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聽著電話里報出的數字,臉上沒什么表情。
兩百一十三億。
聽起來很多,但對他來說只是一個數字。
“林董。”姜憶的聲音里,帶著一絲難以壓抑的亢奮,“這只是前半段的收割。”
“那篇論文的第三部分,關于替代技術方案的內容,我們還沒有放出去。”
“一旦公布,就等于徹底宣判了現有固態電池技術路線的死刑,他們連翻盤的機會都不會有。”
“我預計,至少還能為我們帶來一百億以上的利潤。”
姜憶的聲音很冷靜。
但她匯報的數字,足以讓任何資本大鱷瘋狂。
“不用了。”林墨淡淡開口。
“把所有空單全部平倉。”
電話那頭,姜憶沉默了幾秒。
“林董,您的意思是……現在收手?”
她有些不解。
“市場的情緒已經被徹底點燃,現在離場,等于放棄了最大的一塊蛋糕。”
“錢賺夠了。”林墨的語氣很平靜,“再玩下去,性質就變了。”
把華爾街的資本當韭菜割,割得太狠,會引來鐮刀的主人。
林墨不怕麻煩,但也不想整天被人惦記。
姜憶瞬間就懂了。
過猶不及。
這次的狙擊,是帶著復仇性質的。
如果貪得無厭,引來的就不是商業對手,而是更高層次的干預。
以對面那個國家的丑惡嘴臉,指不定就會直接拔網線。
到時候市場反彈,不僅現有的利潤無法保證,甚至有可能把到嘴的肥肉都吐出去。
“我明白了。”姜憶立刻調整了思路。
“還有一件事。”林墨繼續說道,“你聯絡一下能源部的張司長。”
“把論文的第三部分,也就是那個替代技術方案,整理一下,發給他。”
“就說這是我們遠星科技,為合資公司‘能源之星’送上的開業賀禮。”
電話里再次陷入了安靜。
這一次,姜憶的沉默,不是因為不解,而是因為震驚。
她的大腦飛速運轉,瞬間就想通了這步棋背后所有的關竅。
之前做空賺的兩百多億,是復仇,是林墨對那些暗中下黑手的人亮出的獠牙。
而現在,把足以顛覆整個行業的技術,拱手送給官方背景的合資公司。
這一送,就把之前所有攻擊性的行為,都粉飾成了一次“為國獻禮”的鋪墊。
先打殘國外的競爭對手,再把核心技術交給國家隊,扶持“能源之星”成為行業老大。
這一拉一打,遠星科技的立場就變得無比正確。
林墨送給張司長的,哪里是什么技術。
這分明是一份潑天的政績,一座無法撼動的靠山。
“我馬上就辦。”姜憶的聲音恢復了沉穩,甚至帶上了一絲敬佩。
那份固態電池替代方案有多值錢,姜憶比誰都清楚。
雖然其技術含金量不如遠星1號電池那么跨時代,但依舊能造就一家千億市值的龍頭企業。
結果林墨說送就送。
“還有一件事。”林墨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
“林董請講。”
“我們這次做空賺的錢,扣除你和團隊的獎金,剩下的先不要入遠星科技的賬。”
姜憶愣了一下,這筆錢如果不入賬,那放在哪里?離岸公司的賬戶雖然安全,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天恒的生產園區,我們已經拿到手了吧。”林墨繼續說。
“是的,所有手續都已辦妥,隨時可以接管。”
“從做空收益里劃出一部分,把園區盡快盤活,生產線的改造一定要快。”
“我明白了。”姜憶應道,“我會讓財務團隊處理好,保證資金鏈的絕對安全。”
“還有。”林墨補充了一句。
“天恒的工人,不能讓他們停工太久。”
“你盡快安排人手進駐園區,安撫人心,最快速度恢復生產。”
姜憶的眉頭輕輕皺了一下。
她提醒道:“林董,按照孫工的初步方案,生產線的改造至少需要一個月。”
“這期間,工廠無法開工,但我們依然要支付數千名工人的薪水,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從成本角度考慮,我們可以先辭退大部分工人,只留下核心的技術人員,等改造完成后再重新招聘。”
這是最符合商業邏輯的常規操作。
“不。”林墨直接否定了這個提議。
“一個人都不許辭。”
“不但不辭,還要給他們漲薪。”
電話那頭,姜憶的呼吸停頓了一瞬。
“漲薪?”
“沒錯。”林墨的語氣很隨意,“先漲薪百分之五十吧。另外,調整一下工作制度,取消所有強制加班,改成標準的八小時工作制,想加班的給加班費。”
姜憶握著手機,感覺自己的思路有些跟不上林墨的節奏。
她快速在腦中計算了一下。
天恒能源城南工業園,滿編狀態下有超過五千名員工。
如果全部采用八小時工作制,那必須增加員工數量,而且還漲薪百分之五十,人力成本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林董。”姜憶的聲音有些干澀,“如果這樣做,我們‘A系列’電池的生產成本,會比原計劃高出至少百分之四十。”
“我們的價格優勢,會蕩然無存。”
她試圖用最理性的數據,來讓這位年輕的董事長明白這件事的嚴重性。
“價格優勢?”林墨反問了一句,“我們什么時候需要那東西了?”
姜憶徹底說不出話了。
一家企業,不追求成本控制和價格優勢,那還怎么在市場上競爭?
“就算是弱化版的遠星A系列,性能也足以碾壓市面上所有的動力電池。”
林墨的聲音從聽筒里傳來,平靜卻清晰。
“既然是碾壓,我們為什么要自降身價,去跟那些注定要被淘汰的產品拼價格?”
姜憶好像明白了。
林墨的思維方式,從來就不是和別人“競爭”。
而是“制定規則”。
“那……您的意思是?”姜憶試探著問。
“把電池賣貴點,覆蓋掉我們所有的成本,并且還能有足夠的利潤。”
林墨給出了一個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
“那些新能源車企會自己算賬。”
“是繼續用那些便宜但續航短、充電慢、還可能自燃的舊電池,還是換上我們的電池,讓他們的汽車產品力直接提升一個檔次。”
“市場會讓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