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推移,營地發展像是被摁下了快進鍵。
第七次穿越,武器補充完畢,挖煤機到位,工兵連一百二十人全員到齊,外加數名各領域專業人士。
第八次穿越,發電設備購齊,洗煤廠建成,臨時營地擴建竣工,異界燒窯廠成立。
目前姜驕的營地里,共有一百八十名人類,八十七名異界獸人。
——這期間,有不少被族人拋棄,或者是離群索居的流浪獸人,被陸陸續續“撿”回營地。
新加入的獸人,除去已經熟悉的食草獸人,還有例如絨熊,云豹這樣的肉食者。
他們的情況,同樣糟糕。
要么是被部落驅趕,要么則是身體虛弱,在部落搬遷的過程中掉隊,被迫成了流浪獸人。
其中塊頭最大的絨熊獸人,則是因為成年,被母熊看作威脅,趕出地盤流浪的。
姜驕也對這些獸人的去處做了明確規定:
這些獸人中,除去極個別肢體重度殘疾,無法承擔日常工作的獸人,以及年齡未滿十二歲的“幼崽”不參與營地建設。
殘疾獸人負責教導幼崽,或者在后勤或者紡織工坊(尤彌斯)工作。
而幼崽們,除非年紀太小,否則每天只上半天課,剩下半天,則要進行義務勞動。
比如在食堂削土豆,擦桌子。
給巡邏戰士們送水,送飯。
關于“幼崽”,或者說是未成年人的年齡規定,姜驕本來打算限定在“十四”。
但獸人們的平均壽命實在是太短。
無論是林鹿還是灰羊,幼崽們超過八歲,部落里就會為他們舉行儀式,宣告他們成為“戰士”。
盡管還未成熟,但相較于人類未成年來說,獸人幼崽委實強壯的多。
至于其他獸人,則根據當初登記的信息,分配給營地內各個小組。
擅長采集,了解植物的獸人,負責采集實驗樣本,平時也要負責研究組科研人員的外出安全。
——自從某位周姓科研人員,在研究帝王鱷過程中,由于太過癡迷,差點被當做猴子吃掉后,姜驕就下了死命令。
科研人員外出進行科研探索,要先遞交申請報告。
其次,還必須要有一到兩名獸人陪同,申請才會被允許。
擅長建造,天然在蓋房子蓋大壩上面有天賦的水獺獸人,自然而然被分去了基建組。
尤其是一名叫做“松花”的水獺獸人,表現尤為出色。
她擁有其他同族沒有的長處:
兩顆特別大,像極了河貍獸人才有的的大門牙。
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況下,這位女士能夠在五分鐘內,啃斷一棵十厘米粗的胡桃樹。
擅長隱匿的山貓,以及身形矯健的松鼠獸人,則被編入安保組。
他們并不配備武器,但需要和巡邏戰士一起,平時負責營地周邊的探查,以及警戒工作。
山貓獸人嗅覺靈敏,能聞到五百米以外的血腥味。
松鼠獸人聽力出眾,密林里風吹樹葉的聲音,也逃不過他們的耳朵。
——十幾米高的哨塔,獸人們三秒內就能登頂。
再配合掌握現代技術的戰士,可謂如虎添翼。
一些強壯的獸人,比如絨熊、林鹿、云豹,也會被編入安保組。
每個獸人都配備了新式“武器”:
一根長一米五,粗五厘米的鋼筋。
對,就是姜驕私人住宅打地基用的那玩意兒。
頂部焊上精鐵制作的尖刀,可以當做長矛投擲,也可以當做棍子掄人。
拿起來是殺器,放下就是建材。
關鍵是便宜好用。
比之前獸人們用的木棍石斧好多了。
就算敵人開掛,進化到青銅器時代,對上舉著鋼筋的獸人,也只能認輸。
……
姜驕坐在安全屋里,仔細翻閱著各小組送上來的報告。
[后勤組:食物儲備充足,大棚建設工作順利,預計下月起,將有新鮮萵苣、白菜供應,申請加蓋倉庫,以及室內溫室。]
同意。
[氣象組:氣象氣球放飛工作結束,預計未來將出現大風天氣,降溫預警,寒潮預警。]
發給其他各部門。
[后勤組:需要補充棉衣、防寒布料,急需童裝,個別獸人反映,后勤組發放衣物偏大影響日常工作(水獺、松鼠)。]
同意,記在備忘錄上,下次物資補給注意。
[洗煤廠:礦產開采工作順利進行,第二批水洗原煤入庫,進行脫水,預計首日產能可達三十噸……
第一批原煤已做水洗脫毒處理,運送至山下儲煤場。]
劃重點,等會兒安排人去儲煤場接收。
[安保組:臨時營地,燒陶廠周邊疑似發現大型野獸捕獵痕跡,請各單位生產時提高警惕。]
劃重點,提醒各組注意。
[科研組:帝王鱷行蹤成迷,推測疑似提前進入休眠期,申請進行為期三月的野外勘探工作。]
姜驕面無表情地駁回申請。
三個月??
馬上過冬了你是打算去外面做冰棍嗎?
忽然,她注意到一條好消息:
[窯廠成功燒制出第一批陶器,損耗率13%,申請勘探高嶺土,嘗試瓷器燒制。]
“這么快?”
姜驕有些意外。
這個燒窯廠,其實有些名不符實。
說是個廠,其實就是個粗糙的手工作坊,小土窯來著。
為了燒窯方便,才放到山下臨時營地里。
沒想到這么快就燒出第一批了。
姜驕打算去看一眼。
……
雖然是個規模不大的小土窯,但有專業人士指點,窯洞的堆砌也十分有講究。
先是用石頭堆砌雛形,外層用黃泥加枯草梗混合的草泥覆蓋,再加水夯實,邊沿用泥封口。
內室基底,則是用沙礫,石頭木塊進行填充,脫模后,預留高度適當的門洞。
最后,還要用三比七的沙子和粘土,在內室搗實,并且預留孔洞,安裝煙囪,增強熱循環。
修建窯洞的時候,獸人們還以為,這也是用來住人的“山洞”來著。
姜驕停下皮卡,快步走向燒窯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燒窯場的工人,以獸人居多。
燒窯需要熟手控制溫度,溫度太低,燒出來的陶器就不成形,溫度太高,陶器又太脆。
負責控制溫度的,是個在瓷廠干了幾十年的老師傅。
——聽說解放前就跟著家里長輩燒陶,閉著眼睛都能把握好窯洞溫度。
“拉胚,拉胚的時候手勁不能大,晾到這個濕度,濕度懂嗎?就是這個半干不干的狀態就可以,不要曬太干,不然沒法掛底釉?。”
老師傅對著個松鼠獸人連說帶比劃,窯洞外這么高的溫度,給他急的差點說方言:
“就是讓你們往外面涂的那層釉?水,儂曉得伐???”
屁股后面掛著大尾巴的松鼠獸人嘗試理解,但好在他聰明,半猜半蒙,明白了老師傅的意思:
“濕?這個,一樣?”
他指了指老師傅拿來當例子的陶器,試探道:
“一樣,可以?”
“啊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的啦,小模樣小眼睛,還怪聰明的哇。”
老師傅連連點頭,用毛巾擦擦脖子上的汗,總算松了一口氣。
——在掃盲班學習的松鼠蒂蒂,負責向其他獸人翻譯燒窯師傅的話。
雖然獸人們不明白,黑皮們為什么要把泥巴丟進著火的房子里,但他們勝在聽話。
老老實實按照老師傅的要求,挖泥,拉胚,用爪子一點一點搓出各種奇形怪狀的盤子,碗,以及盛水的罐子。
他們甚至在老師傅的指點下,領會了流水線作業。
林鹿獸人赤著膀子,一鏟一鏟往里填煤。
水獺獸人發揮自己小短手的優勢,捏出圓潤的陶形。
松鼠獸人用刷子往半干的陶器上刷釉?水,刷得太慢,甚至直接拿尾巴蘸釉?,結果涂的又好又快。
“巫。”
“巫姜。”
“巫姜大人來了。”
看見姜驕出現,獸人們紛紛停下手里的工作,臉上露出或敬畏或畏懼,或仰慕或欣喜的表情:
“那就是部落里的大巫?”
“噓,快低頭,別看。”
獸人們垂著眼,避開姜驕的視線,盡量避免目光接觸。
被救回來的獸人,大部分都是這個樣子。
他們對姜驕的態度,畏懼多過好奇。
“怎么樣了,楊師傅。”
姜驕并不在意,轉頭向負責燒窯的老師傅請教:
“我看報上來的損耗率是13%,您還申請勘探高嶺土——燒陶和燒瓷我不太了解,但這個窯洞的溫度,能滿足燒瓷的條件嗎?”
“說了沒直接看來的簡單。”
老師傅忙擺手,又看看手表上的時間,摸摸另一口余溫未盡的窯洞:
“姜老板,剛好這一口窯能開了,咱們直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