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梅和稻香妯娌兩個是最積極的。
盧六活著的時候,家里這三個女人是長工是生孩子得工具,有時候更像牲口,但唯獨不是個有血有肉的人。
家中所有的好東西和這三個女人沒有半毛錢關系,現如今盧六死了,家里剩下的男人也盡數在服勞役,兩個女人第一次用自己賺來的錢在鄉主開的雜貨鋪里買了肉和布料。
是的,崔清漪在蘆花鎮開了一家小小的雜貨鋪子,賣些針頭線腦,米面糧油之類,能滿足蘆花鎮人日常所需就行。
也不指望這雜貨鋪能賺多少銀子,就是給大家準備個消費的去處,總得讓賺了銀子的百姓體會到消費的快樂才行啊。
盧六嬸家的幾個女人看著買回去的東西就覺得十分快樂,至于還在服勞役的兒子孫子,沒有一個人惦念,她們家的男人都被教壞了,不值得任何人惦記。
服勞役的人也被趕去山里挖樹坑,和春梅她們就隔了一道壕溝,但他們由士兵帶著,別說跑到這面來找麻煩,就是揮舞鋤頭的動作比別人慢了那么一點,都會招來看管的鞭子。
春梅的大兒子盧石早看到了親娘的身影,眼巴巴的希望娘能過來和自己說幾句話 ,他在外外頭還藏了些銀子,想叫春梅去拿出來,再想個法子給他贖出去,他是真的受不了了,從小到大他還沒干過這么多活呢。
可春梅愣是沒往這邊多瞟一眼,就像她親兒子沒在這里受苦似的。
蘆花鎮挖坑種樹的活動進行的風風火火,幾天下來,遠遠望去半個山頭都是整整齊齊的樹坑。
就在這個時候,崔清漪動身返回了東平縣。
家里派人送了消息來,蒟蒻有發動的跡象。
現如今這些個百姓捆在一起在崔清漪心中的份量都比不上蒟蒻一個,加上有武校尉的人在這里看著,這些個百姓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來,崔清漪走的是毫無負擔。
蒟蒻那里也沒出什么岔子,崔清漪到家的當天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完飯蒟蒻便發動了。
雖是頭胎,但蒟蒻身子康健,到了后幾個月的時候又聽了崔清漪和陸大夫的話沒敢使勁進補又適當活動,因此生的十分順利。
從發動到孩子呱呱墜地兩個時辰,產婆抱著用紅布裹著的孩子出來報喜,“恭喜,是個小公子,母子平安呢。”
直到聽到母子平安這四個字,崔清漪這心里才算是松了口氣。
這個時代女子生產都是一只腳踏進鬼門關,剛聽著屋子里蒟蒻呼痛的聲音,崔清漪只覺得自己后背都竄起一層毛汗。
瞧見喬一石和喬母兩人抱著大兒子也不忘關心蒟蒻,崔清漪這心里就更加滿意了。
旺財和黑牙蹲在一處,探頭探腦的瞧了瞧喬一石懷里的孩子,又看了看緊閉的屋門,確定沒有另一個小崽子會被裹著抱出來,這才起身去到崔清漪身邊。
喬一石將大兒子遞到崔清漪手里,崔清漪小心翼翼的接了過來,自己仔細瞧了瞧,在心里評價道:“嗯,鼻子和眼睛都像蒟蒻,這眉毛也像,長大了必定是個俊俏的小伙。”
隨后身子放低,將孩子湊到旺財跟前給它看,旺財用自己的大鼻子輕輕拱了拱新生兒的襁褓,得到一聲微弱的哼唧聲,毛茸茸的大尾巴歡快的甩了甩。
現場沒人不長眼色的去阻止崔清漪的舉動,甚至喬母這個做祖母的還將自家的黑牙也推了過來,笑呵呵道:“黑牙也來看看,以后要好好保護他啊。”
……
崔清漪在家中待了兩天,看蒟蒻恢復的不錯便又趕回了蘆花鎮。
嘴上說著不在意,但這攤子鋪開了,心上便掛了事,心里便始終記掛著。
就像龔繡說的種桑養蠶最起碼得三五年之后才能看到成效,崔清漪能等,可蘆花鎮的百姓們卻不能干等。
若是想靠著從崔清漪這里賺到的銀子生活也不太現實,畢竟蘆花鎮也幾千口人呢,她能有多少銀子讓這些人賺。
所以這趟回去,崔清漪還捎帶上了些可以在七八月份種的秋糧。
糧種也不是白送給他們種,算是租借,等來年給銀子或是還上糧種都可。
蘆花鎮的百姓如今徹底明白了一個道理,原先靠著朝廷,每年他們還能得一批救濟糧,但如今他們歸鄉主管,鄉主不會管懶漢的死活。
因此告示剛貼出來說可以去營地換糧種,沒了靠頭的各家各戶便捧著糧斗去換糧了。
蘆花鎮的百姓們從沒像現在這么忙碌過,每日早早起來去挖樹坑不說,每家每戶還要分出來一部分人去種地。
這要是讓熟悉蘆花鎮的外鄉人看了,怕是會覺得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等著糧食種到了地里,鄉主這邊又張羅要在鎮上建廠房。
蘆花鎮百姓們不知道廠房是個什么東西,只知道自家又有銀子賺了。
崔清漪將蘆花鎮的百姓指使的團團轉,壓根沒時間鬧事,武校尉沒事兒干全當自己是來這處休假的,對崔清漪目前所做的事情也充滿了好奇。
“鄉主,您建這廠房是做什么用?”
說實話,武校尉對崔清漪如今所做的一切并不看好,種桑養蠶就算了,雖然費時間些,但等年份到了好歹也能賺回些銀子,但這建廠房看起來就完全是一時興起。
兩人合作了這么久,崔清漪對武校尉這個人也很欣賞,眼下他問了,崔清漪也沒想著瞞。
“不瞞武校尉,蘆花鎮地理條件就擺在這里,百姓們想靠種地過上衣食不愁的好日子基本不可能。
我想著在這里建個廠子,隨便做點什么都能讓百姓們不至于跟從前似的吃不飽飯。”
這也算是最初的廠房經濟雛形,只是武校尉這個地地道道的古代人還不能完全理解罷了。
實際上,崔清漪早想好了這些廠房建來做什么。
只是事以密成,等著真做成了再出去炫耀也不遲。
武校尉不是個愛多管閑事的人,瞧崔清漪胸有成竹的模樣也沒多說什么,只感慨一句:“鄉主是好心,但愿這些百姓能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