看之下...
"王小姐這錦緞用了七種絲線交替織就,其中金色和銀色的是摻了金屬絲的。"沈瑜微微一笑,"華麗是華麗,只是..."
"只是什么?"王瑤揚起下巴。
"只是金屬絲易氧化,洗滌幾次就會失去光澤。"沈瑜溫和地說,"而且貼身穿著恐怕不太舒適。"
王瑤臉色一變:"你懂什么!這可是京城最時興的..."
"瑜妹妹說得沒錯。"一個熟悉的男聲從人群外傳來。蕭瑾穿著一身墨藍色長袍,手持一柄象牙骨扇,風度翩翩地走了過來。
沈瑜的心跳忽然加快了幾分。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他的側臉上,勾勒出完美的輪廓。他向她微微頷首,眼中含著笑意。
"這位是..."王裕瞇起眼睛打量著蕭瑾。
"京城錦繡莊的蕭東家。"沈老爺介紹道,"蕭公子對絲綢頗有研究。"
蕭瑾向眾人拱手一禮,然后接過王瑤手中的錦緞:"這'七彩云霞錦'確實華美,但更適合做裝飾用。若要制衣,還是沈家的冰蠶絲更為實用。"
王瑤被當眾駁了面子,臉色一陣紅一陣白。王裕則盯著蕭瑾,眼中閃過一絲陰鷙。
"蕭公子與沈家很熟?"王裕語氣不善。
蕭瑾淡然一笑:"生意往來而已。王公子若有興趣,也可以來我錦繡莊談談合作。"
王裕冷哼一聲,拉著妹妹走開了。其余商人則對沈家的冰蠶絲產生了濃厚興趣,紛紛圍上來詢問。沈瑜應對自如,不時瞥一眼站在一旁的蕭瑾。他看似隨意地翻看各家的絲綢樣本,卻總能在她需要時恰到好處地補充一兩句專業見解,幫她化解難題。
品鑒會進行到一半,主持人宣布進入最重要的環節——鑒定今年新出的絲綢品質。各家將選送的樣本交給五位德高望重的老行尊評分。
沈瑜正準備呈上沈家的樣本,王裕突然高聲說道:"今年不如換個方式?各家現場解說自己的絲綢特色,讓在座同行共同品評如何?"
幾位評委交換了一下眼神,點頭同意。沈瑜心頭一緊——這分明是針對她來的。往年都是匿名評分,今年突然改為公開演說,王裕是想看她出丑?
"那就從沈家開始吧。"王裕不懷好意地笑道,"聽聞沈小姐深得沈夫人真傳,想必對絲綢之道見解獨到。"
大廳里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著沈瑜——一個未出閣的姑娘,要在這么多商人面前演講?
沈老爺皺起眉頭:"這不合規矩..."
"爹,沒關系。"沈瑜輕聲打斷,站起身來。她深吸一口氣,緩步走到大廳中央。
沈瑜能感覺到自己的手心在冒汗,但她抬起頭時,目光堅定。不經意間,她看到蕭瑾站在人群后方,對她微微點頭,眼中滿是鼓勵。
"諸位前輩,"沈瑜清亮的聲音在大廳中響起,"沈家今年主推三款新品..."
她有條不紊地介紹著每一款絲綢的特點、工藝和適用場景,甚至當場演示了如何辨別真偽。講到專業處,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全然不見閨閣女子的羞澀。
"...最后這款冰蠶絲,采用了沈家祖傳的'九浸九曬'工藝。"沈瑜取出一塊看似普通的白綢,"表面看平平無奇,但請諸位細看——"
她將絲綢對著陽光展開,只見那白綢上竟隱隱浮現出精美的暗紋,如云霧中的山水,若隱若現。
"這是..."李老驚訝地站起身。
"暗紋織法。"沈瑜微笑解釋,"絲線在染色時經過特殊處理,只有在特定光線下才會顯現圖案。這種工藝源自唐代,沈家經過改良,使其更加持久。"
大廳里響起一片贊嘆聲。沈瑜余光看到王裕臉色鐵青,而蕭瑾則站在角落,唇角含笑,眼中滿是欣賞。
"沈小姐不愧是沈家傳人。"李老贊嘆道,"這暗紋織法已失傳多年,沒想到沈家還能重現。"
沈瑜謙虛地行禮:"多謝李老夸獎。沈家只是秉承'精益求精'的家訓,不敢有負先祖心血。"
她回到座位時,父親欣慰地拍了拍她的手。接下來的幾家演講都顯得平淡無奇,連王家的"七彩云霞錦"在沈家的暗紋織法面前也黯然失色。
品鑒會結束時,沈家毫無懸念地獲得了今年的"最佳絲綢"稱號。沈瑜被眾多商人圍住洽談合作,應接不暇。
"沈小姐今日大放異彩啊。"人群散去后,蕭瑾走到她身邊,低聲道。
沈瑜耳根微熱:"多虧蕭公子暗中相助。"
"我不過是說了幾句實話。"蕭瑾眼中含笑,"倒是沈小姐的暗紋織法令人驚艷。不知..."
"又是'鳳穿牡丹'?"沈瑜挑眉。
蕭瑾輕笑:"沈小姐果然聰慧。不過今日不談公事。"他看了看窗外的天色,"聽說今晚西湖有燈會,沈小姐可有興趣一游?"
沈瑜心頭一跳。男女同游燈會,這在江南幾乎等同于...她不敢往下想。
"我...我得問過父親。"她結結巴巴地說。
"自然。"蕭瑾彬彬有禮,"若沈老爺允許,酉時三刻我在斷橋邊等候。"
回府的馬車上,沈老爺出人意料地爽快同意了蕭瑾的邀請。
"蕭公子人品端正,又是生意伙伴,同游燈會無妨。"沈老爺捋著胡須說,"多帶幾個丫鬟小廝跟著就是。"
沈瑜驚訝于父親的開放態度,但更多的是隱秘的歡喜。她精心挑選了一件淡綠色的衣裙,腰間系著母親留下的玉佩,又讓青竹給她梳了個簡單的發髻。
"小姐今天真好看。"青竹笑嘻嘻地說,"蕭公子肯定看呆了。"
"貧嘴!"沈瑜嗔怪道,卻忍不住對著銅鏡多看了兩眼。
酉時三刻,沈瑜帶著青竹和兩個小廝準時來到斷橋。夕陽西下,湖面上已經點起了無數花燈,如繁星落入人間。蕭瑾早已等候在那里,一身素色長衫,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沈小姐。"他迎上來,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閃過一絲驚艷。
兩人沿著湖邊漫步,青竹和小廝識趣地跟在后面,保持著適當的距離。湖上畫舫如織,岸邊燈市如晝,各式花燈將夜晚照得如同白晝。
"小時候最喜歡燈會了。"沈瑜望著一個兔子燈出神,"母親總會給我買一盞最漂亮的。"
蕭瑾順著她的目光看去:"沈小姐喜歡兔子燈?"
沈瑜點點頭:"母親說我出生那年是兔年..."
她的話戛然而止。蕭瑾已經買下了那盞精致的兔子燈,遞到她面前。
"給。"他輕聲道,"算是慶祝沈家今日大獲全勝。"
沈瑜接過燈,指尖不小心觸到他的手,一股暖流頓時從接觸點蔓延開來。她慌忙縮回手,低頭看著燈,掩飾臉上的紅暈。
兩人繼續漫步,沈瑜漸漸放松下來,甚至主動為蕭瑾講解各種花燈的典故。蕭瑾聽得認真,不時提出獨到見解,讓沈瑜驚訝于他的博學。
轉過一個街角,一陣悠揚的琴聲傳來。前方空地上搭了個簡易臺子,幾個樂師正在演奏。圍觀的人群中有人高聲邀請路人上臺獻藝。
"聽說沈小姐琴藝超群?"蕭瑾忽然問道。
沈瑜驚訝地看著他:"蕭公子怎么知道?"
"清風別院的管家說的。"蕭瑾微笑,"他說沈小姐去年在知府夫人的壽宴上一曲《春江花月夜》驚艷四座。"
沈瑜搖搖頭:"那是夸大其詞了。"
"不知今日是否有幸一聽?"
在蕭瑾鼓勵的目光下,沈瑜鬼使神差地走上了臺子。樂師聽說她是沈家小姐,熱情地讓出位置。沈瑜輕撫琴弦,試了試音,然后彈奏起來。
她選的是《梅花三弄》,清冷的曲調在夏夜中別有一番韻味。琴聲如流水,時而舒緩如春風拂面,時而急促如急雨打萍。圍觀的人群漸漸安靜下來,沉醉在這美妙的音樂中。
彈到第二段時,一陣清越的簫聲忽然加入進來,與琴音完美融合。沈瑜驚訝地抬頭,看見蕭瑾不知何時也上了臺,正執一管玉簫吹奏。他的眼睛在燈光下如星辰般明亮,直直地望著她。
琴簫和鳴,如訴如泣。沈瑜從未有過這樣的體驗——仿佛有人能讀懂她琴聲中的每一個情緒,并用簫聲回應。最后一個音符落下時,周圍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沈小姐與這位公子真是天作之合啊!"一位老婦人贊嘆道。
沈瑜的臉頓時燒了起來。她匆忙起身行禮,逃也似地下了臺。蕭瑾緊隨其后,眼中含著笑意。
"蕭公子會吹簫也不告訴我。"沈瑜小聲抱怨,心跳卻仍未平復。
"沈小姐也沒告訴我你琴藝如此高超。"蕭瑾輕聲回應,"我們配合得很不錯,不是嗎?"
沈瑜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假裝被路邊的燈謎吸引。兩人一路猜著燈謎,氣氛輕松愉快。不知不覺間,跟隨的丫鬟小廝也被甩開了一段距離。
"沈瑜!"一個尖銳的聲音打破了這美好的氛圍。
沈瑜轉身,看見王裕和王瑤站在不遠處,滿臉譏諷。
"真是世風日下啊,沈家大小姐居然跟男人單獨游燈會。"王裕陰陽怪氣地說,"傳出去不怕壞了名聲?"
蕭瑾上前半步,不動聲色地將沈瑜護在身后:"王公子此言差矣。沈小姐有丫鬟小廝陪同,何來'單獨'一說?"
"喲,這不是京城來的'大商人'嗎?"王裕冷笑,"怎么,看上沈家的產業了?"
沈瑜氣得發抖,正要反駁,蕭瑾卻輕輕按住了她的手。
"王公子,"蕭瑾的聲音依然溫和,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威嚴,"生意場上各憑本事。王公子若有閑暇在此閑言碎語,不如多想想如何提升自家絲綢的品質。"
王裕臉色一變:"你!"
"哥,我們走。"王瑤拉了拉兄長的袖子,低聲說了什么。王裕狠狠瞪了蕭瑾一眼,悻悻離去。
"抱歉,連累蕭公子了。"沈瑜歉然道。
蕭瑾搖搖頭:"王裕心胸狹窄,沈小姐日后還需多加小心。"
回府的路上,兩人都沒再說話,但氣氛并不尷尬。月光灑在湖面上,碎成萬千銀片。沈瑜偷偷瞥了一眼身旁的蕭瑾,發現他正望著遠處的燈火出神,側臉在月光下如雕塑般完美。
"蕭公子在想什么?"她忍不住問。
蕭瑾回過神,微微一笑:"在想沈小姐今日在品鑒會上的風采。"
沈瑜心頭一熱,慌忙低下頭。這一刻,她忽然意識到,自己對這位神秘男子的好奇,已經悄然變成了另一種更為微妙的情感。
回到沈府,沈瑜輾轉難眠。她腦海中不斷回放著今日的種種片段——蕭瑾在品鑒會上幫她解圍,兩人琴簫和鳴的默契,月光下他凝視遠方的側臉...
"小姐,您還沒睡啊?"外間守夜的青竹迷迷糊糊地問。
"就睡了。"沈瑜輕聲回答。
她強迫自己閉上眼睛,卻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年幼的自己站在一片火海前,一個看不清面容的女子將她推向安全的地方,而遠處,似乎有一個小男孩在呼喚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