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兒,不曉得值多少錢。”
大老遠(yuǎn)的帶回來!
如果跟黃金一個價,非得虧到姥姥家去。
“師伯,干脆熔掉算了,省的麻煩。”
李小軍覺得,反正都是金子,也虧不了多少。
“不會說話,就閉上你的臭嘴。”
李成富可不會慣著這個兒子。
“小軍,過來幫為娘燒火。”
李成富說到做到。
真的給李小軍找了個18歲的小媽。
李小軍不情不愿來到灶臺前:
“小娘,我爹年紀(jì)大了,你可得悠著點。”
“成富,楊光樹今非昔比,他還回收古董嗎?”
朱元慶有些擔(dān)心,怕這家伙已經(jīng)金盆洗手。
李成富悠閑自得的品著大紅袍:
“師兄,不止你有這方面的顧慮。
師弟們估計也是如此。”
幾個悶葫蘆師弟點點頭:“嗯。”
“你們都多慮了,我們不偷不搶,賣點傳家寶而已。
想來楊光樹會來者不拒。”
李成富又指了指門口一個大樹根:
“大紅袍母樹,也許比古董還值錢。”
“可是先前,我已經(jīng)答應(yīng)免費送給他。”
江湖人,最信守承諾。
一個唾沫一個釘。
特別是朱元慶這種天天在外面跑的人最講信譽。
李成富拿這個老古板師兄也是無法:
“6條小金龍加幾件宋瓷,先去試探一下。
不買,我們拿回來就是。”
這樣也好,今后少跟他打交道。
楊光樹所作所為,李成富作為公社鄰居,一清二楚。
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漂白,估計也有遠(yuǎn)離他們這群下水道里的老鼠想法。
“行,現(xiàn)在就出發(fā)。”
朱元慶忙活這么久,著急見成效。
“師伯,我在做飯呢!”
意思是不要浪費他一片心意。
“一天就知道吃。
等辦完事,我們再慶祝。”
吃飯,朱元慶現(xiàn)在可沒這個心情。
事情不落實,沒胃口。
這次量很大,他可不想賤賣。
目前,只有楊光樹收購價最高。
沒轍,李小軍只能餓著肚子干活。
大樹樁,捆綁在單車上。
幾個長輩,拎著幾個瓶瓶罐罐就出發(fā)。
李小軍則吃力的推著單車。
小平大隊。
田文靜一件件藏品拿到門口鑒定。
沒辦法,屋里燈光太昏暗。
楊光樹沒打攪他,隨便田二狗折騰。
帶著兩個小家伙,去找老虎,大熊貓玩耍。
李元英阻止不了兩人交易。
只能拿著筆、本子在大樹下生悶氣。
楊光樹懶得搭理這個生氣包,他做事自有分寸。
何需她人指手畫腳。
也解釋不清,難道說是贗品?
那還怎么坑小鬼子?
一直到飯點,田文靜才鑒定出10來件。
宋瓷,可大意不得。
這是上頭交待,一心尋找的東西。
他田文靜,就是靠這玩意兒上位。
“田總,先吃飯。”
大客戶,楊光樹陪他喝一杯。
“你司機呢?”
剛才還在幫忙,一轉(zhuǎn)眼,就沒了蹤影。
“我叫他去公社打個電話,這么多東西,一輛車可裝不下。”
必須還得帶些防撞包裝盒。
這些,可都是國寶級的宋瓷。
破碎一件,將沒法復(fù)制。
櫻花,不少大家族,對宋瓷的癡迷程度,堪比政客對權(quán)力的向往。
楊光樹沒說啥,巴不得他早點拿走。
有外人在,田文靜沒報數(shù)字:
“楊總,價格還跟上次一樣?”
“嗯,一個價。
都是老客戶,到時候算賬的時候,減掉三件。
當(dāng)我送給朋友的禮物。”
假貨,不心疼。
送給田二狗,不僅拉近彼此關(guān)系,還能落個好名聲。
“多謝楊總。”
這樣的話,田文靜就留著收藏。
長期接觸,他也喜歡上了宋瓷。
估計跟櫻花宋瓷文化圈子也有影響。
“來,我遠(yuǎn)道而來的朋友,走一個。
這可是上好的高粱酒。”
兩人碰了一個,一口悶。
雙方,都心滿意足。
今天占了大便宜。
不遠(yuǎn)處,傳來李小軍的鬼叫聲:
“楊兄弟,在家嗎?
給你送好東西來了!”
楊光樹一瞅,有些意外:
“這幫家伙怎么來了?”
好久都沒冒泡,楊光樹以為他們死在了哪個大墓。
楊光樹起身迎接:“李哥、朱哥,好久不見。
歡迎來小平大隊做客。”
這幾人,當(dāng)初也幫了他不少忙。
弄了不少好貨。
田文靜是行家,一眼就能看出來人什么身份。
標(biāo)配隊伍,想不讓人往民間考古專家方面猜都難。
況且,一幫人也沒做遮掩,手里拿著瓷器。
田文靜蒙頭吃飯,對屋里的宋瓷更放心了。
原來楊光樹沒騙他,真的有一群人在幫他干活。
他喜歡古董,但更懂規(guī)矩。
沒有越過楊光樹這個中間人,直接接觸上家。
規(guī)矩就是規(guī)矩。
為了幾件古董,得罪楊光樹得不償失。
“幾位老哥,空著手來就行,帶什么禮物。”
好久沒聯(lián)系,有些生疏。
楊光樹開了句玩笑。
李成富八面玲瓏:
“楊兄弟,瞧瞧這東西。
這可是我?guī)熜智Ю锾鎏鼋o你弄來的大禮。”
李小軍趕忙揭開上面綁著遮陽的布片。
臥艸,真有禮物?
我就開句玩笑。
這幾個哥哥,不會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吧?
等看清是個樹樁,楊光樹有些傻眼:
“李哥,你們要給我來一個現(xiàn)場根雕表演?”
他完全忘了大紅袍母樹這茬。
“我們可沒這本事,楊兄弟,你仔細(xì)看看,這可是好東西。”
“除了樹齡大,沒什么特別之處。”
這造型,還沒花鳥市場賣的金彈子樹樁好看。
說實話,楊光樹瞧不上眼。
幾人絕倒。
老子們費盡千辛萬苦,不遠(yuǎn)萬里幫你弄來。
你這小家伙倒好,忘得一干二凈。
還以為你有多稀罕。
浪費我們力氣。
幾人不再打啞謎:“大紅袍母樹。”
“什么?大紅袍母樹?”
臥艸,真把這玩意兒弄來了?
楊光樹仔細(xì)辨認(rèn),檢查:
“朱哥,你們保護的很好嘛!”
樹皮都沒有擦傷,看來一直用東西包裹著。
“比起古董,這樹樁就是小兒科。”
陶瓷都能千里運輸,一個木樁子算啥!
“楊兄弟,這東西你可得好好照料。
畢竟不遠(yuǎn)千里弄來,我怕它水土不服。”
為了弄這大紅袍母樹,他們跋山涉水,翻山越嶺。
受了不少罪不說,真的害怕種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