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娘激動的抓著楊昌平大手。
附近社員,也聽到了母子對話。
“昌平你說真的?”
嘩啦一下,楊昌平身邊擠滿了人。
“有可能,我也不確定。”
當時,攝影機好像對著他們拍過。
能不能上,就看運氣。
今天報紙都已經(jīng)報道西南改開。
今晚肯定七點新聞也會報道。
“光國,昌平說的是真的?”
大隊長實名羨慕,要是我兒多好。
“爹,我也被拍了,能不能上電視,我可不敢保證。
不過肯定有光樹哥鏡頭。”
楊光國這一刻,挺直腰桿,也許能上電視。
一個踉蹌,楊光國差點摔倒:
“爹,你干嘛?
想謀殺我,繼承我的工廠是不是?”
“說什么胡話,快點回家,等著七點新聞。”
大隊長拉著小兒子就走。
烈日當空,楊光國很是無語:
“爹,抬頭看看天。”
“看個屁啊看,別耽誤老子時間。”
……
“爸爸,爸爸!”
兩個小家伙,沒看著老爹,在人群外急得團團轉(zhuǎn)。
楊光樹擠出人群,一手一個抱著就走:
“有沒有聽媽媽的話?”
兩個小家伙,縮了縮脖子,不敢應(yīng)答。
昨晚還惹媽媽生氣來著。
看表情,就曉得兩個小家伙又調(diào)皮搗蛋了。
“光樹,你上報紙了嘞!”
王春梅拿著幾份報紙,從小賣鋪飛奔出來。
“大姐,你識字嗎?”
個位數(shù)加減法都算錯的人,能看懂報紙?
“怎么?嫌棄我老?
叫誰大姐呢?
還有,我可比你小。”
她是不識字,不是還有三個丫頭嗎?
楊光樹掃了她一眼:
“春梅,你衣服穿反了!”
王春梅老實巴交的,認真瞅了半天:
“沒反呀!”
一低頭,才反應(yīng)過來:“楊光樹,你欺負人。”
……
六點不到,楊光樹家院壩就擠滿了人。
工廠食堂,坐滿了員工。
聽說楊隊長今晚要上新聞,廠里管理,組織大家學習。
“別吵,快七點了!”
小平大隊,電視機前。
眾人目不轉(zhuǎn)睛的瞅著電視。
害怕漏掉自家熟悉的人。
片頭,說的是糧食。
“雜交種子,全國推廣種植。
今年預計產(chǎn)量上漲百分之五十。”
畫面里,是社員們勞動的身影。
綠油油的一片片農(nóng)田。
時間過半,社員們開始著急起來:
“光樹怎么還沒有出現(xiàn)?”
實則,想看的是自家兒子。
楊光樹也有點擔憂,是沒資格,還是延后。
沒出現(xiàn),丟人什么的,他倒不怕。
但釋放的信號,就有些耐人尋味。
大張旗鼓的動工儀式,鋪天蓋地的報道跟討論。
都成了焦點。
為何最后來這么一出。
“各位鄉(xiāng)親,也許延后了吧!”
場面有點嘈雜,楊光樹還是解釋了一句。
延后,不是明天,也不是后天,也許是十天半個月。
時間長了,社員們就忘了這茬。
“這樣啊!”
都替楊光樹惋惜,有幾分真,就不得而知。
以前跟楊光樹鬧過矛盾的人,這時候站出來安慰他:
“光樹,別氣餒,也許開業(yè)……”
他話未說完,被一位老伯一聲大喝打斷:“閉嘴,看新聞。”
他臉一陣青,一陣白。
畫面里,一處空地。
簡單搭建的舞臺,橫幅上書寫著幾個大字。
西南工業(yè)園區(qū)、批發(fā)市場、大酒店動工儀式。
吳友成、趙忠仁、楊光樹三人居中。
沒有幾人說話的聲音,只有主持人的播音:
“西南改開,打響第一槍。
民營企業(yè),走到前臺。
西南一期工程,預計創(chuàng)造15萬個工作崗位。
目前,西南小商品已暢銷全國各地及海外。
今年上半年,每月銷售額以千萬為單位遞增。
外匯總額,已達到千萬美元……”
全國各地,觀看新聞的國人,拍手叫好:
“好,華夏即將騰飛。”
西南的發(fā)展,給不少兄弟省份信心。
一個個信心滿滿,都想趕超、碾壓西南。
“可惜,改開的榮耀被西南摘了去。”
第一個吃螃蟹的,永遠不會讓人忘記。
大隊長在家,激動的拍打著:
“好樣的,兒子,我看到你了!”
鏡頭,一晃而過,楊光國露了個臉。
“爹,你輕點。”
老爹下手沒輕沒重,疼的楊光國齜牙咧嘴。
楊昌平幾人,也入了鏡。
他老娘,激動的淚流滿面:
“好好好,我兒出息了!”
一邊抹眼淚,一邊站起身來。
拔掉插頭,抱著電視就出門。
楊昌平幾兄弟,呆若木雞。
好半天,才反應(yīng)過來:
“娘,你把電視抱走干什么?”
“我拿去給你爹看看……”
……
翌日。
受新聞影響,不少人開始往西南趕。
有人看的是熱鬧,有人看到的是商機。
擠綠皮火車去西南,廠家拿貨。
幾百家工廠任人挑選,價格實惠。
并不是每個廠家,都像楊光樹這么正規(guī),有代理商。
“同志,給我一張去西南的火車票。
什么?
今天沒票了?
那明天的呢?
明天也沒有?”
全國各地火車站,都擠滿了人。
“臥艸,我的介紹信呢?
完蛋,不能去西南了!
可是我火車票都買好了,這可怎么辦?”
他急得團團轉(zhuǎn),手足無措。
有人眼前一亮:“兄弟,能不把票賣給我?”
“不賣,我排了好幾個小時,好不容易才買到西南的火車票。”
“我原價上加一塊錢,反正你也去不了。
還不如轉(zhuǎn)手賣給我,還賺了一塊錢。”
“一塊錢太少,我家在百里之外,來回車費都不夠。”
把破編織袋往地上一放,從里面掏出一個紅薯,就啃了起來。
見他可憐,買票之人,咬了咬牙:“給你兩塊。”
“成交。”
他沒有半點猶豫。
拿著票,進了站:
“媽的,真是個煞筆,介紹信都能弄丟。
賺大發(fā)了,能提前幾天去西南。”
丟介紹信之人,把紅薯往破袋子里一丟。
又從身上掏出一張票來,故伎重演:
“哎呀,我的介紹信呢?
我西南的火車票都買好了,這可怎么辦?”
有些車站,票販子膽子則比較大:
“兄弟,西南的火車票要不要?”
尋找到目標,偷偷摸摸靠近。
左顧右盼,害怕有人盯上他。
……
大平公社。
“楊哥,我們開車去南方?
不坐火車去?”
去港島最少停留好幾天。
愛車,放在對岸,害怕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