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如今日子過得越發紅火的二兒子在自己面前平心靜氣的,就算被罵了也就笑笑,老爺子心里壓了多年的氣總算是消散了不少。
爺倆好些年沒聊過,老爺子剛好壓了一肚子的話。
京城郊區的情況比城里更差。
尤其是在弄大鍋飯的新公社集體。1
“現在你娘在隊里都多了個諢號,叫【鐘雙蒸】。”
“倒不是說她不好,而是指你娘做的雙蒸飯是最好吃的。”
“廚房的大師傅老牛還和我急眼。”
“當我不清楚他的雙蒸飯為什么那么難吃?”
“每次都偷拿公家米,咱家沒去揭發他,他就該燒高香了!”
“姓牛的不敢惹我,就去報復你哥一家,他婆娘給你哥一家打飯手抖得得病似的。”
“你哥傻乎乎的,還是菜丫偷偷告訴我的。”
老爺子得意一笑。
“你猜后來怎么著?”
“我們家菜丫是記分員啊,我讓她盯著那一家人的錯處,一連七天,田間和廚房里他們家的人工分都是最低!”
“嘿嘿,后來他請大隊長居中說合,說是想讓他家兒子和二丫頭稻丫相看,可私底下卻在找菜丫記分上的把柄。”
“那我還同他客氣什么?”
“再過幾天,公社有領導下來視察水利,到時候肯定要看食堂里公示的本子,我非當面拆穿他們一家挪用公家糧食的事不可!”
“我這次特意進城,就是為了讓他們家安心幾天。”
林靖遠回憶了一下老家姓牛的那一家人,他沒反對老爹的做法。
“穩嘛?可別是空穴來風的掰扯。”
老爺子白了自己兒子一眼。
“你娘是個面憨心細的,發現每次去庫里取糧食,他們兩口子總要到場看著。”
“可她看到那公示本子上的庫存數也對。”
“所以你娘有次趁他們不注意偷偷在庫里翻了翻,最下頭兩個糧食袋子,呵呵,八成是稻草!”
“他們每次做飯刻意少用一些米,就是為了慢慢抹平這兩袋糧食的賬。”
林靖遠有些遲疑的搖搖頭。
“那也只是懷疑,萬一那兩袋糧食沒問題,那我娘就不成惡人了?”
林老爺子摸摸胡子又瞪了自己兒子一眼。
“老子能不知道?不過是這個環節還沒想明白罷了。”
坐在一邊的寶根輕輕拍了拍自己的三條桿 ,可惜沒人注意。
柳茹茵想了想,憋出一句話來。
“要不,偷偷給公社寫一封匿名信,讓領導下來的時候隨手查一查?”
陳玉華拍拍她的手。
“一樣的,能寫這封信的人肯定知道食堂儲備的貓膩,到時候婆母的嫌疑肯定最大,而且這種寫匿名信的事在鄉下很讓人忌諱。”
柳茹茵咬咬嘴唇:“您說的沒錯,是容易把大娘牽扯進去,那就只能當面揭發賭一把?”
寶根又拍了拍自己的三條桿,這回總算是有人看到了。
林愛紅湊了過來,仔細看了看他的布制臂章。
“也沒臟啊,小哥,你怎么啦?”
柳茹茵沒好氣的捏住了寶根的耳朵。
“大人在說話,你這個時候顯擺個啥?”
其實她沒用力,但林大爺已經一把把寶根搶了過去。
“三條杠誒,咱就愛顯擺又咋啦,是吧?啊哈哈哈哈。”
可誰知寶根接下來一句話讓老爺子大笑聲戛然而止。
“要是我啊,就在公社領導去食堂看公示本子之前,找個機會在本子上涂幾筆。”
柳茹茵呵呵一笑。
“又是匿名舉報么?還不是一樣......。”
寶根聳聳肩。
“干嘛舉報?找個孩子把幾筆支出和庫存總數給他涂了......,”
對于寶根的話,林靖遠無語搖頭,柳茹茵翻白眼,陳玉華若有所思,只有林老爺子雙目圓瞪、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寶根
“哈哈哈哈哈,不愧是小張的兒子,這腦子!!!哈哈哈哈,對,咱們寶根說的對!”
“到時候找個孩子給他涂幾筆!”
林老爺子笑得發顫。
“甭管誰解釋,公社領導也肯定要現場查食堂的庫存!”
老爺子這么一解釋,林靖遠和柳茹茵再看向寶根的目光里都帶上了驚疑不定。
——八歲誒,蒙的吧?!
......
陳玉華的父母第二天來到林家和林老爺子見了面,賓主交歡。
算是把林靖遠和陳玉華婚姻里最后一個環節給補齊了。
老爺子這次來京城,名義上是看兒子和新兒媳,實際上還擔負著幫幾個親朋好友弄點額外糧食回去的任務。
雖然都公社了,但誰家不藏點壓箱底的糧食?
所以林家父子還得去一趟黑市。
見到林靖遠遞過來的大口罩和帽子,林老爺子滿是唏噓的接過來。
“老頭子我上次戴口罩還是解放前呢,這一晃多少年了......。”
兩人背著口袋出門,老爺子出門的時候還順手把大院的門栓棍子給拿在了手里。
手里掂量了下,嗯,不錯!
“爹,您拿那棍子干啥?”
陳玉華在后頭看見急忙問了一聲。
老爺子輕描淡寫的指了指自己的大口罩。
“放心,爹做這個買**你男人熟......。”
騎在門口大獅子身上的寶根頓時一陣風中凌亂。
——大爺,您解放前確定是正經農民么?!!!
林老爺子的棍子被陳玉華哭笑不得收走。
林靖遠也不得不給老爺子解釋了下,黑市的“黑”不是黑吃黑的那個“黑”。
今天黑市糧食的價格比昨天又高了一點,而且根本沒有多少猶豫的機會,你但凡一個遲疑旁人就搶了先。
林老爺子和林靖遠去了兩小時,最后也只背回來八十多斤粗糧,玉米茬子超多的那種。
第三天一大早,林靖遠請了假陪著老爹回一趟鄉下,他聯系了原來礦上的朋友,準備搭礦上的便車過去,不然的話這八十斤糧食根本運不出京城。
.......
“這次全市的六一大匯演本來是沒我們景川什么事的,可我們二年丁班上次出的風頭實在是太大。”
劉校長在會上侃侃而談,語氣里帶著一絲驕傲。
“我在教育局的朋友私下告訴我,有些部隊上的老領導說只要我們丁班參加,他們就會去現場觀摩,所以這個差事我們不得不再次硬著頭皮接下來。”
“好在我緊急請調的藝術老師小呂同志明天就能到京。”
“我還是那句話,成績不成績的不要緊,重在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