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大石:“嘿,撈了八條。”
林秋然低頭看了眼肚子,這都連著好幾日撈到魚了。這孩子沒準(zhǔn)兒還真有點福氣,至少每日不愁吃。
孫氏和蕭大山去收拾魚了,林秋然就去調(diào)面糊,一會兒準(zhǔn)備炸魚。
這兩日做菜炸東西用的油多,她囑咐孫氏今兒回來買一些。
孫氏道:“這不還有嗎,就炸了兩三遍,又不臟,接著用就是。”
林秋然道:“娘,自家吃不講究,可往外賣不成。最多炸個兩三遍,總用油就壞了。剩下的可以留著自家吃,炒菜快些吃完是沒事兒的。不然到時候客人吃壞肚子找上門了,錢沒賺多少都得賠了去。”
如今家里萬事都聽林秋然的,孫氏也只能聽話。左右是賺錢的,買些油就買些。
魚要先炸再燉,魚肉改花刀掛兩遍面糊,掛完抖一抖,炸出來的魚就開花,形狀比起自家做的煎魚好多了,炸魚還能定型,燉出來還是一整條,一點都不散,不僅如此,顏色金黃,湯汁是淺褐色,魚身上面撒著蔥段和蒜段,也算色香味俱全。
怕賣不完,林秋然沒敢把魚全做了,就做了十條,剩下的養(yǎng)在水桶里。
二人臨走之前林秋然囑咐,“娘,你們中午在縣城買些飯菜吃,別光餓著。我今天也不給你們留飯了,要是還餓著,就得餓一天。賣不完就回來。”
昨日賣得好,也許是頭一回新鮮的緣故,今兒未見得能賣成啥樣。
孫氏點點頭,“你在家歇著就行,園子里有草也不用管,等我和你爹回來再除。家里沒啥肉了,你把剩下的雞肉吃完,晚上回來我再買點豬肉回來。”
林秋然點點頭,看著二人把裝著燉魚的木桶搬上板車,用繩子綁好,然后一起推著車走遠(yuǎn)。
她回屋看了看魚,還剩七條,在水桶里還很歡快。林秋然放了心,去洗了些葡萄吃,酸酸甜甜的,還挺好吃。
坐了一會兒,她把瓜冰到井水里,等孫氏和蕭大石回來也能吃。做好這些,林秋然就出門了,總靠賣魚可不成,她想問問誰家辦事兒要廚子,要是不成,幫工也行。
蕭家村住著的多少都沾親帶故,蕭大石的兄弟因為十幾年前老人太過偏心,關(guān)系就斷了,蕭尋出殯也沒來。
跟蕭家關(guān)系不錯有李家的于嬸兒,就住蕭家隔壁,林秋然打算去問問她。
林秋然去園子里摘了兩個小南瓜,去別人家里總不能空著手上門,帶著東西,她敲了敲李家的門。
于嬸兒開的門,“秋然來啦。”
于嬸兒帶著林秋然進(jìn)屋,還給她倒了杯水,“身子咋樣?”
她已經(jīng)知道林秋然決定把孩子生下來了,就是這陣子受打擊,于嬸兒怕林秋然受不住。
林秋然點點頭,“挺好的。”
于嬸兒笑著點點頭,“那我就放心了,你公爹和你娘性子好,留下未必沒有改嫁好。”
林秋然笑了笑,“嬸子說得對,我以后就想好好過日子,今兒過來就是想問問,村里誰家辦席面缺廚子的。前日蕭尋白事,嬸子也嘗了我的手藝,若是能接些活兒,家里也輕巧些。”
想起那日,于嬸兒的確記憶猶新,飯菜好吃不說分量也足,村里人都說蕭家不錯。
于嬸兒想了想說道:“我?guī)湍銌枂柊桑徊贿^喜宴怕是不成,你夫君沒了,都忌諱這個,那若白事啥的,你肚子里又有孩子……”
于嬸兒又怕林秋然忌諱。
林秋然搖搖頭,“無礙,我不怕這個,若是有人家需要,還勞煩嬸子幫忙問一問。”
于嬸兒點了點頭,“好,我給你問問。”
林秋然目的達(dá)到,也不多叨擾,告辭離開。于嬸兒送了送,心里忍不住道了聲可憐,才嫁過來男人就沒了,能幫一把就幫一把。
林秋然回家后熱了個午飯,米飯雞肉,簡單吃了幾口。
吃過飯她回屋里,因為原身嫁過來不久,所以屋里還算干凈,就是土房子,上頭是木梁,也沒做天花板,屋里黑漆漆的。
林秋然沒住過這樣的屋子,床板子也硬,天有些熱,她好不容易睡著,睡醒一頭汗。
去井邊洗了洗,林秋然就去門口等著了。等到太陽微微西沉,孫氏和蕭大石推著板車回來了。
坐在村頭的幾個嬸子問二人這兩天總出門干啥去,孫氏笑著說:“出去看看,還沒秋收,閑著也是閑著,看看能不能去縣城找點活兒做。就是難做,還沒啥錢。”
孫氏說完,眾人露出了然的神色,還提醒倆人注意身體,別太過勞累,“家里都指望你倆,可不能倒下。”
蕭家少了個壯勞力,又決定把孩子生下,蕭大石和孫氏可不得多想法子。以前蕭尋在,還能打獵,現(xiàn)在難呀。
孫氏應(yīng)付了幾句就回家了,把車推進(jìn)家里,林秋然趕緊把門關(guān)上。
林秋然把木桶掀開,里面魚已經(jīng)賣光了,倆人還把木桶勺子刷干凈。旁邊用布蒙著秤和稱魚的小籃子,這籃子是藤條編的,魚放進(jìn)去正好把湯汁瀝干凈,這個時代沒有塑料袋,就用這個,來買魚的都帶著盆碗,倒也省事兒。
除了這些還有一條五花肉,用樹枝串著,掂著有兩三斤重。再旁邊是一個大壇子,是林秋然要的油。
孫氏朝林秋然笑了笑,壓低聲音都蓋不住她語氣里的欣喜,“秋然,今兒魚也都賣光了。賣魚總共賣了三百四十八文,油買了十斤,花了五十文,這個肉花了二十文,還有二百七十八文。對了,飯也吃了,吃的包子。”
孫氏把錢袋子拿出來,一堆銅板還怪響的呢,“秋然,錢給你。”
林秋然笑了笑,把錢袋子收下,然后拎著五花肉進(jìn)屋,這肉顏色漂亮,孫氏都是挑的好的,若是不紅燒了,都對不起這豬。
她去菜園子薅了幾根蔥,又從家里翻了些大料花椒,切肉的時候,林秋然和孫氏道:“家里花椒大料也快用完了,若是還做魚,明天得去買一點。”
孫氏點點頭,“我明兒買。”
林秋然道:“娘,我今天去了于嬸兒家里一趟,問了問有沒有誰家辦席面,需要廚子的,若是有我就過去。”
孫氏愣了一下,然后點點頭,“也行,這魚也不是天天有,到時候我也跟你一塊兒去。”
林秋然道:“若是縣城有人打聽,你也幫我留意著。”
她說著話,手上卻不停,把五花肉煎了煎,然后把煎肉的油盛到油罐子里。
這樣做的五花肉肥而不膩,不過這個時代缺肉吃,大約還想吃膩的,但林秋然不成。
等炒了糖色后,林秋然把肉炒均勻,她也不喜歡吃香料味重的,少放了一點花椒大料桂皮,調(diào)料用的是鹽少許糖,醬油和大醬,還往里面放了幾個葡萄粒,這樣燉出來的肉會軟爛一些。
熱水一澆,鍋蓋蓋上燉個半個多時辰就成了。
小火慢燉,大鍋做飯更有鍋氣,隨著燉的時間越來越長,香味兒也出來了。
晚上還是林秋然吃米飯,孫氏和蕭大石吃粥。兩斤肉燉了小盆紅燒肉,色澤金紅,躺在盆子里好似瑪瑙石。
孫氏是把肉放到林秋然面前,她和蕭大石前頭就一個拌黃瓜,還有一碟子咸菜,孫氏事先說了,“你吃,我和你爹不想吃,昨兒剛吃了雞肉。”
林秋長給一人夾了兩塊,“爹娘,你們嘗嘗這肉怎么樣,若是哪日撈不到魚,我看看能不能做些肉去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