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太好了吧,徭役又苦又累,每年都把人累個半死。”
“你們沒看告示嗎?一大早就貼出來了,說免除咱們今年的徭役!”
“可這些災民們有錢拿,這樣的徭役我也愿意去啊。”
“行了,就不要跟這些災民們爭了,看他們多可憐,就讓他們去賺這個錢吧。”
百姓們議論紛紛,大多數人都很高興且表示理解。
他們再窮至少還有口飯吃,有個房子住,不像這些人什么都沒有。
“也不知道我們村會分多少人,希望都是些安分守己的。”
“聽說每個村都要安置二三十人,各村里正都來了,排隊等著領人回去呢。”
“二三十人也還好,應該掀不起什么風浪來。”
有百姓露出擔憂之色,聽說這些災民們餓得吃人,可不希望把村子里弄得亂糟糟。
說話間,災民們已經開始按照各戶排隊登記信息了,各村里正則候在一旁。
每登記完二三十人,就讓一位里正領走,這么算下來,差不多每個村子都要接納二到五戶。
陳杰也在其中,且比較靠前,昨日下午他就聽蕭迎說過此事,且二人已經商議好接納的人數。
“我們陳家村空屋子比較多,可以接納一百人。”
輪到他時,他主動匯報了人數,負責登記的小吏不由一陣驚訝,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你們村子真能接納一百人?我可告訴你,領回去了就不能再退回來了。”
陳杰含笑點頭:“我們村有位蕭夫人,蕭夫人心地善良且空屋子很多,就是她說可以接納這么多人的。”
小吏眼前一亮,激動地問道:“可是那位蕭迎蕭夫人?”
“正是那位蕭夫人。”陳杰頷首。
小吏頓時改口:“既然蕭夫人開了口,想必是真的,那我可就給你們村子劃分一百人了。”
“有勞大人了。”陳杰暗道果然還是蕭迎面子大。
就聽小吏忽然壓低聲音,朝他使了個眼色。
“聽說這次安置災民多的村子會有獎勵,我看這獎勵非你們陳家村莫屬了。”
陳杰一怔:“還有這樣的好事?多謝大人告知。”
小吏笑著擺了擺手,安置村民是為縣衙解決麻煩,縣令大人自然不會虧待有功之人。
于是最后小吏一共選定了十四戶,共計一百零一人,全都劃分給了陳杰。
其余村子的里正都愣了,這個陳家村什么來頭,竟然能接納這么多人?就不怕出問題?
被劃分給陳家村的那些災民也露出憂色,別的村子都只接納二三十人,陳家村真能將他們都安置下來嗎?
為了避免抱團,小吏登記與劃分時特意將災民們都打散了,來自一個地方的人家不會超過兩戶,這也讓災民們很沒有安全感。
陳杰卻是什么都沒說,直接招呼那十四戶人家跟他走,災民們無奈,只得跟上。
這群災民里男女老少皆有,最多的一戶人家有十二人,最少的一戶只有四人:一對年輕夫婦與兩個不滿十歲的孩子。
但無論人多還是人少的,皆是面黃肌瘦,衣衫破舊,走起路來也沒什么力氣。
如今扛著糧食,走的就更慢了。
待走出一段距離,遠離災民安置點時陳杰忽然停下腳步。
與此同時,十多輛牛車馬車一擁而上,災民們頓時嚇了一跳,滿眼警惕。
陳杰和煦一笑:“大家不用擔心,這些都是我們陳家村的村民,特意來接各位的。”
“接下來所有不滿十歲的孩子都上馬車,其余人將糧食都放在牛車上,老人與婦人們也可以上車,看管好自己的糧食,別弄混了。”
“咱們需要加快速度,爭取在入夜之前到達陳家村!”
陳家村距離縣城太遠了,走路得四五個時辰,按照這群人的速度,走到半夜都未必能到。
昨日他與蕭迎商議之后,就召集村民開了個會,村民們反應不一,但有牛車的幾家都表示愿意前來接人,因此今日一大早就跟他一起來了。
村里現在有牛車的不少,陳杰、陳慶福、陳銅、趙青等人甚至添了第二輛,以至于這次來接人的牛車多達十三輛,蕭迎還派了一輛馬車。
十四輛車一字排開,頗為壯觀,難怪災民們之前嚇了一跳。
此時聞言都驚呆了,這個陳家村是什么來歷?竟然如此富裕!
村子里的牛車都能排起長隊,還有馬車!
要知道,即便在逃荒之前,他們這些人所在的村子里最多也就二三輛牛車,馬車更是鎮上的富人才有。
以陳家村表現出來的實力,一個村恐怕就相當于他們五六個村子了!
更讓他們動容的是,這些人居然愿意趕著牛車與馬車來接他們,明明只是陌生人。
他們一路上都受慣了冷眼與鄙夷,何時被人如此重視?
一個個不由紅了眼圈,鼻子發酸。
“里正大人,謝謝,謝謝你們……”
有老人熱淚盈眶,當眾就要給陳杰跪下,其余人也神色動容。
陳杰嚇了一跳,趕忙將人扶住,面色有些尷尬。
“大叔不必如此,既然將你們安置到陳家村,那咱們以后就是同村人了,同村人自然應該互幫互助。”
“不過我也有句丑話要說在前頭,咱們陳家村的人都淳樸善良,容不得那些坑蒙拐騙不懷好意之輩。”
“以后若是被我發現有這樣的人,一定會將其趕出陳家村!”
他與村民們愿意釋放善意,是因為憐憫這些災民的遭遇,但并不意味著要做冤大頭,養出一群白眼狼。
災民們當即紛紛表示一定踏實做人,如果真出了那等壞坯,他們自己都不會放。
陳杰這才滿意一笑:“既然如此,各位就趕緊上車吧。從這里到咱們陳家村還得走四五個時辰,得抓緊時間了。”
眾人一聽這么遠也不再猶豫,將糧食都放上牛車,又讓老人孩子與一些婦人坐上去。
如此一來,隊伍的速度就大大提升了,應當能在天黑之前到達。
災民們懸著的心也落回實處,不少人都露出笑容,看來分到陳家村是他們的造化。
那些坐上馬車的孩子們更是欣喜又激動,掀開簾子左看右看,好奇不已,沒想到他們有朝一日也能坐上馬車。
而與此同時,蕭迎那邊也來了一批災民,正是挑選出來建造工坊的五十人,由寧遠澤親自帶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