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自己不出國,要這么多美元也沒用。
還不如利益最大化。
多搞些好東西,拿去填充展覽館。
“這邊沒啥好東西,我叫人從京城幫你弄一批。”
他早就曉得,楊光樹喜歡古董。
沒想到會放棄美刀,選擇古董。
現在全國都缺外匯。
還以為楊光樹會坐地起價。
李行長,在邊上端茶倒水。
像個小服務員。
事情敲定,趙忠仁也很高興。
沒料到事情如此順利。
“光樹,方便透露,是跟誰做外貿生意不?”
楊光樹不說,他也會派人調查。
這是在提前打招呼。
“田文靜,不知道趙老板聽說過此人沒有?”
紙是包不住火的,還不去坦白。
以后出啥事,也有個人罩著。
趙忠仁瞅向秘書。
秘書額頭冒虛汗,他哪里曉得這號人物。
又不是官場中人,一個小卡拉米,他怎么會關注。
趙忠仁心里有數,秘書也不知道。
倒是李行長曉得:“趙老板,我知道此人。
港島外貿公司,西南分公司田文靜。
華夏人,在櫻花留過學。
平常很低調,很少拋頭露面。”
此人在他們行開的有賬戶,對此比較熟悉。
“金秘書,調查一下。”
這幾年,對外商比較寬松。
沒辦法,要發展。
沒啥大問題,可以合作。
要是奸細,只能秘密處決。
目前,趙忠仁比較關心楊光樹發展:
“光樹,廠子生意如何?”
“還不錯,在西南這一片,靠前。”
沒辦法,吃不了獨食。
小作坊如雨后春筍般冒出。
這些人膽子越來越大,你在前面搞創新,他們負責照搬。
“聽說你又開了兩個廠子?”
“這個皮帶廠,屬于配套設施。
還有一個竹木制品,就地取材。
帶著社員們混口飯吃。”
估計過不了多久,周邊也會有人效仿。
這玩意兒沒啥技術含量。
懂木匠的瞅一眼就會。
趙忠仁很欣慰,鼓勵道:
“好好干,有啥困難,直接來省城找我。
爭取明年做大做強。
到時候送你一份大禮。”
他沒透露明年特區的事情。
過不了多久,就會有風聲傳出。
到時候,楊光樹也會知曉。
這小子不是喜歡古董嗎?
要是他帶頭把西南工業發展起來,就把清明上河圖送給他。
趙忠仁不說,楊光樹也曉得。
那地方,真的是一飛沖天。
“多謝趙老板,有事我一定會上門叨擾。”
在西南,有趙老板罩著,黑白兩道,沒人敢動自己。
“光樹啊,沒吃飯吧?
走,我們邊吃邊聊。”
其他事情可以放一放。
現在趙忠仁滿腦子都是怎么發展經濟,帶領西南騰飛。
農業方面,也不歸他管。
楊光樹雜交種子一出,西南糧食問題,迎刃而解。
趙老板邀請,楊光樹可不會傻乎乎的拒絕。
吃了也會說沒吃。
多跟他親近親近,自己路會更順暢。
省機關食堂,就兩人一桌。
菜,很普通。
比楊光樹家伙食差很多。
都趕不上大隊社員生活水平。
楊光樹也不挑食,干了三大碗米飯。
吃飽喝足,趙老板才說正事:
“光樹,外貿是不是一錘子買賣?
你賣出去的是喇叭褲嗎?”
這個現在這么流行,他也曉得。
這喇叭褲,已經輻射到周邊幾個省。
甚至京城,都有人這么穿搭。
應該是有人出差,帶回去的。
或者是有人帶了樣品,那邊也有人偷偷摸摸的生產,售賣。
趙忠仁猜測,不出一個月,肯定會風靡全國。
“不是喇叭褲,也不是一錘子買賣。
代加工而已。
他看不上我們生產的服裝,覺得太土。”
楊光樹苦笑,七八十年代出口櫻花,怎么敢的。
要是田先生敢要,楊光樹都懷疑有鬼。
買回去丟?
這家伙肯定有所圖。
“代加工啊!”
趙忠仁有點失望,還以為是西南喇叭褲出口。
“代加工利潤也不低,我幫他設計改進。
三件套15美刀。”
這還是楊光樹有所保留,抄作業,抄的還是倒數第二名。
“多少?15美刀一套?”
這價格,都把趙大老板嚇懵逼。
這還是加工嗎?
零售都沒這么貴。
“對15刀。
算下來,也才7塊5一件。
真心不貴,我免費設計,改進,他賺大了!”
白襯衫內搭,真是天才設計師。
雖說是抄襲,這邊自己可是原創。
趙忠仁一方大佬,都忍不住嘴角抽了抽:
“怪不得這小子的東西貴,原來這么心黑。”
打火機都好幾塊錢一只。
這么貴,不會把外貿公司逼走吧?
這是他最擔心的問題。
好不容易有外匯入賬,可不能把人嚇跑。
趙忠仁語重心長:“光樹啊,其實有時候也可以少賺點。
幫西南渡過難關,我想辦法從其他地方補償你。”
不再委婉,直接挑明。
他現在急需外匯。
“趙老板,你大可放心,服裝繼續生產。
等貨到海外,看市場反饋。
應該還有大單子。
目前,他又定了一個貨柜的竹木制品。”
都叫翻倍加工ik,就是不曉得什么時候提貨。
跪著賺錢,楊光樹不干。
外匯?
關我啥事?
我特么沒格局。
“什么?竹木家具,他也要?”
要是這個能賺外匯,那西南真的要有大發展。
西南,除了樹,就是竹。
竹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來年生,就跟芭蕉樹一樣。
“就一個貨柜,先試試水。”
量身定做,銷量肯定不錯。
楊光樹就等著田先生再次上門。
估計到時候競爭壓力很大。
這玩意兒沒啥技術含量,跟風的肯定很多。
“都是些什么家具?”
如果簡單,可以讓其他人一起做。
沒單子,出口轉內銷也行。
國外的月亮比較圓,有些人就喜歡吃這一套。
“沙發,椅子,茶幾,筷子,……還有骨灰盒。”
“什么?骨灰盒?”
趙忠仁一方大佬,今天一驚一乍的,像個鄉巴佬。
“對,骨灰盒,哪天趙老板你有時間,可以來參觀一下竹木制品廠。
都是些手工制品,外觀,質量都不錯。
其實一次性筷子,在國內也有市場。
擺攤,賣吃食的會越來越多,方便打包。
國營飯店,有些講究人,不喜歡跟別人共用一雙筷子,這時候就可以選擇一次性筷子。
再生資源,一次性筷子,很有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