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歡喜有人愁。
不過還好,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甚至兩個以上在廠里做工。
也算彌補了剛才受傷的心靈。
人心不足也有。
只不過不敢說,更不敢表現(xiàn)出來。
楊光樹才不在乎眾人怎么想。
做好自己就行。
別讓某些事,某些人影響到生活,心情。
“本來,入冬我想帶領(lǐng)大家修路。
田間地頭,干活,拉糧食很不方便。
奈何,一直沒時間,人員太少,又怕你們累著。”
大部分都是老頭老太,可扛不住長時間勞作。
修路,社員們不再反對。
一條大路通公社,都得到了實惠。
出行方便就不說。
小平大隊開了一家服裝廠。
這才真的是惠民。
每家每戶都受益。
現(xiàn)在只要楊大隊長提出,不管任何事,都會執(zhí)行。
“光樹,現(xiàn)在離過年還有幾天,還來得及。”
“光樹,今年冬天沒雨雪,正是修路的好時機。”
早干晚干,都要干。
這個活是跑不脫。
還不如年前修幾天。
正好工廠放假,人員多。
“修路,過完15再說。
今年建廠,大家出了大力。
一直對我一家子照顧有加。
無以回報各位叔伯,兄弟姐妹。
那就每人發(fā)100塊錢過年吧!”
分紅的事情,楊光樹還是聽兩位老哥的。
暫時不透露,免得惹麻煩。
只要工廠在,自己在。
每年以各種理由,借口發(fā)錢就行。
“啊?我們也有100塊錢?”
不是工人也有?
不少人還有些不好意思。
這可是在割光樹的肉。
大部分社員,還是很淳樸善良。
極個別貪婪之人,也隨聲附和:
“光樹,你可不要拿你自己的利潤來補貼我們。”
不少社員,信以為真:
“光樹,萬萬不可這么干。”
到時候工廠沒利潤,這小子不開了怎么辦?
社員們靠著服裝廠過上了好日子,可不想再回到解放前。
有錢拿是好,倒閉了可不好。
廠里員工,都擔(dān)憂的瞅著大隊長。
真的害怕服裝廠倒閉。
“沒事,就是少賺錢而已。
倒閉,倒不至于。
你們看我是那種,自己飯都吃不飽,還往外送糧的人嗎?”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楊光樹從來不干。
面子?
自己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要面子有何用?
除了讓妻兒老小跟著受罪,屁用沒有。
“光樹,你這孩子,我們不知道怎么感謝你。”
不少老頭老太太,抹著眼淚。
一百塊錢,可是巨款。
快入土了,一輩子都沒存到這么多錢。
楊大隊長,除了有時候嘴巴有點臭,還有好吃懶做之外。
人還是挺不錯的。
社員們不曉得占了他多少便宜。
也不能說他好吃懶做。
自己辛苦一年,不及他搗鼓一天。
時代在變化,靠腦子吃飯,遠比他們埋頭苦干強太多。
可惜他們頭腦簡單,四肢也不發(fā)達。
還好跟著楊光樹,還能喝口湯。
“一個大隊,就是一個大家庭,叔伯,嬸子你們不必如此客氣。
有我一口肉,就少不了你們一口湯。”
在他們看來,是巨款。
在楊光樹看來,湯都算不上。
錢好賺,物價也會逐漸上漲。
開始貶值,東西,只會越來越貴。
這些老人,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
年紀大了,想賺錢都賺不了。
思想還停留在集體生活這一刻。
楊光樹只能帶動他們子女。
時常給老人發(fā)點福利,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解決后顧之憂。
“小平大隊的都有,你們還傻愣著干嘛?”
在廠里上班的社員,在邊上替家人高興。
沒想到,他們也有份。
……
過年之前,一家子,終于搬了新家。
這次沒有辦酒。
低調(diào)入住。
一年到頭,都是楊光樹在小平作妖。
雜交種子種植大豐收,幾波人參觀。
開服裝廠,滿月酒,每次都鬧得動靜很大。
太高調(diào)不好。
請?zhí)骞擦藗€香火跟嫂子一起入住。
開始鄭小娥死活不同意。
舍不得老根的狗窩。
楊光樹一句話:“嫂子,老房子蚊蟲蛇蟻比較多,咬到孩子咋辦?
想我哥了,天天回去看他就是。
新房子,干干凈凈,蜘蛛網(wǎng)都沒一個。
住著也舒服。”
“那我搬過來!”
為了孩子,她不再執(zhí)著,不再矯情。
年夜飯,一家團圓。
可惜,老根哥不在身邊。
“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
鄭小娥跟王春梅,有點說不出口:“新、新年快樂!”
楊光樹準(zhǔn)備了大紅包:“一人一個。”
“謝謝爸爸!”
“謝謝光樹叔!”
“嫂子,你也有。”
“我是大人,我不要。”
紅包很厚,應(yīng)該是120月月紅。
“春梅也有。”
王春梅也勸說:“嫂子,你就收下吧!
不要白不要。
光樹現(xiàn)在又不缺錢。”
“謝謝他二叔。”
兩口子都這么說,鄭小娥只能收著。
沒楊光樹幫襯,寸步難行。
沒有他,估計一家三口,早就餓死在老宅。
鄭小娥能想象到,在鄭家大隊任人欺負。
自己又挺著個大肚子上工,肯定稀飯都沒得喝。
楊光樹又摸出一個大紅包:
“嫂子,這是給劉鄭的紅包。”
“光樹,你給個小的就行,這太大了!”
小孩,取兩人姓氏。
鄭小娥才不管好不好聽,這是兩人的結(jié)晶。
“給我侄兒的,嫂子你只是替他保管,可不能推脫。”
虧欠太多,除了關(guān)懷之外。
楊光樹也只想到給錢。
救命之恩,一輩子都還不清。
老根哥還在,什么都好說,隨意點。
人都沒了,只能把最好的給她妻兒。
“光樹,你要給就給120月月紅就行。”
一大疊,應(yīng)該是1200元。
太多,鄭小娥真的不敢收。
“嫂子,你不收下,我生氣了哈!
大過年的,可不要破壞氣氛。”
錢送不出去,楊光樹很是心累。
換成他人,估計還嫌少。
抿了抿嘴唇,鄭小娥一狠心:“謝謝他二叔。”
這錢,一分不能花,先給兒子存著。
“來,喝!”
楊光樹端著一大碗虎鞭酒:
“大家干一個。”
孩子女人,都喝汽水:“干杯!”
今年過年,社員們吃完年夜飯,都來楊光樹家串門。
電視開著,沒幾個人看。
現(xiàn)在這玩意兒,已經(jīng)不稀罕。
小平大隊,基本上家家戶戶有。
但還是喜歡往楊光樹家跑,人多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