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清漪聽到笑聲抬眼去瞧,只見一向在外人面前十分嚴肅正經的男人嘴角的笑幾乎快壓制不住。
兩個孩子滿月之后長開了些許,泛紅的皮膚變得白嫩,又大又圓的眼睛一看就隨了崔清漪,范慧等人來看望孩子和崔清漪,無一例外都說孩子們的模樣隨了崔清漪。
就連阿木等人都不能昧著良心說小主子長得像京魏。
京魏表面上毫不在意,無人時卻總和小姐倆竊竊私語,一些幼稚的話更是隨口就來。
如今在孩子們的滿月宴上,京魏可算是如愿以償了。
雙胞胎多稀罕啊,尤其這姐倆的身份在東平縣可夠瞧了,來的人里誰不想瞧一瞧看一看,甚至剛剛成婚的年輕婦人都想沾一沾鄉主的福氣。
這會兒聽著男人們那邊傳出來的笑聲,幾位大膽的婦人便開口說:“鄉主,一群大男人哪里會帶孩子,小心將小主子們嚇著,快抱來咱們也稀罕稀罕。”
崔清漪從善如流,桃枝和翠嬤嬤將孩子抱了過來,孩子們聞見娘親身上的味道黑黝黝的眼珠子咕嚕咕嚕轉,那小模樣即便是再鐵石心腸的人看了都能生出一兩分菩薩心腸。
兩個孩子沒在崔清漪這里待一會,妹妹云舒率先打起了小哈欠,水汪汪的大眼珠子四處瞧,姐姐緊隨其后。
崔清漪愛憐的摸了摸兩個小家伙的小臉蛋,便讓人抱她們去找爹爹。
京魏早就眼巴巴等著了,動作熟練的將孩子裹進自己寬大的衣袖里,不讓她們沾染分毫酒氣。
婦人們往往心思細膩,瞧見這一幕都很是觸動,縣城里鄉出府出名,屁大點事都是婦人們坐在一起茶余飯后的話題。
出于男人是天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人們對于愿意入贅的男人大多是沒有出息吃軟飯此類的看法,但時間久了眾人哪里還看不出來,鄉主府這位男主子,怕是東平縣的大老爺們捆在一起都趕不上。
這也就罷了,你瞧那抱孩子的姿勢就知道平日里絕對沒少帶,雖說男主外女主內,但捫心自問誰看著不眼紅?東平鄉主運氣怎么就這么好,找個男人愿意入贅就算了,還會賺銀子帶孩子,真是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得扔。
之前暗戳戳嘲笑東平鄉主守著偌大的產業,拼了命懷了兩個卻沒生出一個帶把的的人,看著鄉主府賓客盈門,瞧著老百姓吃著流水席對鄉主府百般恭維的模樣咬碎了牙也沒辦法。
三年后
三月初九
東平縣一早便將城門打開,今日這里有盛事發生。
三年時間,東平鄉主依舊是這個小縣城的話題人物,不,應該說東平鄉主在整個大晉都是話題人物。
如果說周硯修周大人一力促成東平縣的洋人互市,吸引了大晉眾多客商來往交易,將東平縣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偏遠縣城變成了全大晉都排的上號的富裕縣城,那么東平縣接下來三年的興旺,離不開東平鄉主的各種手腕。
這些事兒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第一件隨著客商將蘆花白帶到大晉的各個角落,更多的人看到商機將目光對準東平縣,隨著越來越多的商隊往來,東平鄉主看準機會以蘆花鎮為中心建立了一個大型的商貿集市。
來到這里的人就會發現,這個地方可不止蘆花白。
拓印著蘆花鎮三個字的酒種類繁多,白酒,葡萄酒,啤酒,甜酒,果酒應有盡有。有些第一次來的客商光是在酒類一條街每樣都嘗一點就沒能站著走出去。
這里的醋同樣有名,最受客商歡迎的當屬果蔬釀制的果醋,這種醋酸中帶著果蔬的清甜,用這種醋佐餐據說有養顏瘦身的效果,頗受貴族小姐夫人們的喜愛。
提到醋就不得不提蘆花鎮的醬油,風味更是一絕,咱們且略過不提。
客商們之所以蜂擁而至,是因為蘆花鎮的貨物之全,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找不到的。
小到尋常百姓家常使的針頭線腦,鐵锨鋤頭,米面糧油,大到皮毛擺件,家宅家具應有盡有。
大晉如今各地都有給蘆花鎮供貨的貨商,比如蘆花鎮的皮貨就是北地的皮貨商供貨,米糧都是產糧大區爭相供應。
當然崔清漪的供貨商可不是一成不變的,貨商如果在供貨的過程中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蘆花鎮就會發動該類貨品的招商,重新選出質量最好的供貨商繼續合作。
起初崔清漪剛剛提出商貿中心這個理念的時候,就連京魏都不太看好,畢竟這聽起來簡直像是天方夜譚。
但不看好是一回事,堅定的支持夫人的一切決定并提供幫助才是京魏會做的事。
三年時間,崔清漪和京魏夫妻兩個幾乎是夙興夜寐,無時無刻不奔波在大晉的各個角落,只能靠著雪球和咕嚕交換彼此的近況。
但好在結果是喜人的,崔清漪親手建立起了一個大晉從未出現過的商貿集散中心。
就連周硯修都沒想過自己當初隨意劃給崔清漪的地方如今能發展到這個程度,簡單來說東平鄉主如今富的流油。
但今日的熱鬧可不是因為來往的客商,是因為朝廷下旨給鄉主升階了。
可能許多人都無法理解,覺得東平鄉主搞出這么大動靜不是會引得外界忌憚,怎么朝廷還給升階了呢。
蓋因人家鄉主可不光只想著自己發財,人家心里是真正的惦記著大晉的黎民百姓。
不說遠的就說去年蘆花鎮造出來的曲轅犁和水車,培育出的一年兩熟的稻種,大大增進了大晉的糧食產量,這些都是蘆花鎮自行試驗,等到出了結果才無償進獻給朝廷。
還有這幾年,但凡大晉境內有發生自然災害,崔清漪都會以蘆花鎮的名義為受災地的百姓捐款捐物。
當然這都不算什么,真正為崔清漪贏得縣主封號的還是玉米的功勞,你沒聽錯繼土豆在全大晉普及之后,崔清漪又為大晉尋得了新的糧種,玉米。
這是真正的高產。
當今陛下大咧咧啃著玉米棒子,大筆一揮便給崔清漪晉了品階。
今日正是東平縣主的冊封禮,據說禮部專門派了一個隊伍過來,百姓們與有榮焉一大早就等著看熱鬧。
此時此刻的鄉主府,崔清漪正捧著茶杯看熱鬧。
云卷和云舒一早起來就在鬧別扭,京魏這個二十四孝老爹這個哄哄那個哄哄,半個時辰過去了一點起色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