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高橋馬鞍穩固身形,騎士就只能用雙腿緊緊夾住馬腹來穩固身形,將敵我雙方對撞的沖擊力完全轉化為雙腿與馬腹的摩擦力。
一旦騎士雙腿乏力,再與敵軍交鋒時的沖擊力就會將騎士推下馬背!
戰至如今,駱甲的雙腿已經頗為酸痛,只是殺的興起又重視臉面,不愿明告扶蘇而已。
得了扶蘇命令,駱甲再不逞強,趕緊退到箭頭邊緣,讓陳嬰輪換至最前方。
扶蘇再喝:“西北方,轉!”
西北方,正是達亞爾中箭落馬的方向!
達亞爾身周胡賊正因達亞爾戰死而驚懼膽寒,又見秦軍來勢洶洶,愈發驚慌,難免散亂。
以體力充沛的陳嬰為鋒銳,扶蘇部直接鑿穿敵陣,脫離了冒頓部的圍困!
又沖出百余丈后,扶蘇來不及點算傷亡,果斷喝令:“除鋒銳外,盡下馬!”
“回首彎弓,自擇敵軍,連射二箭而后立刻上馬。”
一聲令下,一千四百余秦軍將士齊齊下馬,握長弓在手,回首瞄準了追來的冒頓部騎士。
剎那間,箭如雨下!
扶蘇坐在馬上,同樣手持一柄長弓,略略瞄準了兩名披甲胡賊連射兩箭。
“速速上稟萬夫長,我部千夫長戰死!”
“舉盾掩護!舉盾!”
“繼續前沖!再前沖些許我部便可持弓還擊!”
秦軍手中長弓的射程略高于胡賊騎射短弓,以至于秦軍射出一輪箭雨后,胡賊只能硬扛著箭雨繼續沖鋒。
又一名千夫長的戰死更是令得胡賊將士心頭顫顫、不敢上前,生怕那藏身于秦軍之中的神射手一箭要了他們的命。
以至于秦軍射出第二輪箭雨后,胡賊的射程才能堪堪觸及秦軍。
但他們才剛拉弓搭箭,千余秦軍已經迅速上馬,驅策戰馬向西奔去!
“額親烏特格!”冒頓見狀忍不住恨聲道:“秦賊竟是以我軍戰法來攻我軍!”
原本冒頓是想要效仿南人戰法,用匈奴步卒配合匈奴騎士圍殲秦軍。
結果到頭來,反倒是秦軍用了匈奴戰法,利用戰馬的高機動性和弓箭的優勢射程不斷騷擾、削減匈奴!
看著在戰場上來去如風的扶蘇部,冒頓不得不下令:“傳令依巴圖等部,取消前番軍令,立刻上馬回援,于西南方向包抄而回,包圍秦賊!”
“傳令巴根部,停止修筑浮橋,自西北方向包抄而回,包圍秦賊!”
“上稟單于,我部已包圍秦賊長公子,奈何秦賊長公子部悍勇非常,我部難以殲滅,拜請單于立刻派遣精兵馳援我部,擒拿秦賊長公子為胡所用!”
面對快速轉進的扶蘇部,冒頓只能利用黃河西岸胡軍眾多的人數優勢發起包圍。
雖然冒頓、甚至是胡軍眾將都沒有什么包圍敵軍的經驗,但好在大半將領都有著豐富的被包圍經驗和突圍經驗。
冒頓的命令剛剛下達,依巴圖等五千胡騎便立刻北上,略略散開如一張大網般當頭罩向扶蘇部,巴根部也立刻停下手上工作,從西北方向發起包圍,再加上始終追在后面的冒頓,扶蘇竟是陡然陷入三面皆敵的境地!
扶蘇眼中閃過些許詫異,贊道:“倒是有幾分急智。”
扶蘇原打算在黃河西岸殺個血流成河,徹底打散胡賊的士氣,逼迫胡賊短時間內不敢強渡黃河。
但冒頓幾次三番的迅速應對卻讓扶蘇不得不更多幾分謹慎。
扶蘇當即調整戰術,肅聲喝令:“轉向東南,不吝馬力,全速前進!”
馬蹄在草地上畫出一個弧形,扶蘇部繞出一個大圈奔赴東南,與巴根部的距離越來越遠,又與依巴圖等部擦肩而過。
但扶蘇部與冒頓部左翼的距離卻是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持弓!目標敵軍中陣,漫射!”
“舉盾!擋!”
兩軍相距五十丈時,扶蘇與冒頓同時開口,下達的命令卻截然不同。
秦軍騎士率先射出一輪箭雨撲向冒頓部,冒頓部左翼胡騎則是已然持盾戒備,盡可能用手中盾去攔截箭矢。
扶蘇與冒頓都沒有在意第一輪箭雨的戰果,同聲喝令:“射!”
秦軍騎士與匈奴騎士同時握緊長弓,射出箭雨。
“左翼袍澤戰死!補上來!立刻來人補上來!”
“額的胳膊!額中箭了!伍長,額拉不得弓了!”
“胡賊,給乃翁去死!”
兩軍騎士胯下戰馬的速度越來越快,卻都沒有正面撞向敵軍,而是如相隔十余丈的兩條平行線般交錯沖鋒、弓矢對射!
這本該是胡騎最擅長也最喜歡的戰局,但結果卻是冒頓身側頻頻有胡騎落馬,扶蘇身后卻只是偶有騎士落馬。
只因扶蘇部人盡著甲,冒頓部披甲率卻低的可憐!
冒頓部射出的箭矢比之扶蘇部更多兩倍有余,弓騎射術也普遍比扶蘇部更優秀,但箭矢落在扶蘇部將士的甲胄上時卻只能發出叮當響聲,根本無力洞穿扶蘇部將士的甲胄,可傷其四肢,卻難取其性命。
反觀扶蘇部射出的箭矢雖然無論數量還是精準度都遜于冒頓部,可只要射中冒頓部的將士,就必能造成殺傷。
這根本就是一場不公平的對射,而是純粹的裝備碾壓!
冒頓沒有在意本部兵馬慘重的損失,只是目光沉凝的觀察著扶蘇部騎士。
待到雙方交錯沖鋒一輪過后,冒頓毫不猶豫的斷聲喝令:“轉向!”
“追擊秦軍之尾!”
“中后二部持弓,前部持刀,給本將正對著秦軍尾部殺上去!”
扶蘇部確實人盡著甲、防御力極高,但經過短時間的對戰,冒頓已經發現了扶蘇部騎士的軟肋,那就是扶蘇部騎士的騎術整體遜于胡騎,其中小半騎士的騎術更是遠遜于胡騎,這必將導致扶蘇部轉向的速度遠遜于冒頓部。
而這,就是冒頓的機會!
只要冒頓部始終掛在扶蘇部后方,就能避開扶蘇部的射擊角度,追著扶蘇部的屁股飽和射擊!
甲胄精良又有何用?只要冒頓部射出的箭矢足夠多,總能射殺秦軍!
冒頓部立刻左轉,在河岸邊畫出一個小圈,而后便調轉方向殺奔扶蘇部。
但讓冒頓萬萬沒想到的是,扶蘇部壓根沒有轉向,而是直愣愣的繼續向東飛奔,一路沖上了浮橋!
扶蘇令麾下將士先登浮橋,自己親自守在浮橋邊,面對冒頓拱手而笑:“夜涼風寒,不必多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