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坤痛苦得在床上用被子捂著頭反復打滾。
心疼導致的。
他剛躺在床上準備用小五星把那一堆棉花凈化一下。
可好死不死的他卻把目光落在的那堆從水里撈出來的汽車零部件和一些電器元件上。
這些東西已經報廢的可能性超過八成,可作為一個已經活了兩輩子的男人,誰能拒絕把這些東西進化后帶來的驚喜和誘惑。
“就用一顆!”
“這些報廢電子元件和零部件來自不同的東西,估計進化請求怕是不會成功。”
當時的寶根看了一眼扉頁上還有兩顆小五星,心里默念著。
“我就試試,只試一次!”
可就在他的目光投到那堆廢品上,并在腦子里想著進化時。
他明顯察覺到筆記本似乎突然停頓了一下,而下一秒讓他心疼無比的情況出現了。
剩下的兩顆小五星瞬間消失不見,扉頁上空蕩蕩一片。
寶根后悔的用被子捂住自己的頭。
叫你手賤,叫你手賤!
牛排骨沒了!
白棉花也沒了!
你就不知道攢下一個小五星有多難嗎?!
在床上翻了半天,直到里屋的柳茹茵驚異地問了一句。
“寶根你咋了?是不是肚子疼!”
“沒啥,就做了個夢。”
寶根胡扯了一句,起身上外頭放水。
五月的夜里不太冷,寶根哆嗦著把水放完,這才心情忐忑的看向了那堆廢品。
誒?
那堆廢品已經消失不見,在原地留下了兩個東西。
其中一個寶根認識,是拖拉機和老式汽車上的那種柴油發動機。
半舊不新的樣子,看著似乎還能用。
而另外一個東西則比發動機小巧多了,像個不大的鐵盒子,上頭的綠漆也是斑駁不平。
如果只看這東西的主體化寶根也認不出來這是什么,可這東西的一個配件卻出賣了它的身份。
一個帶彈簧按鈕的小板子。
這竟然是一臺半舊不新的小型發報機!
看著空間里的這東西,寶根吃驚到差點忘記提褲子。
----那兩個人從河里到底撈了什么要命的東西起來?
寶根用意識盯著空間里的發泡機按鈕,隨著他思維波動,按鈕開始上下擺動,發出了滴滴聲。
居然還自帶電池。
只是這段滴滴聲在筆記本空間里來回傳蕩,一直不曾消失。
哪怕寶根想用意識把這段電波取出來也沒有用。
呃,吵死了!
第二天一早,寶根差點遲到。
得虧梅子、關泰山和劉思敏幾個一路扯著他飛奔。
課堂上的寶根昏昏欲睡,打不起一點精神來,因為只要他把手放在筆記本上,就能聽到那段煩躁的滴滴聲。
“算了,今天應該已經刷新了一篇新的涂鴉,先看看是怎么個事?”
【劇本的創作遭到了挫折,大家看過我倆的劇本后都是說里面的內容太過壓抑和悲慘,好在領導幫忙找了作家沙老師來對我們進行指導。
沙老師看過我們的劇本,指出了我們的缺點。
劇本內容雖然詳,也確實是我們的親身經歷,但卻沒有考慮到觀眾的視角和當時全國的局勢,所以很難與觀眾們產生共鳴。
他建議我們多了解當時的國內革命的情況,融合大環境來創造這個劇本。
這段談話對于我倆的啟發很大,但還是有些問題沒有想通。
所以我們倆打了好幾次報告,終于在一九六零年夏初五月得到了上級的批復,允許我們兩人去京城采風。
到了京城后,我們倆日日泡在歷史革命展覽館里,在閱讀過大量文獻后我們終于開了竅。
我們倆到現在還記得,有一天京城下了雷陣雨,我們被困在館里連午飯都沒吃,但那天在餓肚子的情況下我們的本子有了很大的突破。
......】
“雷陣雨?”
寶根的自言自語引起了同桌的注意。
梅子歪歪頭看著他。
“你才知道,早上老師就說了,氣象臺說今天中午有雷陣雨。”
寶根有些懊惱的揉了揉頭發。
送上門來的小五星,就這么眼睜睜的放過?
直到他忽然看到藝術老師呂青路過窗口,小屁孩眼珠子一轉,頓時計上心頭。
......
六一大匯演要持續足足七天時間,因為市教育局下屬各區各學校都要輪流參加。
匯演時間從六月一日開始到七日結束。
因為給景川小學的通知有些晚,所以他們被安排在最后一天出場。
呂青知道自己手里滿打滿算也就剩下七天可用。
可她還在糾結演出的形式。
“歷史革命展覽館站到了,到站的同志別忘記了下車!”
在售票員的招呼聲中,呂青回過神來急忙下了公交。
丁班小頭目張寶根今天給她“無意”中提了個醒。
張同學說:上次老同志們留他們吃飯,曾經說過他們最愛去參觀的地方就是歷史革命展覽館,那里有他們記憶深處的人、物品和事跡。
呂青二話不說立即趕往展覽館,看自己能不能在這里找到靈感。
只是讓她有些哭笑不得、同時有些感動的是,寶根同學讓她別忘記了多拿點吃的,免得中午餓。
而且剛才在公交上她忽然發現自己的挎包里除了自己的鋁制飯盒外,還多了一個紙包,里頭是兩個野菜饅頭。
“這孩子,我哪里吃得完?”
笑嘆一聲,呂青匆匆的走進展覽館。
與此同時,天空里猛然響起了一聲雷霆。
中午時分,呂青有些頹然看向館外的瓢潑大雨。
她被大雨困在了館里。
而且她今天的思路依舊沒有想通。
吃過自己飯盒里的食物,她這才發現和她一樣被困在館里的還有兩個中年男人。
兩個男人捂著肚子在興高采烈的討論著什么。
慢慢的,呂青居然聽得入了迷。
......
羅斌和楊言一人一個野菜饅頭吃的賊香。
在他們身邊,漂亮的女老師正在本子上飛快的寫寫畫畫。
呂青一邊興奮的寫著一邊低聲請求。
“兩位老師,我想讓我們班的同學用一段你們的劇本內容進行演出,可以么?”
羅斌和楊言都笑著應了。
呂青的請求他們求之不得,正好可以借著小朋友們的演出來修訂一下他們還拿不太準的情節。
看著扉頁上重新出現的一棵小五星,寶根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手里要是不攥著一顆備用,他覺得自己很沒底氣。
從展覽館回來的呂青老師,當即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寫下了這次演出的內容。
寶根不可置信的狠狠揉了揉眼睛。
“紅、紅、紅巖~片段!”
(這個小說的兩位創作者在1960年初夏來京采風的事是真實的,初稿從59年曾一度被批評,兩人在這次參觀歷史革命展覽館后開竅,寫下了得到認可的最終版本。)