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德六年。
春,三月,甲戌。
大梁城酸棗門外。
晨光剛漫過護城河,大周皇帝郭榮的誓師聲便已撞在甲胄上炸了開來。
“燕云不復,誓不南還!”
赭黃戰(zhàn)袍被風掀起,明光鎧甲銀光閃閃,青驄戰(zhàn)馬上的郭榮目光堅定、睥睨天下!
為了這一天,他準備良久。
更是已經(jīng)命侍衛(wèi)親軍都虞候韓通與軍將高懷德、張鐸領(lǐng)水陸軍先赴滄州。
侍衛(wèi)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率龍捷、虎捷、驍武等親軍先赴大名。
只待他親率大軍北上匯合,便可劍指燕云!
而作為“中原北門”,收復燕云十六州,便是他統(tǒng)一中原、恢復盛唐舊疆最重要的一步!
此戰(zhàn),他信心滿滿!
他的視線依次掃過趙匡胤、范質(zhì)等人,最終落在面前數(shù)萬整裝待發(fā)的殿前軍精銳上。
威嚴的聲音再次響起:“全軍出發(fā)……”
不料!
此時后方突然傳來一道稚嫩的呼喊聲:
“父皇,等等……”
郭榮回頭看去,卻見一輛馬車正從遠處疾馳而來。
馬車車頭,一個頭發(fā)凌亂、衣衫不整的稚童,正一手緊緊抓著車夫肩膀,一手拿著紙卷成的喇叭。
抻著脖子,一遍遍大喊:“父皇,等等,父皇……”
郭榮皺了皺眉,一眼便看出那稚童正是他年僅六歲的好大兒郭宗訓!
胡鬧,他不該在睡覺嗎?
怎么會出現(xiàn)在這種嚴肅的場合?
金環(huán)是怎么看管的?
那些宮女太監(jiān)們又是干什么吃的……
殊不知,此時的郭宗訓早已不是他的那位好大兒!
那具六歲的身體里,是一個時辰前,剛從現(xiàn)代穿越而來的成年靈魂。
他叫郭斌,本是個有著大好前程的體制內(nèi)新銳。
歷史系畢業(yè),興趣廣泛、精強體壯,關(guān)鍵還談了一個背景深厚的漂亮女友,就等著結(jié)婚……
可一覺驚醒,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六歲的柴宗訓,不,應該是郭宗訓!
而且還是在柴榮即將北伐出征之際!
熟知歷史的他很清楚,這位被正史與傳統(tǒng)史學贊為“五代第一賢主”的柴榮,即將在此次北伐途中染上惡疾,撐不到三個月就會嘎!
而要不了一年,趙大就會發(fā)動陳橋兵變,逼他禪位,建立大宋。
然后,他就會和歷史上一樣,被遷居房州,僅僅20歲就病逝。
雖然被封為“鄭王”,食邑三千,甚至還有“丹書鐵券”的承諾。
但房州是什么地方?
地處偏遠,遠離政治中心。
實際上就是被軟禁!
至于到底是不是病死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幾個弟弟都下落不明。
而且畢竟連柴榮的死,都有傳言說是背后另有陰謀。
這些事情,誰又能說得清楚?
別忘了,還有人說斧聲燭影呢!
真相到底如何,鬼知道!
他承認歷史上的趙大有他的豐功偉績、仁德賢明。
作為皇帝來說,也很厲害了。
可現(xiàn)在,自己穿越過來了!
也就是說,陳橋兵變被搶皇位的、將來被軟禁房州的,又莫名死亡的是自己啊!
從心論的話,自己日后倒是可以直接主動把皇位讓給趙匡胤,當個閑散王爺……
呸!
這是我的皇位,我憑什么讓?
吾劍未嘗不利……
而且,就算自己讓了,趙大又真的會放過自己嗎?
雖然以六歲的身軀對抗趙大集團,的確難如登天。
但哪怕是以卵擊石、困獸之斗也好,那不也得試試!
至少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可以折騰不是嗎?
最壞也不過是歷史上的那個結(jié)局嘛!
哦,不,也有可能活不到二十歲就暴斃。
但說來說去不也是死嗎?
那還不如搏一把!
正是有了這樣的想法,他才顧不上整理儀表,第一時間溜出宮,脅迫宮人幫他趕到酸棗門這里。
他知道,想讓柴榮別親自北伐是不可能的,畢竟自己只有六歲,誰又會相信一個六歲稚童的話?
而且很有可能連當面和柴榮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這里可是無比嚴肅的出征現(xiàn)場,哪容得一個小鬼搗亂?
但自己必須要見到柴榮!
就算不能勸他別親征,至少也得帶上自己。
一來,說不定自己能幫柴榮避免染上惡疾,多活幾年。
這樣的話,那趙大還敢陳橋兵變?
二來……暫時還沒想好。
不過跟柴榮一起北伐,總比一個人在皇宮被動等著柴榮病逝,等著趙**宮要好吧?
實在不行,就魚死網(wǎng)破,干死丫的!
額,有點難度!
畢竟趙匡胤有砂鍋大的拳頭!
但真到了那一天,也得想盡辦法試一試。
反正總會有人平定亂世。
這一點他很自信,畢竟大一統(tǒng)是每個華夏人的執(zhí)念!
當然,這并不理智,不到萬一不能輕易走這一步……
果然!
馬車剛來到大軍近前,離郭榮還有**米,就被甲士強行截停了下來。
郭宗訓險些摔倒,緊接著就看到兩個甲士走了過來。
這是要直接把自己趕回去?
幸好他早有準備,當即狠狠掐了一把大腿,眼淚瞬間洶涌而出。
他大聲哭喊著,還不忘改稱呼:“爹爹,孩兒要見爹爹……”
“孩兒夢到娘親了,是她讓孩兒來見爹爹,替她轉(zhuǎn)達幾句話給爹爹……”
所謂的“娘親”自然就是歷史上與柴榮伉儷情深的大符后。
而搬出大符后,正是他的殺手锏!
因為他知道大符后在柴榮心里有多重要。
歷史上,柴榮與大符后雖然都是二婚,而且還是政治聯(lián)姻,但二人的感情非常好。
帝后情深,堪稱五代亂世中一段兼具政治聯(lián)姻與真摯情誼的佳話!
大符后956年病逝時,柴榮的反應堪稱失態(tài),直接罷朝七日,親自為其擬定謚號“宣懿”,這可是極高的評價!
甚至還打破“帝后不同陵”的慣例,提前在他的慶陵旁為大符后修建皇后陵,明確“生同衾,死同穴”的意愿。
而且此后三年,直到959年柴榮去世前,為了幫兒子坐穩(wěn)皇位、穩(wěn)固朝堂,才再立小符后!
心里想著,他哭喊得更大聲了。
郭榮聽得真切,一旁的趙匡胤等人也都聽得清楚。
可大軍出發(fā)的吉時不能耽擱,這是規(guī)矩!
郭榮也知道這一點,出征為重,豈能因私廢公!
就在他要再次下令出發(fā)時,近侍供奉官曹彬輕聲說道:
“陛下,離出征吉時還有一點點時間,既是皇后托夢,您看……”
郭榮皺了皺眉,再次看向一個勁哭喊的稚子。
看著那張與金玉極似的小臉此刻正掛滿淚水,他的心終究還是軟了下來。
沒辦法,他已經(jīng)沒了幾個兒子了。
而且六歲稚童的哭喊實在太有殺傷力,更何況郭宗訓還聲稱是大符后托夢。
但凡是個當人的父親,誰又不會心軟?
郭榮嘆了口氣,招招手:“帶過來吧!”
見到這一幕的郭宗訓心中頓時大喜,甚至不等甲士引路,便一溜小跑地來到郭榮面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小身板看上去既可憐又乖巧。
“孩兒拜見爹爹……”
話音未落,青驄馬上的郭榮便打斷道:“我兒有何話要說,速速講來,莫耽擱了大事!”
郭宗訓抬起那圓嘟嘟的小臉,大大的眼睛還噙著淚水:
“回爹爹,孩兒見到了娘親。”
“她告訴孩兒,說爹爹此次北伐,所到之處必定無往不勝……”
柴榮大喜,他不信這是一個六歲稚子能編出來的謊話,所以托夢一事一定是真的。
既然金玉托夢說必勝,那一定必勝!
這是大吉之罩!
“朕知道了,你回去吧,朕絕不會讓你母后失望的……”
郭宗訓并沒有動,繼續(xù)說道:“爹爹,娘親還說,國不可一日無君!”
“北伐一事,讓將軍們?nèi)ゾ托辛耍富视猩仙n庇佑,只需在朝堂上運籌帷幄,必能決勝千里之外……”
郭榮愣了愣,并沒有因為勸他不要親征而生氣,反而眼里閃過一絲震驚:
小小年紀,竟然都學會了“國不可一日無君”、“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詞了!
嗯,應該是金玉托夢說的,這小家伙記住了而已。
不過,能記住這種詞,還準確復述出來,言語還如此流暢,完全不緊張,這已經(jīng)很難得了。
以后當真得好好培養(yǎng)培養(yǎng)!
“朕知道了,但國家大事不是你能懂的!”
“行了,別耽擱時間了,趕緊回去……”
郭宗訓心底嘆了口氣,果然被忽視了。
不過他也能理解,一個六歲稚童,誰會重視?
于是他直接站了起來,抬頭直視著青驄馬上的父皇,小臉無比嚴肅地說道:
“爹爹,誰說孩兒不懂!”
郭榮愣了愣,這小家伙怎的還長脾氣了?
他面露不悅,剛要開口,不料郭宗訓直接搶先說道:
“首先,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的生死命脈,父皇作為帝王,必須親征以彰顯決心、重塑屏障!”
“其次機不可失,遼國正處于混亂之際,親率精英速戰(zhàn)速決乃明智之舉。”
“再者,爹爹乃當世明君……”
郭宗訓的聲音不大,卻像塊石頭扔進滾水里。
周圍的人,包括趙匡胤竟都瞬間瞪大了眼睛,齊刷刷地看向這個弱小的六歲稚童,臉上充滿了難以置信:
這邏輯、這口才,真是一個六歲稚童?
小小年紀竟然知道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
甚至還知道遼國正處于混亂之際?
而此刻的大周皇帝郭榮,更是驚地說不出話來……
————————————
說明:
1、關(guān)于郭榮還是柴榮,可能會讓人覺得混亂。這是視角問題。當以主角視角去寫心理活動時,會用柴榮。
畢竟主角是現(xiàn)代人,中學課本、教科書上多是叫柴榮,所以主角內(nèi)心更習慣于說柴榮。而以其他視角時會用郭榮。
但為了方便閱讀,后面章節(jié)全用郭榮。(除了說明)
2、至于柴宗訓還是郭宗訓,因為主角本身叫郭斌,姓郭。歷史上這個時期也是叫郭宗訓,所以在提及主角名字的時候,就一直用郭宗訓。
3、文中的金玉乃符金玉,也就是大符后。金環(huán)便是符金環(huán),后來的小符后,此時已經(jīng)進宮撫養(yǎng)郭宗訓。
沒錯,她們還有一個妹妹叫符金錠,宋太宗趙光義的皇后,謚號“懿德皇后”。
史料沒有準確的人名記載,這幾個名字參考元劇《趙匡義智取符金錠》,與一些雜談而來。
4、據(jù)《二十六史?周書》記載,柴榮北伐從京都大梁城出發(fā)的具體日期為:“(顯德六年三月)甲戌,車駕發(fā)京師”,不過不同史料記載的具體出發(fā)時間存在差異。
5、要特別說明一下,不同的史料(正史、野史等等)會出現(xiàn)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也不敢保證一定正確,這畢竟是網(wǎng)文小說,只能盡可能根據(jù)史料創(chuàng)作,各位莫要太較真,望理解!(大腦可以適當寄存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