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突然點名的熊啟抬頭看向嬴政,心中稍微遲疑了一番后,便走了出來。
“臣領命。”熊啟拱手說道。
咸陽現在的局勢越發的讓人捉摸不透,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或許離開咸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他或許能夠看透咸陽城籠罩的迷霧。
見熊啟答應下來,嬴政臉上浮現一抹笑意。
華陽太后是唯一一個從始至終都在支持他的長輩,更是幫他娶了熊啟的妹妹,得到了楚國外戚的支持。
雖然礙于局勢,楚國外戚的幫助有限,但也是支持他的人。所以嬴政對于楚國外戚和熊啟、昌文君的感官十分不錯。
“大良造,你可愿為秦國出使太乙山?”嬴政看向許青問道。
“臣愿意。”
許青再度站出來,對著嬴政拱手說道。
雖然心中疑惑為何嬴政要讓熊啟擔任他的副手,但目前最重要的是他能夠合理離開咸陽,至于疑惑等到稍后再去找嬴政詢問就是了。
如果可以的話,許青是希望嬴政能夠換一個人的。
熊啟這老陰貨身在秦國心在楚,而且對方很早就將主意打到他身上了。如今他入秦支持嬴政,保不齊對方會暗中對他下黑手。
跟這樣的危險人物走在一起,許青是不愿的。
嫪毐見許青答應下來,眼底閃過一抹精光,心中冷笑不止。
“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獲,右丞相熊啟,楚國外戚,秦王的大舅哥,正好連你一起除掉。”嫪毐暗暗想到。
楚國外戚雖然沒有明確支持嬴政,但是熊啟將妹妹嫁給嬴政,并且已經懷有身孕,這就注定楚國外戚是堅定支持嬴政的。
所有支持嬴政的人,對于嫪毐而言都是敵人,都必須除掉。
“既然使者確定了,這件事便就此結束,呂蜴你回去告訴仲父,讓其好生修養,不必掛念朝政。”嬴政對著呂蜴說道。
“是,臣定然將大王的話轉告父親。”
呂蜴對著嬴政行禮后,便轉身離開了大殿。
天人之約的小插曲過后,殿內的氛圍再度變得緊張起來,趙姬冷眼看著宗室之人,嫪毐跪在趙姬身邊低著頭不語,群臣們都保持著沉默,不敢說話。
看著沉默的大殿,嬴政也沒了繼續下去的心情,便開口說道
“今日朝議是為了衛尉、內史和左弋的人選召開的,長信侯所舉薦的人選雖然不錯,但大良造覺得不合適,那么此事便暫時告一段落。”
“三個官職暫時由副手代替,諸位愛卿如果有合適的人選舉薦的話,可上奏寡人。”
“寡人和母后商議后,再召開朝議決定到底由何人接替三人的職位。”
趙姬看了一眼嬴政,見對方有意忽略嫪毐和許青的矛盾以及宗室冒犯他的事情,輕輕抿著嘴唇,微微點頭說道
“那就按照大王說的辦吧,本宮乏了,便先帶著長信侯回去了。”
說完趙姬便從座位上起身,雙手放在小腹前,看了一眼嫪毐后便朝著后方走去,準備返回咸陽宮。
“大王,臣先告退!”
“去吧,好好服侍母后。”嬴政擺手說道。
“諾。”
嫪毐對著嬴政俯首后,撿起地上掉落的佩劍,撐著跪的有些發麻的雙腿跟上了趙姬的步伐。
“恭送太后!”
看著趙姬和嫪毐離去的背影,群臣目光閃爍,今日朝議雖然波瀾不斷,但還給他們透露出了很多的消息。
嬴政是不甘被趙姬這般壓制,對嫪毐的囂張跋扈也十分不滿,不然作為秦王心腹的許青,不可能和嫪毐如此針鋒相對,撕破臉皮。
不過嬴政再怎么不甘,也不得不屈服趙姬之下,畢竟他還沒有親政,秦國大權名義上還在趙姬手中。
等到趙姬離開后,郎中令高聲喊道
“朝議繼續!”
原本緊張的氛圍隨著趙姬的離去變得稍微輕松了一些,剩下的朝議便沒有波動了,有事情的上奏,沒事情的聽著,不到半個時辰,這場朝議便結束了。
等到嬴政離開后,群臣便準備散去,但所有人沒有動,而是看向了位于文臣中央的許青。
一名武將想要轉身離去,但被身后的人攔住了,示意等候著蒙驁的指示。
許青見眾人目光都凝聚在自己身上,一手拿著笏板,一手握著凌虛的劍柄,轉身朝著殿外走去。
見許青動身,眾人才紛紛動身,緊跟著朝著外面走去。
許青雖然獲封大良造這個意義非凡的爵位,但嬴政沒有實權,所以許青這個爵位就是虛名,中常侍和太醫令中也就太醫令還有些事情可以做。
但今日朝議之后便不同了,許青以行動證明了什么是人臣模范,什么是忠臣。
哪怕許青沒有被任命實權的職位,單單是忠心和在眾人心中的形象,已經與有實權的大良造沒有什么區別了。
可以說,許青現在就是小一號的無冕呂不韋。
只靠一身正氣和作為人臣的忠心便能夠壓住半個朝堂,讓心懷不軌者畏懼。
“《論語·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今日我才明白,為何君子能夠讓人望而生畏了。”
熊啟看著位于群臣之先走出大殿的許青,目光有些惋惜,輕聲感慨道。
“兄長你說的沒錯,這位大良造的確不是尋常人,雖然年輕,但所表現的威嚴和姿態,的確讓人望而生畏。”
昌文君聽到熊啟的感慨后,臉上露出一抹輕笑,輕聲說道。
許青是堅定的秦王支持者,而他們楚國外戚也是支持嬴政的,也就意味著他們和許青目前是盟友,只要今后發展好關系,對他們是百利無弊的。
“是啊,生平能夠與這樣人的相見相交,是一大幸事。”
熊啟看著群臣離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早知道許青是這樣的人,他就應該早些下手,將其弄到楚國去。
現在可好,讓其入秦了,平白資助了秦國。
“只是不知,今日朝議傳播出去后,韓國和韓國那位大將軍姬無夜又該如何自處呢?”昌文君饒有興趣的說道。
“君子生小國,非君子之錯也。小國出君子,非小國之功也!”
熊啟一愣,隨后輕笑一聲后,便朝著外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