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小楊不要拘謹,這可是你家。”
老人還開了一句玩笑。
人老,可不古板。
俞老也道:
“小楊,過來品嘗一下這酒,與你的距離在哪里。”
桌子上,擺放著兩瓶茅臺。
一瓶65年,一瓶75年。
突然來一出,把楊光樹搞不會了。
什么意思?
開始研究配方?
楊光樹也不客氣,兩個年份的酒,各倒一小杯。
抿了一口:“味道差不多。”
能咋說?
功效這玩意兒,可是品不出來的。
最多口感上有少許差距。
這個楊光樹可不是品酒師,不明顯,品不出。
兩位老人嘆了一口氣:
“同樣都是六七十年代老茅臺,差距咋這么大呢!”
像在自問自答,又像在詢問楊光樹,要個結果。
這個,可不好解釋。
楊光樹只能瞎胡扯:
“也許是跟儲存環境有關。”
一幫人都瞅著他:“此話怎講?”
楊光樹硬著頭皮回答:
“就跟種蔬菜瓜果,糧食一樣。
換個地方種植,口感,營養,大打折扣。
甚至變異,長成歪瓜裂棗。”
眾人點點頭,北方黑土地,種出來的糧食都不一樣。
南方蔬菜水果,就是個例子,不就是自然生長環境嗎?
再深究下去,科學都無法解釋。
徒增煩惱。
“陳老,俞老,朋友搞了點好茶。
給二老提提神。”
楊光樹還未施展身手,旁邊站出一人:
“楊總,我來吧!”
楊光樹有些愣神,這不是烏傷市大老板嗎?
這也要跟我搶?
機會就不能留給年輕人?
“楊總別誤會,不管是誰,我們都要查驗過。
一切,為了老爺子身體健康。”
這么一解釋,楊光樹釋然。
是了,大意不得。
“小楊不要多想,你的好意已引領。
有些程序,得走。
并不是針對你。”
陳老,還給楊光樹解釋。
不能讓孩子心里有疙瘩,寒了他的心。
“應該的。”
楊光樹還能說啥!
一幫人已經開始用各種儀器分析,檢測。
連茶壺都沒放過:
“壺不錯,時大彬的圈鈕壺,價值1000多萬。”
尼瑪,這都能分析出來?
見楊光樹吃驚表情,陳誠出言解釋:
“古玩愛好者。”
我說呢!
啥儀器能有這么厲害。
茶泡好。
兩位老人先品嘗。
江南大老板都沒資格喝第一杯。
只能在邊上看著。
陳老與俞老,靜坐窗前,茶煙裊裊。
一群人,大氣都不敢喘。
陳老:“茶味初苦,后轉甘甜,恰似人生起伏。”
俞老:“是啊,好茶需慢品,如同知己需細交。
小楊,此茶,不錯。”
楊光樹道行不夠。
還好,能聽懂最后一句。
夸他就行。
陳俞兩家后輩,若有所思。
侍者,每人倒了一杯。
楊光樹也沒落下,格外。
楊光樹在七八十年代,天天拿它當開水喝,沒感覺。
其余人則不同:“嗯?大紅袍?”
都是行家,一口辨真偽。
陳誠、俞庭軍,作為股東,有意無意,抬一手楊光樹:
“楊兄弟,味道不錯。
這是哪一年的大紅袍。”
“楊兄弟,這不會也是養生茶吧?”
此話一出,其他人都瞅著楊光樹。
還有養生茶?
連兩位老人,都朝著這邊看來。
本來就是愛茶之人,要是養生茶,那可不得了。
驚喜,意外之喜。
“70年代的大紅袍,還是母茶。
營養不僅沒流失,還效果更甚。
長期飲用,提神醒腦,耳聰目明。
至于其他奇效,目前我還未發現。”
不少人眼前一亮,好東西啊!
大家歲數都不小,每天忙碌的頭昏腦漲。
此茶,就是為他們而生。
想多了,沒他們的份。
地主家也沒有余糧。
“陳老,俞老,
等會我給二老送一斤大紅袍母茶過來!”
開口就是一斤。
還是把眾人嚇了一跳。
這可是70年代的養生茶。
這年代,母茶都是論兩。
楊光樹還是低估了它的價值。
“行,那我們就厚著臉皮收下。”
好茶,兩人沒拒絕。
害怕這小子是個二愣子,客氣一下,他當真。
有些人情商低,還是直接點好。
省的事后都難受。
終于,兩位老人,還是提到胡明的事情:
“小楊,胡明你不用管,不必在意。
安心做你的生意。”
“多謝陳老,俞老。”
“嗯,你去忙你的吧!”
送客。
楊光樹告辭。
有些奇葩。
事實就是如此。
在自己家,還被送客。
楊光樹剛走,屋里就討論開來:
“爸,真的要收拾胡明?”
“收拾他干嘛?”
“那您剛才說……”
“帶句話給他就行。
怎么做,他自己選擇。”
陳老嘆息一聲,故人之后,應當照拂。
奈何,好的不學,學人強取豪奪。
就是這些上不得臺面的家伙,敗壞名聲。
讓人敢怒不敢言。
“再敢胡作非為,讓他自生自滅。”
俞老也發話,一句話,定生死。
有些禍害,垃圾,本來不想管。
睜只眼閉只眼。
逍遙法外。
觸及到兩家利益,只能不念舊情,犧牲他。
古董,只是玩物。
養生產品,可是續命良藥。
豈能讓他們掌控。
陳老想了想:“小魚兒。”
江南大老板,恭敬的道:
“陳叔,我在。”
“等會兒,給我倆拍段視頻,江南新聞,加進去。”
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震懾宵小之輩。
烏傷市,上金景區,陳俞兩家罩著。
……
展覽館,空空如也。
游客沒幾個。
但也有不少網紅,開著直播。
其他地方流量是大。
但沒辦法,人太多,流量被分走。
硬擠進去,湯都不上。
還不如另辟蹊徑。
這么大一個展覽館,明清古董,總有幾件吧!
就死守著。
等會流量爆了呢!
楊光樹把茶葉給二老送去,前腳剛走,后腳陳誠跟俞庭軍就跟上。
楊光樹有些好奇:“一家人不團聚了?”
“太壓抑,渾身不自在,出來透口氣。”
雖說是家人,但家有家規,又不是小孩,坐著也難受。
楊光樹有些無語,好多人想進去都沒資格。
這兩人還嫌棄上了。
“是去釣魚,還是去展覽館?”
“去看古董吧!”
干一行,愛一行。
兩人還是對古玩興趣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