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要把此事告知韓大人與薛大人?”
“他二人對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鑒。”
“今日雖在朝會上言辭激烈,冒犯天顏,可心里到底是擔憂著江山社稷。”海寧滿眼激動的抬頭看著趙禎。
趙禎深吸一口氣,連連搖頭,眉宇間浮現出幾分無奈。
“朕何嘗不知他二人的忠心,只是他們一個性情剛烈,一個行事直來直往,絲毫不知迂回。”
“若讓他們知曉,下次朝會,定要當著滿朝文武的面,逼朕即刻立晗兒為儲君。”
“晗兒自幼流落民間,既無外家扶持,又無朝臣根基,朕只怕他難以服眾,若朕哪天……”
話未說完,趙禎的聲音忽然低了下去,眼神中帶著深不見底的擔憂。
“朕只怕他難以服眾,皇室宗親們多年來虎視眈眈,若有意出手為難,叫他該如何自處?”
海寧聞言,渾身一震。
腦中不由浮現出“斧聲燭影”四個字,額頭也隨之沁出細密的汗珠。
“海卿,你今年七十有加,韓卿薛卿等老臣們皆已有了年歲。”
趙禎緩緩起身,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朕要為晗兒掃清一切障礙,讓他安心坐穩這皇位!”
海寧面色凝重,低頭權衡一番后,聲音略有些顫抖。
“若皇子知曉陛下為他如此殫精竭慮,定是痛惜不已……”
趙禎擺擺手,“莫提此話,到底是朕虧欠他良多。”
“待認祖歸宗后,朕還要好好補償他一番才是。”
“時辰不早了,海卿你回去吧,替朕在翰林院照料好他。”
海寧深深一揖。
就在他即將退出文華殿時,余光中突然瞥見,趙禎臉上竟帶著一抹多年未曾出現過的欣慰與期盼。
夜色沉沉,明月高懸。
邕王府,正堂內,燭火搖曳。
得知今日朝會之事后,邕王的心頭隱隱有些不安。
“好端端的,為何又不準大臣商議過繼立儲之事,官家究竟想要干什么?”
堂下柳行志等幾位明確站隊邕王的大臣們眉頭緊鎖,面色凝重。
“近日后宮可有哪位娘娘有孕?”邕王沉聲問道。
柳行志連連搖頭,“下官朝會后特意去太醫院打聽了,并不曾。”
“奇了怪了,官家前些時日還召見本王,親口囑咐說:朕無親子,汝當勉勵之。”
“你們認為,眼下宗室之中,除本王與兗王外,還有哪位有望于儲君之位?”
柳行志與同僚們相視一眼后,拱手道:“眼下除兗王外,那些個宗親們,哪個不是縮著脖子做人?”
“離汴京稍近些的,更是連府門都不敢輕易出去!”
“依下官看,官家今日多半是被韓章和薛溥這兩老東西給氣狠了。”
“等過幾日官家氣消了,心里定還是想著王爺您。”
趙晗沒有出現前,在邕王和兗王中,趙禎的確更屬意邕王。
否則后來也不會讓邕王代行祭天之禮,畢竟祭天之事除皇帝外,向來非儲君不可為。
“不錯,王爺盡管放心,兗王他算個什么東西,名不正言不順!”一名朝臣緊跟著附和一句。
邕王抬手捋了捋胡須,眼下閃過一抹陰狠。
“派人多盯著些本王的那些兄弟子侄們,若有不安分者,直接……”
邕王點到為止,手指在案上輕輕一扣,發出一道沉悶的聲響。
與此同時,兗王府。
兗王亦是處于心神不寧之中,二王明爭暗斗多年,早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無論誰登上儲君之位,第一件事就是將另一人斬盡殺絕。
兗王的講經師傅邱政站在一旁低聲道:“官家心思深沉,只怕還盼著后宮娘娘們能誕下皇子呢。”
兗王世子趙策蕭昂著下巴,冷哼一聲,不屑道:“皇子?一把老骨頭了,還在這做春秋大夢!”
“世子殿下說的是,以官家的身子骨,這夢注定是要破滅的。”
“只是依下官之見,官家不到最后一刻,怕是不會立下儲君。”邱政沉聲說道。
他與時任開封府尹的弟弟邱敬,已將身家性命盡數壓在兗王身上。
只等兗王將來登基后,他邱家便是從龍之功,新朝的第一勛貴,自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宗室之中大是些碌碌無為之輩,邕王空有嫡長身份,也不過是草包一個。”
“這江山若落入他手中,只怕岌岌可危啊!”
兗王輕嘆一聲,在燭火的照耀下,那張本就陰鷙的面容此刻更顯森然。
“王爺說的是,為了大周江山,絕不能讓邕王得逞。”
邱政捋須輕笑,眼角帶著諂媚。
趙策蕭握拳道:“眼下五城兵馬司和三衙中都有我們人,就算官家臨終前欲立邕王為儲,我們也有的是辦法應對。”
兗王聞言,尤為倚重的看了趙策蕭一眼。
逼宮的念頭,早就在他們父子二人心中盤桓多年。
這些年,他們費盡心思在禁軍中安插親信,于廂軍里培植勢力,為的就是以防萬一。
翌日一早,趙晗照例于卯時抵達翰林院。
與諸位同僚打聲招呼后,剛準備落座,便見海寧邁步來到正堂內。
“見過海大人。”堂內官員盡數起身拱手行禮。
海寧眸光古井無波,在眾人身上環顧一圈后,最終定格在趙晗的身上。
他面露微笑,聲音溫和的如同春風拂過瀘沽湖,“趙探花眼下可有熟悉翰林院的庶務?”
此話一出,堂內一片寂靜,從四品侍讀學士王炔手中的茶盞“咔”的磕在案幾上。
幾名同僚不約而同向趙晗投去憐憫的眼神。
他們與海大人共事多年,還從未見他有如此溫和的一面。
事出反常必有妖,眾人不禁覺得有些毛骨悚然,脊背生風。
“趙編修犯了什么錯,海大人要這般嚇唬他?”
“不知道呢,趙編修公文處理的條理有加,比咱們都要認真的多,行為處事也沒有一絲錯漏之處。”
“……”
幾名正在不遠處整理書架官員竊竊私語著。
一旁年近半百,負責起草普通文書,處理日常公文,官職為正六品的翰林待召姚安石。
輕嘆一聲,開口道:“海大人,趙編修來翰林不過才兩日,且再給他些時間,無需這般苛刻。”
海寧對他的話充耳不聞,只將溫和的眸光放在趙晗身上。
趙晗只得端正衣冠,恭謹答道:“回海大人話,下官已初步了解。”
“甚好!”
“若還有不懂之處,可隨時向諸位同僚請教,也可來問本官。”
海寧說罷,抬手拍了拍趙晗的肩膀,順帶用余光瞥了眼他腰間懸掛著的半枚同心佩。
見與昨日官家手把玩的那枚正是一對,臉上的笑容更勝。
“多謝海大人垂詢,下官謹記于心。”
聽著趙晗的回答,海寧很是滿意的點點頭,而后徑直往偏廳走去。
堂內眾人面面相覷,難以置信的看著海寧的背影。
“恭喜趙編修,竟能入得了海大人的青眼。”
“趙編修前途無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