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童叫余葉舟,十二歲,識些字,爹是童生,不過跟他娘都在前不久意外去世了。
他還有個妹妹叫余葉錦,才十歲,生得倒是乖巧,可惜是個啞巴。
爹娘去世不久,兩人就被大伯一家給賣了,家中財產(chǎn)全都被大伯霸占,也是可憐人。
因為兄妹二人不分開賣,一直到現(xiàn)在也沒賣出去,畢竟誰也不愿意買個啞巴回去,年齡還那么小。
蕭迎卻不嫌棄,而且陳星月也喜歡余葉錦,買回去當個灑掃院子的還是沒問題。
兄妹兩人只花了八兩銀子,這還是因為哥哥識字。
最后就只剩另外一個灑掃院子的,挑了個年輕的小婦人,叫苗桂花,今年二十一。
苗桂花是被賭鬼丈夫賣掉的,衣衫襤褸,露出來的胳膊上不少傷痕,讓蕭迎想到了陳大丫。
因為干活麻利,管事低于十兩不賣,蕭迎倒是沒砍價。
如此一來,十三個人就全部湊齊了,加起來一共一百二十三兩,平均一人還不到十兩。
即便蕭迎素來淡然,心緒也有些波動。
人命如草芥不是說說而已,這些人竟然還不如牛馬值錢。
挑選好家仆,就只剩干農(nóng)活的了。
這個要求就不高,而且她更希望一戶一戶的買,家里有牽絆,這些人才會更忠心。
管事開心不已,這位夫人還真是大主顧,他以為買家仆也就罷了,居然還要買干農(nóng)活的。
“我們這兒還真有好幾戶合適的,我這就讓人帶上來。”
少頃,小廝就又換了一批人過來,全都是拖家?guī)Э诘陌傩眨还灿辛鶓簟?/p>
其中三戶人家曾是在莊子上干活的家生子,因為莊子遭了野獸糟蹋,被主家遷怒,便將沒照顧好莊稼的一批人給賣了。
還有三戶是佃戶,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便干脆賣身為奴。
這幾戶人家都是操持莊稼的好手,也只會干農(nóng)活兒,且不單賣,加起來一共有四十一人。
蕭迎對這幾戶人家都挺滿意,但人數(shù)還有些不夠,她買的兩座山至少能開上一兩千畝地,第一批人手再怎么也得負責百畝才行,且還要挖個大池塘養(yǎng)小龍蝦。
這些人家里都有孩子,一戶能開十五畝就不錯了,還得留出一戶照顧她在村里的田地。
算一算至少還得要兩戶。
不過牙行沒有這么齊整的兩家人了,小廝便帶來了三家:一對父子,母女三人以及母子四個。
父子二人也是佃戶,家里妻子去世了,兒子又因為窮娶不到媳婦,所以只剩下他二人,一看衣著外貌就知道是干慣農(nóng)活的。
母女三人則是因為丈夫去世被婆家趕了出來,母親三十四歲,兩個女兒分別為十六歲與十四歲。
因為膚色黝黑,容貌也頗為磕磣,所以一直找不到婆家。
不過看三人的手就知道從小操勞,想必干活很利索。
最后母子四人是因為家中遭難,田地房屋被奪,實在過不下去才賣身的。
母親年近四十,兒子剛?cè)豕谥g,娶了個媳婦還沒有孩子,女兒剛滿十五,看起來很內(nèi)向。
蕭迎對后面兩家不太滿意,雖說這些人都是干慣農(nóng)活的,但畢竟體力有限,開荒這種事也不知能不能干得下來。
似乎察覺到她的顧慮,管事趕忙開口勸誡。
“夫人不必太擔憂,若是覺得他們不行,日后再發(fā)賣了便是。”
他第一次憂慮牙行可供挑選的人不夠多,不能讓客人滿意,就是他的失職。
不等蕭迎開口,這三戶人家竟都齊齊跪倒在地,請求她收留。
“好心的夫人,我們都是干慣農(nóng)活的,一定不會讓你吃虧,求求你就將我們買回去吧。”
這年頭買人回去開荒干活的很少,他們又不會別的,在牙行已經(jīng)待了不短的時間了。
這位夫人買了這么多人干農(nóng)活,想必家里有不少田地,錯過這個機會不知道又還要等多久。
在牙行的日子并不好過,雖然餓不死,但也就是把命吊著。
只要有一絲機會被買走,他們就不愿意錯過。
“夫人,你看……”
管事有些尷尬,倒是希望蕭迎將這些人全都買了。
蕭迎淡淡說道:“說個價錢吧。”
管事一喜,這是答應買下了,這位夫人還挺心善。
跪著的三家人也露出喜色,他們終于可以離開這里了。
“夫人買的人多,我就說個實誠價,十五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個十兩,女子一個八兩。”
“十五以下的無論男女都是五兩,十歲以下的三兩。夫人,你看如何?”
蕭迎點了點頭,因為人數(shù)太多,她就沒一個個搞價了。
最后算下來,一共三百六十七兩,成年男子十五人,成年女子十八人,十到十五的十一人,十歲以下的只有六個。
再加上購買家仆的一百二十三兩,剛好四百九十兩。
這絕對是一筆大生意了,管事主動承諾會去縣衙把這些人的戶籍全部辦理好,蕭迎只需要下午來取就行。
辦理戶籍也需要銀子,這部分錢就由牙行承擔了,對此蕭迎很滿意。
蕭迎現(xiàn)在就可以將人帶走,也可以等辦理好戶籍之后再帶走,蕭迎選擇先帶走一部分。
買了這么多人回去開荒,自然得配備相應的開荒農(nóng)具與生活用品,打算今日一并買齊全了。
管家康若蘭自告奮勇幫忙規(guī)劃,包括要購買多少農(nóng)具,購買哪些生活用品,需要銀錢幾何,需要多少人去買,全都在短短時間內(nèi)拿出了章程。
蕭迎頗為欣喜,居然跟她計劃的差不多,看來這位管家是有些真本事的。
康若蘭衣著雖不華麗,卻自有一股氣度,那是在大戶人家培養(yǎng)出來的。
她主動規(guī)劃也是為了露一手,讓主家知道自己的實力,作為管家,理應為主子分憂。
“就按你說得辦。”蕭迎滿意地點頭,又補充道:“不過還得再加一樣,每人再買一套粗布衣裳與鞋子吧。”
“夫人良善,我替大家先謝過夫人了。”
康若蘭露出笑容,看來這次沒跟錯人。
他們這些家仆有衣裳不說,連干農(nóng)活的那些人都有,可見夫人心善且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