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法郎約等于一塊錢。
寶根事后很輕松的從謝欣月嘴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看來定價十八法郎一條齊膝百褶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存在的問題還有三條。
第一,該如何合理的把這套改變思路的方法傳遞給林叔?
要知道他才八歲,當天才小孩可以,但千萬不能當妖怪小孩!
第二,改出來的裙子款式必須讓那個法蘭人親眼看到效果。
可這種齊膝的裙子在一九六零年可是個另類,估計沒有哪個女同志愿意穿著給外國人看。
第三,也是最難的一點!
與第二個難點一樣,這種“有傷風化”的裙子,估計是很難作為商品被上頭批準出口的。
這三個問題一個比一個難以解決,換做這個年代里的旁人估計早就選擇放棄了。
但寶根卻沒有。
在他望著天井上的月亮發呆的時候,梅子的父母帶著滿臉不好意思的梅子上了門。
劉芳拉著陳玉華的手,滿嘴都是抱歉。
“這丫頭今天狠狠的踩了寶根一腳,我們來看看寶根的腳怎么樣了?”
“沒事沒事,都是孩子,能有多大勁兒?剛才他還蹦蹦跳跳的……。”
寶根這回沒有給自己嬸子面子,站起身來瘸著腿走了幾步。
還對著梅子挑挑眉----你說怎么辦吧?
梅子想笑又沒敢笑,這樣子反倒引起了身邊老父親的關注。
伊老師瞇著眼睛帶著笑,緊緊的盯著寶根。
----你小子再瘸一個我看看!
當著劉阿姨的面,寶根還是很乖的,所以他馬上又說了一句。
“我倆鬧著玩的,梅子根本沒用力。”
伊老師那殺人的目光這才滿意的收了回去。
他卻不知寶根忽然盯著自己的臉若有所思。
“你看我爸爸干什么?是不是在想什么壞主意?”
梅子略帶威脅的聲音在他耳邊輕輕響起。
寶根急忙否認。
“我就是剛剛想起了一個問題,咱們班六一的黑板報該怎么出?”
事關集體榮譽,梅子立即來了興趣。
“哦,你是不是又有了什么好辦法?快說啊!”
寶根的聲音略微大了一點。
“這個咱們二年級各班級出黑板報的形勢嘛,還是很嚴峻的!”
“你想想啊,甲班的都是優等生,那黑板報的文章內容和字體方面肯定比咱們強!”
“你再看乙班他們的關系廣,到手的彩色粉筆和素材肯定比我們多。”
“就連丙班也了不得,唯二的兩個美術生都在他們班上。”
“那么這個問題對于我們丁班來說,很明顯我們是屬于弱勢的,咳咳咳咳。”
擠過來蹲在一邊的林愛紅悄悄對梅子說了一句。
“梅子姐,是不是當了中隊長后,廢話都這么多的嗎?”
寶根沒有理會林愛紅的打岔,而是繼續打著官腔。
“所以我們丁班的班委,尤其是作為中隊長和學習委員,我們倆帶頭啊,是不能退縮的!”
“但問題又很嚴峻,咱們兩個都想不出辦法來,怎么辦?”
梅子雙手托著下巴認真的盯著他。
“對啊,怎么辦?”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辦,”寶根偷偷看了一眼林叔,發現林叔已經停止了和伊老師的寒暄正笑著看他,“別忘了咱們的優良傳統,凡事不要忘記了群眾和依靠群眾。”
“所以我建議明天全班所有人都寫下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咱們群策群力,最后通過班委綜合這些意見來決定這一期六一黑板報出哪些內容?形式如何?”
梅子雙眼里透著迷茫,她根本沒聽懂。
一邊在做家務的柳茹茵沒好氣的瞪了寶根一眼,又轉頭輕聲告訴梅子。
“他是讓你們全班同學都提出意見來,然后你們把這些意見篩選一下用在板報上。”
梅子恍然點頭。
——還是茵子姐這個初中生更厲害,她就說怎么寶根說的都是漢語,可偏偏連在一起自己就聽不懂了?
林靖遠笑著點點頭,寶根這個法子還算不錯,放在他之前在隊伍里的時候,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有個專門的名字——開諸葛亮會。
指的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意思。
可轉念一想,林靖遠又愣了一下。
他忽然一拍自己大腿。
對啊,自己怎么把部隊里的老傳統給忘了?
對于布簾廠存在的問題,自己滿打滿算才去了兩天,但布簾廠還有一百多人,這些人的心里肯定有各種各樣的想法!
里頭甚至有不少是廠里的老職工、老師傅,集中她們的意見說不定就能解決部分問題。
林靖遠是個急性子,他沒有等到明天,而是直接連夜去了布簾廠。
他迫不及待的要去查以前的資料,看街道和廠里以前舉行過類似的集思廣益行動沒有。
.......
一根鉛筆截成三小段,幾個女工每人拿著其中一段在紙上寫寫畫畫的。
有的人下筆如飛,顯然心里憋了很多的想法,而有的人則咬牙切齒,小半天都沒能寫下幾個字出來。
布簾廠一百多女工包括門衛大爺在內都在冥思苦想的做文章。
沒人覺得林靖遠這個主意不靠譜。
概因在五六十年代,大家的主人翁精神都相當強,上頭讓說什么就說什么,參與的積極性都非常的高。
有的文化不夠的女工甚至還發動全家人的腦筋來想主意。
就講究一個“水平不夠、熱情來湊”。
林靖遠這回受到的啟發不止于此,他還向上級申請邀請埃爾一起來參詳這些解決方案。
上級秒答復:林靖遠,你果然是個好同志!必須同意!
埃爾有些不太理解。
他不理解的是,企業主讓下頭職工幫忙出主意,居然不用付費?
女工們的熱情簡直嚇了他一跳。
寶根下了課又拉著梅子來了布簾廠,趁著大家喝茶討論的機會,把一張紙偷偷塞進了那一堆職工意見里。
自從昨晚見到伊夏老師的那張臉后,寶根一時思路如屁涌,很快想通了如何解決那三個難題。
例如解決第一個問題的方法,正是他常常拿來應對伊夏老師的“渾水摸魚”大計。
一百多份意見里忽然多出一份,誰能想到是他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