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嘎!這個方默,狡猾狡猾的!我看他不是什么‘大夏之虎’,應該叫‘大夏之貍’才對!”
片山理一郎少將站在吳淞鎮殘破的入口處,臉色鐵青,看著又一名捂著血肉模糊的下體、發出不似人聲慘嚎的士兵被擔架抬下去,忍不住咬牙切齒地低聲咒罵。
雖然他的第6聯隊幾乎兵不血刃地“占領”了這座已成半廢墟的沿海小鎮,但勝利的喜悅早已被持續不斷的傷亡和那種無處不在的陰險威脅沖刷得一干二凈。
周圍的鬼子兵們,臉上早已沒了剛登陸時的狂傲和興奮,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驚疑不定、草木皆兵的惶恐。
每一次突如其來的爆炸聲,每一次同伴凄厲的慘叫,都敲擊在他們本就已經緊繃的神經上。
原來,昨夜發現鬼子異常謹慎、沒有冒然夜襲后,方默立刻改變了策略。
他下令讓工兵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將大量系統提供的S型地雷(跳雷)和拆出反坦克雷的炸藥制作的各式詭雷,以令人發指的創意和密度,布設在了鎮內的廢墟、街道、房屋甚至井臺邊。
完成這一切后,除了留下幾百名熟悉地形的滬上保安團官兵進行象征性的遲滯射擊外,方默的主力全部悄無聲息地撤出了鎮子,分散隱蔽到周邊的田野、河網和村落中,完美避開了天亮后必然到來的艦炮和野戰炮火覆蓋。
當第6聯隊主力在17輛**式中戰車的掩護下,小心翼翼摸進吳淞鎮時,那幾百名保安團官兵按照計劃放了幾槍,就迅速化整為零,利用熟悉的地形溜之大吉。
然后,第6聯隊的噩夢就開始了。
一個鬼子分隊搜索前進,走在看似平靜的街道上。
“咔嚓”一聲微不可聞的輕響。
“地雷?!?有經驗的老兵剛發出驚呼。
“砰——!”
一枚S雷猛地從瓦礫中彈跳到半空,緊接著轟然爆炸。
數百枚鋼珠如同死亡之雨般呈扇形潑灑而下。
“啊——!”
“腿!我的腿!”
瞬間,這個小分隊慘叫連連。
另一邊,一個口渴難耐的鬼子兵,發現角落里有一個看似完好的水缸,欣喜地上前想舀水喝。
他的手剛碰到水瓢……
“轟隆!”
藏在缸底的詭雷被觸發,那鬼子瞬間被籠罩在爆炸的硝煙中。
一隊鬼子進入一棟相對完整的民居搜索,一個曹長警惕地用刺刀挑開角落的一個破籮筐。
筐下面什么都沒有。
他松了口氣,示意安全。
跟在他身后的一個新兵卻不小心踢到了門框邊一根毫不起眼的細繩。
“轟!”
固定在房梁上的集束手榴彈應聲落下爆炸,整間屋子都被炸塌,里面的鬼子分隊非死即傷。
甚至有鬼子工兵在試圖排除一枚明顯的地雷時,卻觸發了下方埋著的另一枚更隱蔽的詭雷……
爆炸聲此起彼伏,傷亡報告雪片般飛到片山理一郎面前。
這些地雷和詭雷,單個威力或許不足以立刻致命,但它們造成的創傷極其恐怖,尤其是S雷專攻下三路,且極大消耗后勤和兵力。
畢竟每傷一個鬼子,就需要至少兩個鬼子抬擔架后送。
更重要的是,那持續不斷的爆炸聲和傷兵絕望痛苦的哀嚎聲,對士氣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片山理一郎悲哀地發現,從登陸開始,他連方默主力部隊的影子都沒見到,自己就已經暈頭轉向地損失了近千人。
哪怕是傷多亡少,但整個旅團的銳氣都被方默這種無賴打法磨掉了大半。
他只能無能狂怒地大罵方默狡猾,并嚴令部隊在鎮內固守,不得擅自行動,尤其是嚴禁觸碰任何可疑物品。
直到第3師團屬工兵聯隊的一個中隊緊急趕到,開始拿著探雷器進行地毯式排爆,情況才稍微好轉。
望著滿目瘡痍、危機四伏的小鎮,片山理一郎無奈決定,先停止前進,等待排雷結束后將吳淞鎮建設成一個穩固的前進基地和物資中轉站。
同時,他派出了麾下的騎兵中隊,向西邊的寶山和南邊的張華浜一帶進行武裝偵察,試圖摸清方默主力的確切位置和部署。
他現在頭疼無比。
海軍那幫馬鹿提供的情報語焉不詳,除了反復強調“方默所部火力異常兇猛,戰術極其靈活”外,幾乎沒有有價值的信息。
而陸軍情報部門提供的,文件上獨立第21旅,區區五千多人的編制,又明顯和大夏之虎方默之前那兇猛的戰績不符。
這種情報上的巨大鴻溝,讓片山理一郎打得束手束腳,異常謹慎,絲毫不敢冒進。
他感覺自己像是在和一個無形的、精通各種陰損招數的對手下棋,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
方默這邊,發現當面的第5旅團六千多鬼子徹底采取了“刺猬”戰術,抱團緊密,步步為營,暫時也找不到下手機會。
但他絲毫不氣餒。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
你抱團是吧?那我就用遠程火力時不時給你“撓撓癢”。
部署在縱深地帶、射程高達11公里的那4門Le.FH18 105mm榴彈炮,以及神出鬼沒的火箭炮營,抽冷子就來一陣‘冷炮’。
方默和片山理一郎,這兩位戰場指揮官,此刻就像隔空對弈的棋手。
雙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試探,比拼著意志力和戰術智慧,等待對方先露出破綻,或者等待戰場全局出現新的變數。
-----
這場僵持一直持續到8月27日。
遙遠的西面,羅店方向傳來的炮聲一天比一天激烈,甚至夜晚都能看到那邊天際線被火光映紅。
那里的戰況已經進入了最慘烈的階段。
為了爭奪這個戰略樞紐,大夏軍隊投入了血本!
土木系最精銳的11師、14師、67師,加上98師、51師、58師,整整六個師的部隊,在缺乏重炮支援的情況下,輪番向據守羅店的鬼子第11師團一部發起決死沖鋒。
敵我雙方反復拉鋸,陣地一日數易其手,傷亡數字以驚人的速度攀升。
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鬼子滬上派遣軍司令部終于坐不住了。
他們急需打破僵局,于是第3師團被命令務必盡快向西轉進,側擊羅店外圍之大夏軍隊,緩解第11師團壓力,一舉奠定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