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天清晨,林通的騎兵團也已經迂回到了鹽池縣。
這里的地方武裝,顯然并沒有得到定邊縣城被紅軍拿下的消息,等到紅18師騎兵團殺過去的時候,連城門都是開著的。
那林通自然不會客氣,大手一揮,騎兵團就裹挾著煙塵直接殺了過去。
那些敵人看到轟隆隆的騎兵部隊,一開始還以為是寧馬的騎兵過來支援,甚至還將城門開的更大了。
結果等到紅18師騎兵團殺過去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這“寧馬”怎么換軍服了?軍帽上還有紅星?
然后他們就意識到,這是紅軍!
只可惜太晚了,騎兵其疾如風,侵略如火,很快便將駐扎在定鹽池的敵軍武裝部隊擊潰。
鹽池是個好地方,聽名字就知道,這地方是個產鹽的地方。
鹽是生活必需品,絕對的硬通貨,不管放到什么地方,都能用來賣錢。
所以占領鹽池,在此處建立穩固的根據地,對于紅軍來說,就相當擁有了一座白色的金礦。
完成對兩地占領之后,池元光這個政委,就開始展示了。
他在鹽池的工作重點,就是那些鹽工。
舊時民間將鹽工的勞作稱為“燒鹽苦”,這類工作通常需要“起五更睡半夜”,即凌晨開始工作,深夜才休息,工作強度極高。
苦也就算了,關鍵是底層鹽工們,雖然創造了極高的經濟價值,自己卻是連湯都喝不到。
因為鹽的利潤,都被那些鹽商,還有當地官府把控著,落到鹽工們手里的極少。
正因如此,池元光抵達這里之后,首先就是打擊當地鹽商,同時改變之前的生產模式,實行“包產到戶”也就是說,將那些鹽田分給每家每戶。
他們生產出來的鹽,池元光會制定一個最低收購價格。
這個價格,可以保證這些鹽工們生產出來的食鹽,能夠以比之前多出兩倍的價格出售。
這讓鹽工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相當于工資直接翻倍。
最關鍵的是,以后生產這些食鹽多少,不需要再聽官家的了,全看自己意愿。
想多賺點兒,那就多生產,想多休息休息,那就少生產一些,當然獲取的收入也會少一些。
要知道,他們之前不好好干活的話,那可是要被處以刑罰的。
那些官家根本不把他們當人看。
靠著爭取這些鹽工,提高他們的待遇,以及鹽的收購價格,池元光迅速爭取了民心。
有很多鹽工,不想要世代從事這個行業了,紅軍這邊也提供了另外的出路——從軍。
紅軍雖然沒有固定的軍餉,但是能管吃管住,還有零花錢。
這零花錢每個月可是要比那些地方軍閥給的軍餉還多。
尤其是紅18師,手里有錢。
在打擊那些鹽商和當地土豪劣紳之后,就變得更有錢了。
再加上獲得當地食鹽的獨家收購權,到時候肯定也是財源滾滾,就算只留一部分自己發展,剩下的交給中央,那也足夠紅18師招兵買馬,發展軍備了。
在池元光忙活著在后方占領區內,建立基層統治,爭取民心的時候,龍文成的征途還沒有結束。
甚至可以說是剛剛開始。
在龍文成占領定邊縣以及鹽池的時候,紅五軍團的動作也不慢,已經將紅寺堡,惠安堡,還有中寧地區控制了下來。
在“寧馬”這邊剛剛接到紅軍大舉來犯的消息之時,龍文成指揮的紅18師,以及董軍團長指揮的紅五軍團,就已經從兩路合圍了靈武。
靈武古稱靈州,這地方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大量良田,農業發達。
因為緊靠黃河,而且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糧食生產地。
唐代開始,就在這里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唐來”“漢源”等灌溉渠道。
到了西夏時期,靈武進一步發展水利,修建了“吳王渠”等水利工程,形成68條灌溉渠道,覆蓋9萬頃土地。
哪怕是到了民國,這地方戰亂沒有那么多,農業生產也保持著基本穩定,除了大量的小麥種植之外,還有蔬菜,水果也有大量分布和種植。
西征軍之所以將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定為拿下靈武縣,就是為了這里的糧食。
畢竟整個陜北地區,糧食生產并不是那么充足,再加上水土流失,還有過度開墾導致的土壤荒漠化等問題,想要在這里養活十多萬,甚至未來幾十萬的紅軍部隊,必須要獲得穩定的糧食產區才行。
緊鄰黃河的靈武,就是極為重要的糧食產地。
相比于鹽池和定邊這兩座縣城,靈武縣的地方武裝人員更多,武器裝備也更好一些。
在這里駐扎一個保安旅,有三千多人。
原本他們是打算固守待援,等待“寧馬”渡過黃河,馳援過來再說。
但是“寧馬”的先頭部隊一個騎兵團,在渡河的時候,卻突然遭到紅軍兩個騎兵團的突然攻擊。
這兩個騎兵團,一個是紅18師林通帶領的騎兵團,還有一個則是中央縱隊騎兵團,被直接調遣給了西征軍使用。
這年代,想要消滅敵軍騎兵,最好的辦法絕對不是使用步兵,而是同樣使用騎兵。
“寧馬”這一個團,一千多騎兵,幾乎沒有任何準備,就遭受到兩個騎兵團的兩面夾擊。
再加上背水而戰,根本退無可退,想要逃跑卻發現,對面也是騎兵,戰馬也不差。
戰斗持續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寧馬”先頭部隊的上千騎兵,就被全部殲滅在黃河岸邊。
這次戰斗消滅敵軍九百多人,只有少部分逃竄出去,還繳獲戰馬五百多匹。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武器裝備和彈藥,一部分五軍團拿走,一部分則是被紅18師騎兵團帶走。
此時原本還打算據城固守的敵軍保安旅,得到支援部隊遭到打擊的消息,頓時意識到情況不太妙。
一些地主已經開始連夜跑路,結果卻被外圍紅軍埋伏起來的攔截部隊堵住。
這次包圍靈武的紅軍部隊,有紅五軍團一萬余人,還有紅18師的三個團六千人,兵力方面他們占據了絕對優勢。
再次勸降無果之后,紅18師的炮兵團,在文頌的指揮下,立刻展開對敵軍城池轟擊。
那些敵人也沒想到,紅軍還有這么多火炮。
幾輪轟擊結束之后,他們就放棄了抵抗的心思,直接在城頭掛起法國正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