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巖山。
楊承嗅到了戰爭氣息在彌漫。
若是能夠抓住這一次的機會,或許他的官職還能夠再拔一拔。
他將附近村落的居民全部遷入黑巖山中……其中青壯的數量還有數千名,若是他們全都愿意加入楊承的麾下,那么輔兵的數量便能夠暴漲至九千名。
加上自己的正規部隊,手里頭的軍隊便有萬人,雖然一萬人的軍隊連小諸侯都稱不上,但是這樣的力量卻也不可小覷。
同級別下,楊承有信心自己帶出來的兵,對上大周軍卒,能夠以一當十!
整個大周如今都別一層陰霾掩蓋。
各地的諸侯都在觀望之中。
數日之后。
皇城之外,三十五萬大軍北上,但肅國公臉色并不好看,他在這幾日時間中一直琢磨那日嚴渠的表現。
若說老謀深算,這個老家伙或許比宰相秦猛更甚。
但那日竟然為他說話?
這太不符合常理。
自己若是敗了,對于嚴渠來說反而是好事。
雖然會使得大周面臨傾塌的局面,可大周的底蘊還在,只需要再派遣一位大將或是讓燕王出兵,民變的事情總歸能夠解決。
唯一不穩固的,恐怕就是姜望屁股底下的位置。
大周雖有亡國之相,可這樣的龐然大物就算真要滅亡,至少也能再撐數十年的時間。
倘若有群王能夠奪取皇位,重新整頓天下,那么大周便有可能繼續延續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嚴渠反而能夠扳倒自己這位政敵,更甚至迎立新帝,獲取從龍之功,但他卻沒有這樣做。
這到底是什么情況?
難不成嚴渠是陛下的人?可他自己也是姜望的人啊,何至于要在朝堂之上針鋒相對?
不合理。
那么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自己倘若打了勝仗,回到京都之后必然權勢更甚,屆時……嚴渠的日子必定不好過。
可縱然如此,卻還是做出那樣的選擇。
“難不成……這老不死的開竅了?和我示好?”
肅國公呢喃道。
正想著。
李瑞云策馬上前,臉上帶著幾分討好的笑容,“父親……可否容許我率領五萬大軍充當先鋒官?您放心,只需要五萬大軍,我便可以平定此次的起義軍!”
肅國公沒好氣的看著自家這個傻兒子。
“你個紙上談兵的家伙,哪里會知道什么是打仗?你這次就跟在為父的身邊,學習一下到底怎么打仗……這一次決不允許有半點差池,否則咱們全家都得完蛋!”
李瑞云倒是渾不在意,“不過都是一些看著農具的百姓,見到咱們這些披甲精銳,勢必會望風而逃,父親……您難道就不想看到兒子立下功勞么?您現在已經老了,是時候該讓權于我!”
肅國公輕嗤一聲,“你小子倒是人精,放心吧……陛下必然會重用你的,只不過是時機未到罷了,如若對你的封賞太高,日后太子即位,又如何有你的位置?”
“可是……若太子不重用我呢?”
李瑞云面色難看。
與其將命運交給別人,倒不如自己爭得一線希望。
肅國公沉默了。
李瑞云是他們肅國公府唯一的男丁,日后勢必要支撐起肅國公府的臉面。
“罷了罷了,便讓你率領三萬騎兵,充當先鋒軍,讓為父看看你的真本事,莫要讓為父失望啊!”
肅國公到底還是松了口。
李瑞云面色一喜,甭管五萬還是三萬,只要父親能夠同意讓他打頭陣,便已經是萬幸了。
在他看來,對付那些扛著鋤頭百姓,自己就算只有一萬騎兵,也敢沖擊十萬人,乃至于數十萬的軍陣。
這些起義軍在他看來,不過都是插標賣首之輩。
——
涼州城。
此時城門緊閉,在關外的百姓徹底無法進城,雖然人數并不算多,但也有數萬,將他們全部擋在外邊,若是戎金蠻子殺至,他們便只有死路一條!
城頭。
劉千軍看著底下的百姓們,心中滿是苦澀。
鎮北將軍下令封城,擔心戎金蠻子接著這個機會,派出奸細混在百姓內進城,所以……在三日之前關外百姓便沒有一人能夠進入城中。
而進入城中的百姓,也被暫時關押在一處大營之中。
這樣的做法雖然殘酷,但為了能夠守住涼州城,些許犧牲其實是值得的。
“諸位,你們不若先前往黑巖山,那里有一位我們大周的將領,只要你們過去,他必定會收容你們,這是你們活下去的唯一希望,莫要在城門口等著了……”
再等下去也是個死。
甚至。
他們這一眾百姓,大概率會被魏無忌當做炮灰,用于抵擋沖鋒的戎金蠻子。
“黑巖山?在哪兒?”
“有我大周將軍駐扎在黑巖山?鄉親們,速速與我過去避難吧!”
“如今涼州城不愿收容咱們,倒不如另謀一個生路?”
“反正在這兒等著也是一個死,倒不如博一線生機!”
“這位將軍,你既然能為我們指一條明路,為何又不愿意放我們進城呢?我們本就距離涼州城較遠,這段時間是一日不敢歇,為何要拋棄我們!”
“……”
有的百姓選擇朝黑巖山而去。
也有一部分百姓卻將希望寄托于涼州城內,他們一廂情愿的以為,若是戎金人的軍隊出現,涼州城內的將軍,必定會放他們進城的。
劉千軍看著城墻底下的百姓們,心中都在滴血。
好在。
自己剛剛的那番話,讓大半的百姓朝黑巖山而去……現在能救得了多少人,就救下來多少人吧。
另外一邊。
黑巖山。
近兩萬名百姓抵達山腳下,但看見哨崗林立,一時間不敢輕舉妄動。
一位身著白衣的男子出列,倒是有些英武不凡,竟然能和楊承一較高下。
“在下季咀,敢問此地可是我大周將軍駐扎之地?我等兩萬皆是邊關百姓,如今涼州城緊閉,我等無法入內,故前來投奔,望將軍收容。”
季咀拱手懇切道。
哨崗的將士們聞聽,看著這黑壓壓一大群人,絲毫不敢懈怠,趕忙策馬上山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