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比少校輕輕吹了吹紅茶表面的熱氣,抿了一小口,臉上帶著點老倫敦正米字旗的驕傲,嘲諷道:
“哦?一群小矮子叫偉大的日不落帝國后果自負?
告訴他們,這里是公海,依據國際海洋法,聯合王國皇家海軍艦艇享有‘無害通過’權。我們只是在執行例行的航行自由任務,觀察這片海域的……嗯,‘航運狀況’。”
他放下茶杯,拿起筆在一份電報紙上快速書寫,語氣平靜無波:
“另外,把鬼子船隊的規模、航向、航速,以及他們對我們發出的……嗯,‘友善提醒’,詳細加密發報給遠東艦隊司令部。哦,對了,特別注明,鬼子第 3 師團的旗幟,在幾艘大型運輸船的上清晰可見。”
大副心領神會地接過電文。
自從黃浦江上那場“神秘空襲”嫁禍事件后,約翰國遠東艦隊司令部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不再僅僅是“觀察”,而是開始有意識地利用規則,給鬼子添堵,并悄悄地向大夏傳遞關鍵情報。
-----
滬上,8月21日下午。
張冶中捏著一份剛剛由金陵方面傳遞進來的情報:
“狗日的鬼子的援兵,距離滬上,只剩兩天航程了,咱們必須加快速度了!”
他的眼中燃燒著熊熊戰意。
此刻,匯山碼頭、楊樹浦方向的戰斗雖然依舊慘烈,但失去了艦炮支援的鬼子陸戰隊已是強弩之末,被壓縮在虹口租界周邊不足原先30%的地域內,全靠鬼子航空兵的瘋狂出動,才勉強支撐著搖搖欲墜的防線。
更讓張冶中底氣十足的是,他手中的牌面越來越厚實了。
第11師還有裝備精良的教導總隊即將抵達戰區。
更令人振奮的是,還有5師、51師、67師這三支中央軍的勁旅已經啟程,趕往滬上戰場。
生力軍在手,鬼子援兵將至,決戰的氣息已撲面而來。
張冶中深吸一口氣,看了看地圖,沒來由的突然想到了正在休整的第21旅和旅長方默。
于是他拿起桌上的專線電話,直接撥通了閘北警局。
“方旅長嗎?我,張冶中。”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考較的意味,“鬼子增援的船隊已經在路上了,最遲后天就到。一旦我們把虹口這最后一塊硬骨頭啃下來,把殘存的鬼子趕下黃浦江,你覺得……增援上來的鬼子,會在哪里上岸?”
電話那頭的方默明顯愣了一下。
這種關乎整個戰區戰略走向的大問題,張司令怎么問起我這個小旅長來了?
他以為張冶中是在考校他的戰略眼光。
方默定了定神,結合前世記憶和當前戰場態勢,謹慎分析道:
“司令,目前我大軍主力云集在黃浦江西岸的市區,后勤命脈全系于西北方向連接蘇州、金陵的鐵路線。
如果我是鬼子指揮官,絕不會頭鐵地硬沖我們重兵把守的市區灘頭。那樣傷亡太大,見效也慢。”
他走到自己墻上的地圖前,手指點向西北方向的海岸線:
“最可能的登陸點,在西北面。寶山、吳淞口以西,直至張華浜、獅子林、川沙口這一帶海岸線。
這里灘涂相對平緩,更重要的是,一旦登陸成功,鬼子可以迅速西進,直撲羅店、南翔、大場這幾處至關重要的鐵路樞紐。”
想到前世的發展,方默的聲音逐漸充滿了信心:
“掐斷了這幾處鐵路樞紐,就等于掐斷了我們滬上重兵集團的補給咽喉。前線部隊將陷入彈盡糧絕的絕境。而且……”
他決定再添一把火,把預言說得更狠一點:
“司令,鬼子這次來的很可能是陸軍的常設師團,火力兇猛,但消耗也驚人。
他們登陸后,絕不會滿足于在滬上周旋。他們的目標一定是沿著方便進行補給的鐵路線,一路向西北猛攻。
或者說,如果我是鬼子指揮官,那一旦拿下滬上,我的目標絕對直指首都金陵。
我估計,鬼子就是想用一場摧枯拉朽的大決戰,逼迫我們屈服,實現他們那‘三個月滅亡大夏’的癡心妄想。”
電話那頭,張冶中拿著聽筒,目光死死釘在地圖上羅店、南翔、大場這幾個被方默重點圈出的地名上,后背隱隱發涼。
方默的分析,與他最優秀的參謀們推演出的幾種可能性中,最危險、也最具戰略眼光的那一種,幾乎完全吻合。甚至更清晰地指出了鬼子的終極戰略目標。
這見識、這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戰略眼光……
假以時日,此子必成大器啊!
張冶中沉默了足足十幾秒,話筒里只有電流的嘶嘶聲。
他沒有評價方默的分析,只是不容置疑的道:
“方默,你的判斷,我記下了。現在,你立刻整頓部隊,做好準備。匯山碼頭這顆最后的硬釘子,啃了這么久,該拔掉了。這功勞,我給你留著。拿下它,給我打出你‘滬上悍警’的威風來。”
“啊?司令,這……” 方默在電話那頭徹底懵了。
36師、87師在匯山碼頭流血流汗啃了這么久的硬骨頭,眼看著最后一塊肉就要到嘴了,張司令竟然要把這唾手可得的大功直接塞給他?這偏愛也太**裸了吧?
不等方默推辭或詢問,張冶中已經果斷地掛斷了電話,仿佛剛才只是下達了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命令。
放下電話,張冶中眼中精光四射,再無絲毫猶豫。
他猛地轉身,對肅立一旁的參謀們厲聲下令:
“我作出如下部署……”
“第11師、教導總隊,立刻停止向市區開進。全體轉向,以最快速度開赴寶山至川沙口一線海岸縱深地帶,依托現有村鎮、河網、預設的國防工事,構筑防御陣地。
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死守海岸線,把鬼子的登陸部隊,給我釘死在灘頭。絕不能讓鬼子一兵一卒威脅到羅店、南翔、大場。”
“電告即將抵達的5師、51師、67師,改變原定集結地域,直接向羅店、南翔、大場區域靠攏,作為戰役預備隊,隨時準備增援海岸防線或反沖擊登陸之敵。”
“命令36師、87師,繼續猛攻匯山碼頭、楊樹浦之敵!同時,通知方默獨立21旅,做好接替主攻匯山碼頭的準備。
給方默正式下令,從現在起,我給他24小時,我要看到匯山碼頭上,插上我們的旗。”
一連串命令如同疾風驟雨般下達。
參謀們飛快記錄,通訊室內電報聲瞬間響成一片。
這一次,因為方默這只“蝴蝶”扇動的翅膀,張冶中手中可用的精銳力量比歷史上更加充裕。
他得以提前、并且更有力地在鬼子最可能登陸的方向,布下防線。
雖然前途依舊艱險莫測,但至少,大夏軍隊不再是毫無準備地迎接那場即將到來的、決定滬上乃至整個華東命運的血腥登陸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