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啟明星還懸在天穹東側,像一顆被匠人精心打磨過的碎鉆,在黛色的天幕上綴著點點微光。那微光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天色漸亮緩緩流轉,時而黯淡如螢火,時而明亮似寒星,將天際染出一片朦朧的淺紫。此時的昆侖墟尚未完全蘇醒,山間的霧氣如同被揉碎的云絮,一團團、一縷縷,在青灰色的巖壁間緩緩流動。
這霧氣分作三層,各有奇妙。底層最濃,呈淡青色,貼著地面蜿蜒,仿佛在青苔上織著薄紗。霧氣中偶爾掠過幾縷山風,將薄紗輕輕掀起一角,露出下面蜿蜒的溪流,溪水在青石間流淌,發出潺潺的輕響。中層偏淺,泛著細碎的銀輝,被山風輕輕推著,在巖壁間穿梭。巖壁上刻著古老的符文,在銀輝的映照下若隱若現,仿佛在訴說著遠古的秘密。頂層最薄,近乎透明,只在晨光斜照時才顯露出淡淡的藍影。藍影與啟明星的微光相互輝映,在空中交織出一幅夢幻般的畫卷。
霧氣觸在皮膚上會帶來一絲沁人的涼,卻不刺骨,反而讓人頭腦清醒,連呼吸都帶著山間草木的清苦氣息。霧氣掠過巖壁上生長的苔蘚,將那抹鮮嫩的綠暈染得愈發濕潤。苔蘚間還藏著細小的蕨類植物,葉片上滾動的露珠比米粒還小,順著葉脈緩緩滑落,砸在下方的青石上,發出 “嘀嗒” 的輕響,在這寂靜的清晨里顯得格外清晰,像是在為即將啟程的三人伴奏。露珠墜入溪流,泛起小小的漣漪,漣漪一圈圈擴散,將周圍的霧氣也攪動起來,形成一個個小小的漩渦,宛如仙境中的精靈在嬉戲。
凌玄站在山道旁,抬手將腰間佩劍又緊了緊。他的指尖剛觸到劍鞘,便感受到深海沉木特有的溫潤 —— 那是常年與海水浸潤后留下的質感,劍鞘表面的水波紋路并非平面雕刻,而是隨著木材的紋理自然起伏,指尖撫過,能摸到木紋與刻痕交織的凹凸感。青銅劍柄上雕刻的螭紋極為精致,螭龍的頭部微微抬起,眼睛用細小的墨玉鑲嵌,在晨光下泛著暗綠的光;龍身纏繞劍柄三圈,每一片鱗甲都刻有細密的斜紋,連龍須末梢的卷曲弧度都恰到好處,在微弱的晨光里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他拇指摩挲著螭紋的接縫處,那里因常年握持已變得光滑,這柄劍陪他走過了十年風雨,從昆侖雪巔到東海之濱,每一次緊握劍柄,都能讓他想起過往的征戰與守護。此刻劍柄傳來的微涼觸感,順著指尖蔓延至心口,讓他心中多了幾分安定,目光也不自覺地掃過身旁的熊貓大帝與暖兒,眼神中多了幾分不易察覺的戒備。
不遠處,熊貓大帝正穩穩地托著暖兒。這頭傳說中的靈獸周身縈繞著若有似無的祥瑞之氣,每一根雪白絨毛都仿佛蘊含著天地間最純凈的靈氣,在晨霧中微微顫動,宛如鍍上了一層流動的月華。當微風拂過,沾著細小霧珠的毛發便輕輕搖曳,在晨光折射下泛起碎銀般的光芒,與他眼圈周圍那抹用墨汁暈染而成的漸變黑影相映成趣,勾勒出一種威嚴而又不失溫柔的氣質。他厚實溫暖的爪子微微發著光,掌心肉墊的淡粉色紋路里,似乎還殘留著昆侖山巔千年寒冰的涼意,此刻卻小心翼翼地環著暖兒的腰腹,指節彎成最妥帖的弧度,生怕驚擾了懷中的小生命。
暖兒裹著的金絲繡斗篷在晨霧中更顯華貴,淡杏色的云錦底料仿佛將天邊的晚霞揉進了織物,每一絲纖維都散發著柔和的光暈。邊緣雪白的狐裘隨著熊貓大帝的步伐輕輕起伏,像是被風吹動的云朵,偶爾掃過暖兒的手背,便引得她發出銀鈴般的笑聲。斗篷背面的金絲云紋與鳳凰刺繡,在光線變幻間竟有了生命 —— 當暖兒扭動身體時,金絲會順著云紋弧度流轉,仿佛真有祥云托著金鳳凰在天際翱翔,而這精湛的針法背后,似乎還藏著能抵御妖邪的神秘咒文。
小姑娘紅撲撲的臉蛋從貂絨帽檐下探出來,淺灰色的卷曲絨毛輕輕蹭著她的臉頰,每一次觸碰都讓她像只撒嬌的小貓般扭動。那雙如清泉黑葡萄般的大眼睛里,倒映著昆侖墟的奇景:巖壁上飛過的青綠色小鳥,尾尖一點紅如滴落的朱砂,正歡快地啄食著苔蘚上的露珠;遠處云霧繚繞的山峰,峰頂若隱若現,在云海中宛如仙人遺落的玉簪。暖兒小嘴巴微微張開,嘴角還沾著蜜餞殘渣,呼吸間帶著甜香,而她眼中閃爍的好奇光芒,比昆侖山上的星辰還要明亮。
三人踩著潮濕的青石板繼續前行。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沿著山勢向下延伸,路面寬約兩尺,是由整塊青石鑿刻而成,邊緣處因常年踩踏已變得圓潤。石板表面因常年被霧氣浸潤而變得有些光滑,尤其是在凹陷處,還積著一層薄薄的水膜,倒映著頭頂的霧氣與晨光。偶爾石板縫隙間會長出一層薄薄的青苔,呈淡綠色,帶著濕潤的光澤,走在上面需要格外小心。凌玄每走幾步,都會下意識地扶一下腰間的劍,腳步放得極輕,還會回頭提醒熊貓大帝:“此處青苔滑,慢些走。”
每一步踩下去,都能聽到鞋底與石板接觸時發出的 “咯吱” 聲,那聲音并非沉悶的鈍響,而是帶著清脆的回音,在山谷間輕輕回蕩。伴隨著霧氣流動的 “沙沙” 聲 —— 那是霧氣穿過草木枝葉的聲響,樹葉被霧打濕后相互摩擦,發出細碎的響動 —— 構成了一曲獨特的山間小調。凌玄身后的熊貓大帝憨態可掬地晃動著圓滾滾的身子,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滑倒,毛茸茸的爪子緊緊扒著地面,時不時還發出 “嗚嗚” 的嘀咕聲,像是在抱怨這難走的石板路。而隊伍末尾的少女則好奇地東張西望,指尖輕輕劃過路邊被霧氣籠罩的藤蔓,晶瑩的水珠順著藤蔓滴落,在石板上濺起小小的水花。
走了約莫一個時辰,前方的霧氣漸漸變得稀薄,先是底層的青霧慢慢消散,露出地面的碎石與枯草;接著中層的銀霧也逐漸淡去,能看到遠處的樹木輪廓;最后頂層的藍霧融入天際。此時,一陣若有若無的清香隨風飄來,夾雜著泥土的芬芳與青草的清新,還隱隱帶著一絲咸腥的海的氣息。
隱約能聽到水流的聲音 —— 那聲音起初很輕,像是遠處的風聲,隨著腳步靠近,漸漸變得清晰,從 “嘩嘩” 的輕響變成 “轟隆” 的轟鳴。再往前,一片蔚藍便映入眼簾 —— 東海到了。海浪拍打著岸邊的礁石,濺起朵朵白色的浪花,陽光灑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宛如撒了滿海的碎金。岸邊生長著一些奇異的海草,隨著海風輕輕搖曳,在淺水區還能看到幾條色彩斑斕的小魚穿梭其中,偶爾躍出水面,又迅速扎回海里,留下一圈圈蕩漾的波紋。
東海的海水并非尋常的藍,而是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從近到遠,顏色逐漸由淺藍過渡到深藍,再到天際處的墨藍,層次分明得如同畫師調配的顏料。近岸的海水清澈見底,能看到水下的細沙與游動的小魚 —— 那些小魚通體透明,只有尾巴是橙色的,成群結隊地在礁石間穿梭,偶爾會躍出水面,濺起細小的水花。忽然,一聲清脆的魚哨聲劃破寂靜,只見魚群瞬間排列成八卦陣型,魚尾擺動間,橙色如流火般在透明的魚身中流轉,竟在水面上映出半透明的符文,轉瞬即逝。
往遠處看,海水開始變得深邃,陽光透過水面,在水下投出長長的光帶,光帶里浮動著細小的浮游生物,像無數顆會發光的米粒。隨著海浪輕搖,這些微光竟匯聚成《山海經》中記載的燭龍圖騰,鱗片紋路間閃爍著神秘的幽藍,仿佛在訴說著上古的秘辛。海面上波光粼粼,晨光灑在水面上,折射出無數道金色的光帶,這些光帶并非靜止,而是隨著海浪的起伏不斷晃動 —— 海浪不大,每一次起伏都帶著柔和的弧度,像母親的手輕輕撫摸著海面,將光帶揉成細碎的金片。忽然,金片化作萬千游魚虛影,朝著遠處的深海游去,仿佛在為旅人指引方向。
三人沿著海岸線走了片刻,腳下的青石板漸漸變成了濕潤的沙灘,沙子呈銀白色,踩在上面軟軟的,還會從指縫間滑落。當最后一片金鱗虛影沒入海中時,沙灘上突然浮現出蜿蜒的水紋,沿著水紋望去,一座宏偉的建筑便出現在眼前 —— 東海龍宮。龍宮的宮墻由夜明珠鑲嵌而成,在陽光下流轉著七彩光暈,海浪拍打在珊瑚雕琢的階梯上,竟發出編鐘般清越的聲響,宮門上方 “東海勝境“ 四個篆字,正不斷滴落著散發龍涎香氣的水珠。
龍宮并非建在海底,而是一半在海面之上,一半隱入海中,像是從海底生長出來的宮殿。入口處立著一座巨大的珊瑚牌坊,高約三丈,寬兩丈有余,這珊瑚并非普通的紅色,而是由多種顏色交織而成:緋紅如胭脂,橙黃似朝陽,翠綠像翡翠,淡紫若云霞,還有幾處泛著珍珠白的光澤,如同將彩虹揉碎后凝固在了一起。珊瑚的枝干并非筆直,而是自然彎曲,交錯纏繞形成了精美的花紋,有的像盛開的花朵,有的像盤旋的龍紋,在海水的浸泡下,每一寸肌理都透著瑩潤的光澤,仿佛輕輕一碰就能滴出水來。海水從珊瑚牌坊的縫隙間流過,流速緩慢,帶著細小的氣泡,折射出七彩光暈 —— 這些光暈并非固定在一處,而是隨著水流晃動不斷擴散、變幻,時而變成圓形,時而拉成長條,將附近的水域都染成了一片五彩斑斕的世界。牌坊頂端還蹲著兩只石雕的海馬,通體由白玉雕刻而成,身上的鱗片刻得極為細致,尾巴微微翹起,仿佛下一秒就要躍入海中。
敖廣正站在龍宮門前等候,他的身影在珊瑚牌坊的光暈中顯得格外挺拔。他身披墨色龍鱗鎧甲,每一片龍鱗都有手掌大小,呈菱形,邊緣鋒利如刀,泛著黑曜石般的冷光。鎧甲并非完全貼合身體,而是在肩部、肘部等關節處留有活動空間,龍鱗之間用銀色的鎖鏈連接,走動時會發出 “嘩啦” 的輕響。鎧甲的肩部和胸部雕刻著復雜的龍紋圖案,龍紋的線條流暢而有力,龍首位于胸口中央,眼睛用紅寶石鑲嵌,在藍光下泛著暗紅的光;龍身向兩側延伸,纏繞過肩部,尾巴垂落在腰側,每一片龍鱗都與鎧甲的鱗片相互呼應,仿佛龍紋真的從鎧甲中生長出來。玄色披風在海流中獵獵作響,披風的布料是用深海冰蠶絲織成,質地輕薄卻極為堅韌,即使在海水中也能保持干燥,邊緣綴著銀色的流蘇,每一根流蘇都有一尺長,末端掛著細小的銀鈴,隨著海流的晃動輕輕搖曳,發出 “叮鈴” 的輕響。他腰間懸掛的定海神珠用暗紅色的繩結系著,珠子直徑約有三寸,通體呈淡藍色,內部仿佛有水流在流動,散發著柔和的藍光 —— 這藍光并非均勻分布,而是時而聚集在中央,時而擴散到邊緣,映在他的臉上,讓他的面容顯得陰晴不定:時而能看到他緊蹙的眉頭,時而能瞥見他抿緊的嘴唇,仿佛在思索著什么難題。
當敖廣看到熊貓大帝懷中的暖兒時,額間的龍角突然泛起微光。那龍角長約半尺,呈螺旋狀向上彎曲,表面布滿了細小的鱗片,顏色與他的鎧甲相近,泛著墨色的光澤。此刻微光呈淡淡的金色,從龍角根部緩緩向上流動,沿著鱗片的紋路游走,像是在龍角上纏了一圈金絲。他鎏金護腕下的龍爪不自覺地蜷起,龍爪呈暗金色,指甲鋒利如匕首,尖端泛著冷光,指甲縫里還殘留著一點深海珊瑚的碎屑 —— 那是他昨夜巡視海域時不小心刮到的。“你們怎么來了?” 敖廣的聲音裹挾著深海的寒意,并非刻意為之,而是常年生活在海底深處形成的特質,仿佛是從海底的冰層中傳來,每一個字都帶著冰冷的質感。尾音在龍宮穹頂回蕩,帶著幾分不滿與質問,他的目光掃過凌玄,又落回熊貓大帝身上,眉頭皺得更緊了:“不是說好了由你獨自前來解釋嗎?” 他說話時,嘴角微微向下撇,下頜線繃得很緊,顯然對熊貓大帝違背約定的做法很是不滿。
熊貓大帝微笑著搖了搖頭,他臉上的絨毛在海水中輕輕浮動,每一根絨毛都隨著水流擺動,仿佛在傳遞著他的情緒。他的眼神中帶著幾分堅定與溫柔,堅定的是要守護暖兒的決心,溫柔的是看向暖兒的目光 —— 那目光像春日的陽光,能融化冰雪。他掌心的絨毛蹭過暖兒柔軟的發頂,暖兒的頭發像黑色的綢緞般順滑,發絲纖細,蹭在掌心癢癢的,還帶著淡淡的奶香味 —— 那是她睡前用的桂花洗發露的味道。“我要讓龍族的長老們,還有所有族人都看看,我們的小公主有多么強大,多么特殊。” 熊貓大帝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在海水中緩緩擴散,連周圍的水流都仿佛停頓了片刻。他說話時,嘴角微微上揚,露出兩顆小小的牙齒,眼神中的堅定讓敖廣都有些動容。他說完,小心翼翼地將暖兒從懷中抱下,手臂微微彎曲,動作緩慢而輕柔,生怕動作幅度大了嚇到她 —— 暖兒的體重很輕,抱在懷里像抱著一團棉花,讓他不敢有絲毫大意。
龍宮的地面是由玄鐵鑄造的,每一塊地磚都有三尺見方,厚度約有半尺,表面經過精細的打磨,泛著冷硬的金屬光澤。地磚上雕刻著精美的龍紋,龍紋并非平面圖案,而是采用了浮雕工藝,龍身凸起約半寸,鱗片、龍爪、龍須都立體分明,仿佛龍真的趴在地磚上。龍紋的線條清晰而深刻,在晨光的折射下,凸起的部分泛著亮銀色,凹陷的部分則呈暗黑色,形成鮮明的對比。暖兒藕節似的胳膊從斗篷的袖口露出來,皮膚白皙得像上好的羊脂玉,沒有一絲瑕疵,在晨光里鍍著層珍珠色的光暈,仿佛一捏就能擠出水來。她的胳膊上還帶著一點淡淡的粉色,那是被斗篷邊緣的狐裘蹭出來的,顯得格外可愛。她赤著的小腳剛觸到冰涼的地面,便像踩著彈簧般蹦跳起來 —— 玄鐵的寒意順著腳心傳來,讓她忍不住縮了縮腳趾,小腳丫踩在玄鐵地磚上,發出 “噠噠” 的輕響,那聲音清脆悅耳,帶著孩童特有的活潑。她的腳趾圓潤飽滿,指甲修剪得整整齊齊,泛著淡淡的粉色,像一顆顆小小的珍珠。
暖兒好奇地打量著周圍陌生的環境。龍宮的穹頂極高,約有十丈,是由琉璃所制,呈現出淡淡的藍色,并非均勻的單色,而是帶著深淺不一的紋路,仿佛將一片真實的天空扣在了頭頂 —— 近看能看到琉璃表面的細小氣泡,遠看則像天空中的云朵。穹頂上垂落著無數水晶燈串,每一串燈串都由數十顆大小不一的水晶組成,最大的水晶有拳頭大小,最小的只有指甲蓋般大,水晶晶瑩剔透,內部沒有一絲雜質,在海水中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芒。這些光芒并非固定不變,而是隨著水流晃動不斷跳躍、閃爍,有的落在地磚上,形成彩色的光斑;有的落在蝦兵蟹將的鎧甲上,讓銀色鎧甲泛出五彩的光澤,將整個宮殿照得如同幻境。暖兒的小眼睛滴溜溜地四處張望,一會兒盯著水晶燈串看,嘴巴微微張著,仿佛在驚嘆水晶的美麗;一會兒又看向宮殿兩側站立的蝦兵蟹將 —— 那些蝦兵身高約七尺,身著銀色鎧甲,鎧甲上刻著蝦鉗圖案,手持長矛,長矛的矛頭呈銀白色,尖端鋒利;蟹將比蝦兵高大,約有八尺,鎧甲呈暗紫色,肩部有凸起的蟹殼裝飾,手持巨斧,斧刃泛著冷光。他們身姿挺拔,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像一尊尊雕塑,連眼睛都不眨一下。暖兒忍不住對著他們做了個鬼臉 —— 她鼓起腮幫子,眼睛瞇成一條縫,舌頭微微吐出來,小臉上滿是天真爛漫,絲毫沒注意到蝦兵眼角閃過的一絲無奈。
忽然,暖兒看到宮殿門口兩尊張牙舞爪的石獅子雕像,瞳孔瞬間亮起璀璨的光芒。她像發現寶藏的小獸般,立刻掙脫熊貓大帝寬厚的手掌。熊貓大帝的手掌溫暖而有力,掌心的肉墊能穩穩托住她,暖兒掙脫時,指尖還能感受到掌心殘留的溫度,以及絨毛帶來的柔軟觸感,仿佛帶著某種讓人心安的魔法。
她跌跌撞撞地跑過去,小短腿快速交替著,像只撒歡的小兔子。斗篷的下擺隨著她的動作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狐裘邊緣的銀鈴也跟著發出 “叮鈴鈴” 的響聲,清脆悅耳,在空曠的宮殿前回蕩,驚起幾只棲息在檐角的飛鳥。
石獅子雕像高大威武,約莫有兩人多高,全身由漢白玉雕刻而成,表面經過精細的拋光,光滑如玉,能映出人的倒影。獅子的眼睛瞪得圓圓的,眼珠是用黑色的瑪瑙鑲嵌而成,在光線下泛著深邃的光,仿佛藏著無數神秘的故事;嘴巴大張著,露出鋒利的獠牙,獠牙的尖端打磨得極為尖銳,仿佛能輕易撕碎獵物,讓人望而生畏;鬃毛雕刻得極為細致,每一根鬃毛都清晰可見,順著獅子的脖頸自然下垂,像一團蓬松的絨毛,在微風中似乎都能輕輕飄動。
暖兒跑到石獅子面前,仰起小腦袋,脖子微微伸長,眼神中滿是好奇與興奮。肉乎乎的手指朝著獅子鋒利的獠牙伸去 —— 她的手指圓潤,指尖泛著淡淡的粉色,小巧可愛。隨著她的靠近,距離獠牙越來越近,眼看就要觸碰到那冰冷的白玉表面,空氣中仿佛都彌漫著一絲緊張。熊貓大帝剛要開口提醒,卻見她的目光突然轉向了別處,像是被更有趣的東西吸引,小臉上露出疑惑又驚喜的表情。
就在這時,暖兒的目光被不遠處案幾上的青銅羅盤吸引了。那羅盤放置在一張雕花的紅木案幾上,案幾由整塊百年金絲楠木打造,深褐色的表面泛著溫潤的包漿光澤,木紋如流云般舒展,隱隱透出淡淡藥香。案幾四條腿雕刻成龍爪形狀,龍爪遒勁有力,緊緊抓著圓形的底座,底座上浮雕著祥云紋,邊緣鑲嵌的金色邊框綴著紅寶石、青金石與祖母綠,在搖曳的燭火下流轉著神秘光暈,每顆寶石都經古法嵌制,邊角處還刻著極小的符文,似在無聲訴說古老咒言。
青銅羅盤的盤面足有成人臉盆大小,邊緣厚約一寸,中間卻薄如蟬翼,呈現出奇妙的弧面。盤面中央的天池直徑三寸,內盛的水銀泛著冷冽的銀白色,表面如鏡面般平靜,玄鐵磁針懸浮其中,紅色一端穩穩指向南方,針身刻著北斗七星紋樣,在水銀折射下忽明忽暗。羅盤外圈密密麻麻的篆體文字與上古天文符號交相輝映,那些文字筆勢如蛟龍騰空、鳳凰展翅,符號中的三角形內刻著日紋,正方形中藏著星軌,圓形則包裹著神秘圖騰,每個刻痕都經過鎏金處理,在晨光下青銅與金箔交相閃耀,仿佛封印著天地間的奧秘。仔細看去,部分符號邊緣還殘留著暗紅色痕跡,像是干涸的血跡,為這件古老器物更添幾分詭譎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