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比較顯眼,容易暴露出去,但是考慮到對面的敵人,根本無法突破日軍在前方的防御線,同時也沒有足夠的炮兵火力對他們進行反制,所以這些日軍炮兵相當囂張。
可眼下這一處炮兵陣地的位置,卻已經被獨立旅的偵察部隊發現并鎖定。
眼下楊剛帶領的突擊隊,首要任務就是將日軍部署在后方的炮兵陣地突破并且占領。
在前方戰斗開始的瞬間,楊剛便帶著手下士兵們,彎腰向上方敵軍炮兵所在的位置行進。
那轟隆隆的爆炸聲,很好地掩蓋了他們行動的時候,發出來的窸窸窣窣的聲音。
此時日軍炮兵們,正在大吼大叫著,下達一道道指令。
“所有人,立刻進入戰斗位置!!!”
日軍炮兵部隊指揮官大喊著,那些日軍士兵則是在燈光的照耀之下,快速進入炮位,同時將炮彈箱打開,從里面搬運出來一個個口徑或大或小的炮彈。
在這些日軍炮兵做好戰斗準備,只等待著前方炮兵偵察兵,提供射擊諸元的時候,楊剛的突擊隊,卻在此刻突然從兩側殺出。
手持花機關和**德沖鋒槍的戰士們,在沖上這片高地的瞬間,便立刻對著那些燈光之下的日軍士兵掃射起來。
那些日軍為了方便看清楚炮位情況而準備的燈光,在此時反倒成為了突擊隊員最好的指示燈。
只需要對著燈光所在的區域掃射,那里便大概率有日軍士兵的存在。
日軍炮兵陣地也有警戒部隊,看到楊剛的突擊隊殺上來,也想要組織防御,阻擋這些敵人。
但是突擊隊的隊員們,在殺上陣地之后,便如同是入海蛟龍一般,在日軍炮兵陣地反復沖殺起來。
他們得到命令,盡可能不要破壞日軍的火炮,因為打算繳獲了之后自己用。
這么多的火炮,可想而知,若是未來給他們使用的話,到時候可以給日軍造成多大的損傷。
楊剛一馬當先,臉上猙獰的疤痕,在黑夜的光芒之下顯得更加恐怖。
“殺!!!”
他口中發出的怒吼聲不斷,手中沖鋒槍也跟著一起咆哮,飛射的子彈,將那些慌亂的日軍炮兵一個接一個地打倒在地上。
后方跟進的突擊隊員們,則是將手榴彈,向日軍營地內投擲,同時不斷地扣動沖鋒槍扳機。
這種近距離,臉貼臉的作戰,沖鋒槍的威力和壓制能力,根本不是日軍栓動步槍能夠相比的。
不到五分鐘時間,日軍營地上的士兵,多數就已經潰逃,少數還在咬牙堅持,呼叫著援兵。
可為時已晚,楊剛的幾百名突擊隊隊員,已經將日軍主要的炮兵陣地全部攻占了下來,后續支援過來的八路軍戰士們,也在快速清理殘存的士兵。
一起支援過來的,并不只是八路軍的步兵部隊,同時還有一部分炮兵。
這些炮兵們,倒是沒有使用過鬼子的火炮,不過原理都是相通,唯一可惜的地方在于,眼下他們沒有前方部隊提供射擊諸元,同時看不清敵我雙方位置,所以無法使用這些繳獲的日軍火炮,對正面戰場進行火力支援。
畢竟現在獨立旅的部隊到處都是,如果胡亂轟擊的話,浪費炮彈不說,還有可能會對前方進攻部隊造成誤傷。
這次突襲敵軍炮兵陣地,多數火炮都得以保留下來,同時還有日軍大批沒有轉移走的炮彈,數量眾多,在黑暗之中,一時間也無法統計出來。
下方,三浦敏事正在怒吼著。
“炮兵呢,咱們的炮兵呢?敵人的炮兵在咆哮,我們的炮兵在干什么?”
顯然,到現在還沒有得到后方炮兵部隊的火力支援,這讓他相當不滿。
原本三浦敏事已經集結起來一支部隊,打算借助著炮火的掩護,發動對敵軍的反擊,但是一直期望的炮火支援,現在竟然還沒有準備就緒。
反倒是對面八路軍的炮兵部隊,利用白天提前測定好的射擊諸元,不斷地變換轟擊位置,對日軍展開猛烈轟擊。
甚至敵人的戰防炮,都開始玩兒步炮協同,徐進彈幕,掩護步兵沖擊日軍防御陣地了。
終于,三川斗跌跌撞撞地跑過來,向三浦敏事匯報道:
“報告,有炮兵部隊的消息了,他們、、、、、、他們、、、、、”
“他們怎么了?”
三浦敏事聽得心急。
“他們遭到敵軍偷襲,損失慘重,已經撤出炮兵陣地了,希望可以得到支援,將炮兵陣地重新奪回。”
三川斗大喊著匯報道。
三浦敏事聽到這話,心里就是一沉。
因為他知道,眼下黑暗籠罩,他們最大的依仗,就是后方炮兵部隊,可以幫助步兵進行反擊,將丟失的陣地奪回來,甚至可以發動對敵軍陣地的反沖鋒。
可炮兵竟然沒了。
就好像要做米飯,卻發現根本沒有米。
“后方那么深入的位置,竟然都有敵人存在,這、、、、、”
三浦敏事意識到這是一場圍攻戰,敵軍兵力遠遠超過他們,至少和之前得到的數據不一樣。
“命令部隊,堅守待援,渾源方向的部隊已經出發,正在趕來的路上。”
三浦敏事還抱著一些希望。
渾源方向的日軍部隊,距離他們的位置不算太遠,若是急行軍的話,明天一早就可以抵達主戰場。
可三浦敏事并不知道,這兩個從渾源方向出發的日軍大隊,在行進到王莊堡地區的時候,就突然遭遇到了伏擊。
田立心帶領的33團戰士們,在王莊堡一帶布下了三道伏擊陣地,若是只要進入第一道,就會徹底陷入到包圍之中。
而這兩個日軍大隊,卻是直接鉆到了第二道和第三道伏擊陣地之間的位置,那就更加悲慘了,不管往前還是往后,都是死路一條。
這兩個日軍大隊,雖說火力配置不差,甚至在炮兵火力方面,要遠遠超過33團。
可因為遭遇到伏擊,炮兵在狹窄地形內,根本無法充分展開,就被33團的士兵們反復集火攻擊。
他們最有效的炮擊方式,竟然是基層戰斗單位攜帶的擲彈筒。
可擲彈筒的壓制能力,終歸是無法和正規火炮相比的,渾源方向的這兩個日軍大隊,在伏擊戰剛打響的時候,就陷入到苦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