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資金2億美元,將會在三天內打入中航技術進出口公司的賬上。張廠長,我希望你們能盡快組織生產?!?/p>
簽完合同后,易卜拉欣認真地要求著對方。
“上校同志,請放心,我們立即組織生產!”
張振萬拍著胸脯保證。
2.5億美元?。?/p>
折合人民幣7.125億!
拋開中航技術進出口公司抽走的2.5%管理費,619到手也有超過6.9億。
成本要是壓縮到3萬以內,整個訂單的生產成本也只要3000萬……
一想到這,張振萬就激動。
超過6億的純利潤??!
如此龐大的一筆經費,單位里的銀河一號現在根本就不用關機;新設計的導彈需要吹風洞,開著風洞可勁兒吹就是了。
現在不差那點電費了。
可是上級的態度,讓張廠長擔心不已。
“上級不是都批準出口了么!能有什么問題?”
劉威銘反問。
“咱們出口的技術比引進的怪蛇-3都更先進,空軍耗費巨資引進就是為了怪蛇-3使用的氮氣制冷銻化鋼導引頭?!?/p>
趙秉璋滿臉苦惱。
高純度制冷銻化銦的性能,遠比銻化鋼更好。
“怪我咯!”
劉威銘眉頭一挑,“咱們不是詢問過,不管國防科工委還是空軍,都對我們改進后的導彈不屑一顧?他們同意了咱們賣出去……”
“……”
趙秉璋嘴角抽搐了一下,神色復雜地看著劉威銘。
張振萬跟葉永安兩人回來后,他們向上級主管部門以及空軍都匯報過在PL-4改進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需要經費生產改進樣彈,也需要空軍跟上級協調靶機跟空軍打靶試射。
結果國防科工委跟空軍都認為619是改變了方式要經費。
在電飯鍋上市一炮而紅獲得經費后,廠里把8枚樣彈更改了制導頭,更換了新的燃料后,按照劉威銘的提議免費提供伊拉克試用。
所以才有了眼前這筆巨額訂單。
“要是上面知道出口的PL-4性能比我們報得還高……”
趙秉璋覺得,劉威銘是故意如此的。
就如同他之前說的,空軍在花費巨額資金引進怪蛇-3后,即使明知道PL-4改性能更先進也不會給多少訂單。
賣出去,第一個訂單就超過了7億呢!
目前空軍一年軍費才多少?
當然,賣出去劉威銘也不是什么準備都沒做。
他口中的“誤差”是真的誤差:能量密度更高的燃料固體燃料發動機工作溫度、使用壽命要求變得高。
經過超級計算機上百個小時模擬計算,PL-4的發動機沒有更換。
而使用壽命最多堅持到最大24公里的射程,最低保證18公里的射程。
“我們這不是也沒經費實驗?趙總,有這功夫,咱們還是多在中距空空導彈上思考一下如何解決制導問題吧?!?/p>
劉威銘可不想去擔心空軍跟國防科工委怎么想。
合同已經簽了。
錢馬上到手。
當初張振萬跟葉永安回來前又拿到了自主權,自己想搞什么項目,上級也不能干涉不是!
“如果只用紅外指導不行,射程要增加到50公里以上,不只是對紅外探測器的靈敏度要求更高,還對內部的計算機組要求更高……”
說到技術,趙秉璋的眉頭就擰到了一起。
要提升空空導彈射程,可不是加大導彈彈徑,增加彈體長度就夠的。
“我覺得可以采用復合制導,導彈的前半程,可以使用簡易的慣性制導,在靠近目標后再使用紅外制導?!?/p>
劉威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主動雷達制導?那難度太大了!導彈自身攜帶天線跟信號發射機,制導區域需要占用更大空間……還不如用半主動雷達制導來保證前段……”
還沒說完,他就說不下去了。
半主動雷達制導需要戰機持續照射目標為導彈提供信號。
現在殲-7III剛裝上JL-7型雷達,最大探測距離也只有30公里。
619要搞的中距空空導彈,最低射程都要50公里!
怎么搞?
“主動雷達難度確實大,我們不搞,難道就只能等著?”
劉威銘輕聲說道。
趙秉璋默默嘆了口氣。
“其實主動雷達制導的最大難度就在于小型化后的性能,信號發射器功率、天線接收能力、內部計算機組數據處理能力等……我們可以先實現功能,然后再一點點地完成小型化嘛。先搞預研,咱們主要工作還是以目前的PL-4改技術為基礎,開發地空導彈?!?/p>
趙秉璋只能點頭。
“你們是專業的,搞什么項目,怎么搞,由你們決定。廠里會全力支持!”
面對兩人提出的新項目,張振萬連猶豫都沒有。
鑒于廠里的情況,目前伊拉克的美元還沒到中航技術進出口公司賬上,中航技也提前先支付了619廠1000萬用于組織生產。
按理,導彈屬于航天工業部管轄。
這筆訂單應該交由航天工業部下屬的精密機械進出口公司,奈何交易雙方都直接找的航空下屬的技術進出口公司。
所以,林文剛直接把本應該是5個點的代理費降低了一半,另外先轉了1000萬經費到619。
“什么屬于你們的業務?買賣雙方主動找的我們!”
面對找上門來的精密機械進出口公司副總陳銳,林文剛眉頭一挑,“老陳啊,這事兒,我覺得你們還是不要插手的好?!?/p>
“你這是得了便宜又賣乖啊!”
陳銳氣不打一處來。
超過7億人民幣的訂單?。?/p>
外匯2.5億美元。
精密機械進出口公司從80年成立以來,一直都是在花外匯進口,還沒出口賺取過外匯呢。
好不容易有了一批導彈業務出口,卻被管飛機相關業務的航空單位搶了。
能不生氣?
“那家單位之前找航天工業部,航天工業部可是說他們不歸航天管!”
林文剛笑著說道。
“胡說!導彈、火箭這種一次性上天的都是航天的業務!你找理由,也得找充分一點吧?!?/p>
陳銳都快被氣笑了。
各個軍工系統都有自己的進出口代理公司,一方面是為了幫助下屬單位引進所需的先進設備跟技術,另外也是為了幫下屬單位的產品獲得國際市場。
不管哪個研究所搞出來的導彈,都是航天的業務!
“這點我真沒有騙你。不信你回去問問你們航天工業部,619廠是你們下屬單位?他們隸屬國防科工委!”
不可能!
哪里有搞導彈的單位不屬于航天工業部?
鬧呢!
“什么?619廠拿到了2.5億美元出口訂單?合同已經簽了?”
“怎么可能?他們之前還在這邊要經費……”
當知道消息后,航天工業部相關領導大驚。
2.5億美元啊!
用來造東風-5,都能制造上百枚了。
投入到研發中,射程更遠的彈道導彈都能搞出來。
結果,跟航天工業部沒有任何關系?
“什么?619廠出口PL-4獲得了2.5億美元外匯?”
消息同樣很快就傳到了國防科工委。
所有了解619廠情況的領導干部都詫異了:2.5億美元確實是一筆巨款,這幾年國內出口坦克等,那都是十多億美元,也沒什么讓上面領導震驚的。
關鍵是出口空空導彈!
“就是他們改進的PL-4?伊拉克這是被逼急了?”
得到消息后,陳為民司長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怎么分析,都不覺得619廠會突然獲得這么大一筆的訂單。
“難道,他們向上面匯報隱瞞了實情?”
“狗曰的張振萬!這膽子越來越肥了??!”
越想越覺得是619廠賣出了什么先進的關鍵技術,而且還沒向上面匯報。
“陳司長,空軍后勤跟總參、總后的領導來了……”
“為出口的PL-4?”
陳為民剛想明白,秘書就來匯報,大佬們找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