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鋒一轉(zhuǎn),大離王朝帝都乾元殿,太子武明正在處理政務,有宦官來報。
“啟稟太子殿下,錦衣衛(wèi)指揮使沈元求見。”
“宣。”
“微塵沈元,拜見太子殿下。”
“沈愛卿免禮,不知沈愛卿晚上覲見,有何緊急要務?”
“啟稟殿下,錦衣衛(wèi)最近收到了很多地方密探傳來的消息,光明教正在秘密串聯(lián),可能近期就要造反。”
太子聽完,微微愣了一下。
“寡人知道了,父皇,閉關突破不知所蹤,那些對朝廷有異議的世家、宗門終于按捺不住想要動起來了。”
“殿下,請恕臣莽撞?敢問武皇陛下情況到底如何,光明教為何突然之間想造反?難道他們已經(jīng)確定武皇陛下閉關失敗了嗎?”
“沈愛卿,你有所不知,父皇,并不是閉關失敗,而是不知所蹤,若寡人預料不錯的話,父皇已經(jīng)離開了娑婆界。”
“什么?離開了娑婆界?這不可能吧?”
沈元驚呼。
“一個月前,天空之中驚現(xiàn)一縷混沌契機被父皇覺察到,父皇應該是感覺突破的契機到了,便追隨那一縷契機而去,后面就再也不知所蹤。”
“皇室太廟里命牌顯示,父皇的命牌暗淡,只有零星微光閃爍。”
“按理說,以父皇的修為,天下間應該沒有傷他分毫之人。”
“但按照父皇的命牌顯示,他應該是去了非常非常遙遠的地方,或者受了非常重的傷,但并沒有羽化。”
“也可能是父皇追隨那一縷混沌契機,躍升到其他小世界里去了,所以他的命牌才會顯示如此微弱的生命力,但又并未完全斷絕。”
“無論是以上哪一種情況,對大離都是災難。”
“當天晚上那一縷契機,我大離境內(nèi)的金丹界高手,肯定都已經(jīng)感知到了。”
“后面沉寂下來之后,他們可能就感覺到事情不對。”
“你也知道,光明教內(nèi)有很多上古留下來的秘法,可以追蹤到任何人的情況。”
“我估計應該是光明教的大祭司發(fā)現(xiàn)了此事,他這些年幫忙壓制誅魔陣也是壽元將盡。”
“我推測是他臨終運用秘法,追蹤父皇的蹤跡,結(jié)果查無所蹤,所以斷定了父皇已經(jīng)離去,或者已經(jīng)坐化。”
“按愛卿所說,光明教準備發(fā)動暴亂,肯定是已經(jīng)確定了父皇羽化或者不在我們這個世界當中。”
“光明教當年的情況,沈愛卿,你也有所耳聞,光明教副教主東方天與教主沈碧云積怨深深,為了一己之私與關押在地底的妖魔達成協(xié)議,釋放妖魔,誅殺沈碧云,然后取他代之。”
“沈碧云得知此事后,立即調(diào)動教內(nèi)高手阻止東方天,在鎮(zhèn)壓邪魔的過程當中,光明教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妖魔泄露,危害人間的消息,也被有心之人利用,告知父皇。”
“父皇不得已率眾攻擊黑木崖,父皇趕到的時候,光明教內(nèi)高手已基本隕落,唯一剩下的大祭司也是身受重傷,父皇這才得知具體情況,在大祭司的指導下,布下誅魔陣。”
“光明教僅存圣子南宮云,一直把光明教衰落的根源,歸咎于父皇身上,對我大離充滿敵意。”
“但父皇心懷天下,并未與之計較,并未對他過度打壓。但是此人性格執(zhí)拗,而且天賦卓絕,對后來的光明教歷代教主影響非常之大。”
“所以從他之后,歷代教主都對我大離充滿敵意。”
“認為我大離所作所為趁火打劫,圍殲光明教。”
“雖然事實清楚,但是東方云私放妖魔卻是真實不虛,從而導致民意滔滔,眾人皆以為光明教要釋放出妖魔為禍人間,所以父皇不得不將光明教列為邪教,加以限制。”
“但沈愛卿深知,這么些年來,我們對于光明教并未有過大的打壓,否則他光明教哪能有今天的實力?”
“吾皇仁慈,殿下仁慈,那為今之計,依殿下之見,該如何處置?”
“父皇追隨那一縷契機遁入其他周天世界,這應該是確定無疑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光明教不跳出來,還會有白蓮教、其他的教派會跳出來。”
“他們跳出來的原因,不僅僅是他們自己,而是還有背后的世家、宗門在推動。”
“父皇當政的這些年,橫壓諸方,加之玄鏡司、錦衣衛(wèi)監(jiān)管天下,迫使天下世家宗派低調(diào)行事,不敢肆意妄為,他們都對父皇又怕又恨。”
“怕的是父皇實力強橫,如果不老實就要被打壓。”
“恨的是不能回到以前,宗門、世家與皇朝共治天下的時候。”
“雖然掩飾得很好,但是改變不了他們仇恨父皇,仇恨大離王朝的本質(zhì)。”
“如今光明教起事在即,天下大亂已為時不遠。”
“我們目前要做的,還是要積蓄力量,力保天下穩(wěn)定。”
“倘若父皇回歸,則一切都會回到原來的樣子,些許混亂,都不需要皇室出馬,地方自行就能清剿。”
“倘若父皇遲遲不歸,那這大離的天下,可就難以守住了。”
太子神情有些落寞。
活在這樣一位人杰父親的陰影之下,太子武明也有些憋屈。
年輕的時候總想做出一番功業(yè),超過父親。到了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沒有了父親的庇護,大離王朝分崩在即。
幾百年創(chuàng)下的家業(yè),可能就在一朝傾覆。
說不心痛,那是不可能的。
沈元對太子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多少有點明了,普通老百姓可能不清楚太子的具體情況,但是作為錦衣衛(wèi)指揮使,他可是一清二楚。
這位太子治理國家已經(jīng)超過百年,算得上明君,這么多年也未曾懈怠。
只是受制于此界靈氣限制,太子一直無法突破至元嬰境界。
所以武圣君之后,朝廷缺少制衡天下的能力。
當然,若是各方勢力排名,皇室的實力在當世,即便沒有武圣君,也是排在最前面。
這也是其他勢力不愿意挑頭反叛的原因,雖然不能消滅全部反叛勢力,但是消滅一兩家最先冒頭的勢力,還是輕而易舉。
大家自然不愿意當這個炮灰,消耗朝廷實力,讓其他勢力漁翁得利。
這也是武圣君閉關幾十年,只有白蓮教這種名義上的邪教組織,上躥下跳,挑起事端。
十五年前的那個機會,太子本有望借助蛟龍的內(nèi)丹成就偽元嬰的境界,如果成功,這也是當世除了武圣君之外的最強戰(zhàn)力。
但是到現(xiàn)在為止,這蛟龍的內(nèi)丹仍然不知下落。
太子雖有心繼續(xù)維持,但實力不允許,恐難以只手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