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哥!”
“楊哥!”
楊光樹剛進入韓龍家院子,小兄弟們都打著招呼。
“你們起的挺早的嘛!”
這幫人,昨晚路都走不穩。
沒想到還能起得來。
一幫兄弟有些得意,吹著牛逼:
“這才多少酒?
楊哥,不是我吹牛,要不是今天長發大婚。
昨晚別說一瓶茅臺,一瓶半我也能輕松拿下。”
“就是,楊哥,你看我們屁事沒有。”
一幫小兄弟不知道咋回事,平常喝幾毛錢一塊錢一斤白酒就腦殼疼。
喝茅臺,就不上頭。
睡覺也沒有不適,一覺睡到大天亮。
“沒喝夠,下次繼續。”
一幫兄弟,都是得力干將。
茅臺酒而已,隨便造。
“行,下次去你家,還是楊哥你家下酒菜多。”
想到楊哥家的油炸泥鰍,爆炒黃鱔,野兔,麂子,就忍不住流口水。
韓長發快步來到楊光樹跟前,恭恭敬敬的喊道:
“叔,您來了!”
“長發,今天你小子很帥嘛!”
“叔,您這話說的,我哪天不帥?”
媽的,臉皮真厚。
楊光樹甘拜下風。
韓長發親戚,都好奇的瞅著楊光樹。
這人是誰啊?
我們家什么時候有這號親戚了?
瞅著大平公社的人,都與他很熟絡的樣子。
有街坊鄰居給他們耳語幾句,才弄明白。
此人與韓龍他們關系非同一般。
怪不得長發對他這么客氣。
不熟悉,又沒人搭梯子,想上前攀談,都找不到理由。
韓龍家今非昔比。
變化他們都看在眼里。
昨天到來,徹底被震撼。
變化實在是太大。
市面上出現的家電,一件不缺。
從吃飯都成問題,到現在家財萬貫。
短短幾個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親戚們多少有些埋怨,這韓龍變得好陌生。
寧愿帶著外人掙錢,也不拉親戚一把。
“哎呦,光樹,今天你穿的很得體嘛!
這身打扮,年輕了好幾歲。”
鄰居大娘,沒話找話,拉近關系。
楊光樹也臭不要臉:
“大娘,我今天隱藏的這么深,這你都能發現?”
大娘也沒料到楊光樹臉皮比韓長發也不遑多讓。
年紀大了,她腦子可跟不上年輕人,不知如何回答。
只能尷尬的笑了笑:
“你與眾不同,太顯眼。”
“楊哥,你今天有點搶長發的風頭啊!”
“就是,楊哥,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是新郎官呢!”
臥艸,一群狗東西。
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我已經夠低調了啊!
我特么都穿的像個老頭一樣了,還讓我咋整?
楊光樹嘆息,人長的太周正,太帥,氣質太好,也是一種錯。
楊光樹喊了一嗓子:
“長發,抹點鍋底灰來!”
韓長發一老一實的問:“叔,你要鍋底灰干啥?”
“你把我臉抹一下。”
韓長發一腦袋問號:“抹你臉干啥?”
楊光樹嘆了一口氣:“這張臉太帥,怕搶你風頭。”
韓長發忍不住想罵娘,老子還以為有啥正事:
“叔,不用,搶不了,你都一大半年紀了,比我老太多。”
臥艸,老子也才二十四五好不好?
放在后世,這年齡,還是一枚小鮮肉。
院內院外,被兩人的對話笑得不行。
早飯,沒有大魚大肉。
稀飯饅頭包子。
在楊光樹眼里不算啥,但在其他人眼中可不得了。
隨便吃,不限量。
大肉包最受歡迎。
連公社的鄰居也爭搶著,害怕被吃完。
楊光樹正啃著饅頭,只見門口,王春梅帶著三個丫頭到來:
“春梅,咋現在才來?”
王春梅不好意思說,自己梳妝打扮,耽誤了時間:
“迷路了,找了半天。”
楊光樹信以為真,沒怎么來過公社,迷路也正常。
還好,沒有把三個丫頭弄丟。
韓龍與愛人嘀咕幾句,張秀琴面帶微笑的走向王春梅:
“弟妹來了,
哎呀,三個丫頭長的真俊。
隨便坐,我去幫你們拿早飯。”
楊光樹趕忙介紹:“這是嫂子,長發他娘。”
“嫂子。”
“嬸嬸好。”
三個丫頭,混了一天,現在也不怯場。
還好,知道叫人,沒有再當家麻雀,夾尾狗。
“唉,真乖。
吃了早飯就在這里玩哈。
有好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我讓他們陪你們玩。”
三妹靠著楊光樹,伸著小腦袋就去咬饅頭。
楊光樹也不嫌臟,你一口,我一口。
大妹二妹則嫌三妹丟人,這么大了,還黏人。
還搶爸爸早飯吃。
吃過早飯,人員到齊。
有人拿著紅布,挨個給單車龍頭扎花。
今天迎接隊伍很壯觀,氣派。
也不知道韓長發家在哪里找了這么多單車。
99輛,一輛不多,一輛不少。
估計有長長久久之意。
一幫兄弟單車就能湊二三十輛。
公社再湊個二三十輛不成問題。
估計剩余的就是紡織廠職工。
99輛單車,加上一群小孩子跟著。
押禮先生隊伍。
100多號人,浩浩蕩蕩的殺向新娘子家。
這個時候,要是有人搶親,肯定要被打成肉泥。
“接新娘子嘍!
接新娘子嘍!”
一幫小孩子,蹦蹦跳跳,嘴里念叨著接新娘子。
現在的公社,就屁大點地方。
可不是后世幾條街能走一個小時那種。
一支煙的功夫,就來到了陳紅梅家。
陳紅梅家七大姑八大姨攔在門外。
一根根長板凳上擺滿了酒。
俗稱攔門酒。
人還未靠近,陳家親戚小孩歡喜的大喊:
“新郎官來了!
新郎官來了!
快點把大門關好。”
韓長發嘴角抽了抽,一群小兔崽子。
等下向我要紅包,要喜糖,看我給不給你。
說起來,接新娘,是要提前一天。
但兩家挨得這么近,取消了這個環節。
人群,停了下來!
押禮先生打頭陣,韓長發帶著一朵大紅花緊隨其后。
瞅著上百杯酒,押禮先生眼角抽了抽。
要是今天壓不過對方先生,他估計要被人抬回去。
就陳家這排場,李白來了也要鉆桌子底下去。
押禮先生清了清嗓子:
“11月15號,十月初五,天地開張;
一對新人結成雙,龍鳳呈祥。
天長地久,百年安康。
今日受韓府委托,前來陳府迎親,
只見貴府大紅對聯填滿中堂。
屋里屋外,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堂上賓客,皆是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