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隊的到來在蘆花鎮(zhèn)掀起了又一陣熱潮,幾十年了商隊來他們這個小鎮(zhèn)上擺攤賣貨還是開天辟地頭一回。
學堂里,張夫子給孩子們布置了課業(yè),便早早的散了學,“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們?nèi)缃衲昙o尚小,正是該多出去看看的時候。”
蘆花鎮(zhèn)的日子漸漸好過了起來,孩子們也有了這個年紀該有的童真,呼朋引伴的便往集市上去了。
早在開始建造宗祠和學堂的第一天,崔清漪便對蘆花鎮(zhèn)做了大致的規(guī)劃,如今商隊所在的地方正是提前規(guī)劃好的一處集市。
按照崔清漪 的計劃,翻過年后,蘆花鎮(zhèn)每逢三五七便有集市,屆時百姓們便可以到這處擺攤賣些小東西也好,趕集也好,慢慢的也能形成一個商貿(mào)中心。
當然這處集市的管理權(quán)歸她所有,她可以從中收取少量的管理費和攤位費,也是一項收入。
其實蘆花鎮(zhèn)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完全不足以吸引商隊專程往這處跑一趟,但誰讓這是東平鄉(xiāng)主的封地呢。
首先作為一家人的京魏肯定是要給自家未來娘子這個面子的,商隊過來帶的也是適合蘆花鎮(zhèn)百姓消費的東西,鍋碗瓢盆,針頭線腦,布匹衣料,胭脂水粉,釵環(huán)首飾應有盡有。
東平縣內(nèi)和崔清漪交好的商鋪們也紛紛跟著商隊來這處看看,大家一致的想法是反正冬日沒什么大事要忙,還不如來鄉(xiāng)主的封地看看,說不得依照鄉(xiāng)主的能耐,往后這里也能有大機遇。
因此原本只是京魏商隊湊起來的一個小型集市,各色商鋪竟然擠滿了崔清漪提前準備的貨棧。
崔清漪換了便服帶著桃枝走在集市上,來來往往的竟然也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比如胖丫和她兄長,瞧見崔清漪走過來急忙端出一碟精致小巧的糕點,“師傅嘗嘗,這是我最新研究的糕點,餡料里加了酸棗泥,酸甜開胃的。”
轉(zhuǎn)角又碰上了縣里東邊雜貨鋪的掌柜,“哎呀,崔掌柜,我去你那雜貨鋪看了,東西種類還是有些少,要不下次到我那里進貨,保準給您各色貨物搭配齊全價格還優(yōu)惠。”
最讓崔清漪意外的是齊墨軒和龔繡兩人,龔繡也就算了,她那錦繡莊里的布料百姓們也能消費的起,咬咬牙還能買上一兩件好的。
至于齊墨軒,崔清漪翻了翻他攤位上擺著的各色話本,一臉的黑線:“你咋想的,這里誰能買你的話本子?”
齊墨軒十分不雅的翻了崔清漪一個白眼,陰陽怪氣道:“您還真當我是來賣話本子的,我還不知道這里沒人買我的話本子。
趙掌柜快將齊某我的耳朵都煩出繭來了,鄉(xiāng)主,崔掌柜,先生麻煩您行行好成不成?”
崔清漪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尖,《紙嫁衣》上中下冊的熱度這么快就過去了?
“哈哈,哈哈,莫急莫急.....”因為無法給齊掌柜一個具體的時間,集市往后的幾天崔清漪便不去街上了。
但聽下面人回報,蘆花鎮(zhèn)的集市開了幾天,竟然吸引了不少隔壁鄉(xiāng)鎮(zhèn)的百姓過來趕集。
這對崔清漪來講是件大好事,證明她對蘆花鎮(zhèn)的改造已經(jīng)初步看到了成效。
盧大家中
盧大娘瞧著已經(jīng)十幾年不來往走動的弟弟弟妹,一張臉笑成了一朵花,拿出前日剛在集市上買的紅糖糕點來待客:“你們難得來一趟,今日便在家里住下?”
盧大娘的弟弟和弟媳推辭:“今日得趕回去呢,家里你侄子侄媳婦不在家,剩下幾個小的在家里我們不放心。”
聽見不留宿,盧大娘心中的失落一閃而過,但轉(zhuǎn)瞬又高興了起來,蘆花鎮(zhèn)的日子在變好,這有一就有二,親戚之間肯定會繼續(xù)走動起來的。
等著人走了,盧大娘的小孫女有些疑惑:“祖母,這個舅爺爺我怎么從來沒見過?”第一次見,祖母就拿集市上買的好東西給他們吃。
親戚里道的話一時半會的說不完,盧大娘摸著小孫女的頭說道:“你們有福,女娃子還能到學堂里跟著夫子讀書,別人都羨慕你們呢,要好好爭氣,囡囡將來也做個女掌柜。”
小小的孩子還不能理解此刻祖母說的話,但自打進了學堂學了許多的道理,小姑娘耳朵里聽多了爭氣,將來要有出息這類的話,自己個心里也攢了股子勁兒,只等著將來開花結(jié)果。
集市結(jié)束的時候,崔清漪跟著商隊一起返回東平縣。
武校尉的人早在三月前便回了軍營,不知道軍營內(nèi)冬日里是個什么安排,但崔清漪記著她說過要在鴻雁茶樓給武校尉的兄弟們開個專場,這一回去便早早的安排上了。
冬日百姓們清閑,這軍營里卻正是忙碌的時候,日常巡察換防忙的不亦樂乎,武校尉騰不開手便讓人將自家的女眷送了過來。
經(jīng)過幾個月的相處,他十分看好東平鄉(xiāng)主,便有心想和崔清漪交好,但他一個大男人沒有公務上的牽扯自然不好和鄉(xiāng)主走的太近,但女眷之間來往就沒那么多講究了。
加上他家中老母喜歡聽戲,趕著冬日清閑出來幾天也是好事。
武校尉家在清河城,家中也有不少交好的人,不少人家聽聞老姊妹竟然要去東平縣聽什么新鮮的戲,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也纏著家中的孩子們要去。
好在武家老太太也是個明白人,一力擋住了老姐妹們孩子氣的要求:“家里小子胡鬧你們一大把年紀也跟著胡鬧,等老姐姐我先去給你們看看,若是真的不錯下回咱們在一起去。”
就這樣,甩開了眾多老姊妹的武家老太太帶著自家一大家子上了路,崔清漪這邊收到信也緊急準備起來。
好在鴻雁茶樓如今早就成熟,只需要打一聲招呼掌柜的便能將事情安排的妥妥當當。
武夫人原本對這趟東平縣之行不抱任何希望,全當出來散心的,可等真的在鴻雁茶樓聽上了戲,便恨不得晚上也住在茶樓聽戲。
末了要返程的時候,還拉著崔清漪的手戀戀不舍,“鄉(xiāng)主,等明年我再來您可別嫌棄姐姐煩。”
崔清漪........快別來了,瞅您那大黑眼圈,怪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